中国土地制度概论
中国土地制度概论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2
开课时间2024/09/05 - 2024/12/31
课程周期17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土地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历史上,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地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起动了城市房地产市场,农地非农化制度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地价和房价的快速上涨,土地冲突越来越激烈。中国的土地制度向何处去?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土地制度的历史、现状以及运行绩效,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土地制度的绩效差异。本课程将培养学生利用规范的科学分析方法思考和研究中国土地制度问题,采用研究方法介绍、经典文献阅读、文献评述等学术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制度中一些重要主题的认识与批判性思考,使学生除了能够对中国土地制度问题形成基本的了解外,还能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产生独到的见解。课程授课老师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田传浩教授。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中国土地制度导论

1.1\t千差万别的土地制度

1.2\t农业文明土地制度的重要性

1.3\t土地制度与经济增长

1.4\t中国土地制度的框架

阅读材料

讨论

第一讲测验

第二讲 中国农地制度的现状、特征与改革争论

2.1 王莽的土地改革

2.2 中国的农地特征与农地制度特征

2.3 1980以来农地所有制的改革争论

2.4 中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

阅读材料

讨论

第二讲测验

第三讲 产权

3.1 产权是解决稀缺资源分配的一种工具

3.2 产权的三个维度:广度、持续期限,强度

3.3 四种产权框架

3.4 产权余论

阅读材料

讨论

第三讲测验

第四讲 什么样的产权界定是好的:交易费用与产权界定

4.1 为何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

4.2 企业的性质(上):交易费用

4.3 企业的性质(下):组织成本

4.4 交易费用与产权界定

阅读材料

讨论

第四讲测验

第五讲 土地市场发育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1

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2

土地买卖市场、土地兼并与农民战争3

土地买卖市场与贫困缓解1

土地买卖市场与贫困缓解2

土地租赁市场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阅读材料

讨论

第五讲测试

第六讲 历史上的土地制度

6.1 井田制还是采地制

6.2 西周的封建制度与采地制度

6.3 战争驱动的理性化建构

讨论

第六讲测试

第七讲 军事竞争、城乡分立的二元土地制度建构与转型

7.1 马克思的论土地国有化

7.2 中国城乡二元制度的基本事实

7.3 军事威胁、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与农业集体化

7.4 重工业优先发展对其他要素市场的影响

7.5 人民公社体制的绩效与家庭承包制改革

7.6 1978年后的第二次土地革命

讨论

第七讲测试

第八讲 从计划到市场: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8.1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8.2 开放倒逼出来的土地改革

8.3 土地有偿使用的第二步:地方法规与国家推动

8.4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1

8.5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2

讨论

第八讲测试

第九讲 征地制度

9.1 双边垄断与征地制度

9.2中国大陆征地制度的基本特征

9.3 政府需要为什么能够代表公共利益:理论背景及其历史遗产

9.4 市场化转型与征地冲突

9.5 城市土地国有与公共利益的两难冲突

讨论

第九讲测试

第十讲 房地产与土地制度

10.1 关于房价的三种理论1

10.2 关于房价的三种理论2

10.3 关于房价的三种理论3

10.4 土地制度与房地产市场

讨论

第十讲测验

第十一讲 土地与财政

11.1 土地与财政问题

11.2 什么是土地财政

11.3 土地配置问题的相关制度

11.4 中国土地财政的现状

11.5 土地金融与土地财政面临的挑战

11.6 土地财政有关的争论

讨论

第十一讲测验

第十二讲 土地制度变迁理论

12.1 什么是社会科学理论

12.2 制度变迁理论:简要回顾

12.3 本文的制度变迁理论:小结

讨论

第十二讲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