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围绕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环节进行,通过对信息时代学与教的特点深入阐述,帮助学生形成新时代关于学与教的理论观、媒体观、资源观、设计观、技术观和评价观,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课程的学与教、探索教学改革并促进个人发展。
各模块的主要内容如下:
模块一,信息时代学与教的理论观。主要介绍技术变革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教育技术的内涵与发展,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信息时代学与教的新理念与新形式,教育技术与教育创新、学习变革、教师专业发展的密切联系等。
模块二,信息时代学与教的媒体观。主要介绍教学媒体的定义、分类及作用,选择与使用教学媒体的原则及方法,黑板、投影等常规教学媒体和智慧教室、VR技术等新型教学媒体的优特点及应用等。
模块三,信息时代学与教的资源观。主要介绍教学资源的分类、特性及获取的途径,教学资源的作用,常见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应用,网络课程及教学应用方法,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等。
模块四,信息时代学与教的设计观。主要介绍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翻转课堂三类典型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制。
模块五,信息时代学与教的技术观。主要介绍各类数字教学素材的加工与整合,PPT课件和希沃白板课件的设计、制作、应用与评价,微课的录制、编辑、发布与应用。
模块六,信息时代学与教的评价观。主要介绍教学评价的概念、类型及特点,教学评价的功能,信息时代教的评价理念,信息时代学的评价理念,调查问卷、评价量规、课堂观察和电子档案袋等教学评价工具的设计与使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
一是对信息时代的学习理念和教学理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教育发展和变革趋势有所了解。
二是对各类教学媒体的优劣形成较为科学、准确的认识,清楚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对教学媒体进行选择。
三是能结合实际,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撰写出一份合格的教学设计方案,并顺利制作出与之配套的教学课件(PPT课件或希沃白板课件)。
四是可以轻松地录制自己的第一个微课作品。
五是可以利用常见的一些网络工具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
各师范类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中小学教师以及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件和微课制作感兴趣的人群,均可以选择全程参与或有针对性选择相关专题学习。
课程立足信息时代大背景,在内容上积极对接国家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六大模块、十六个专题的内容体系设计,突出了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基础、教学设计能力为核心、终身学习能力为扩展”的三维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构建信息时代学与教的理论观、媒体观、资源观、设计观、技术观和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