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课程思政”实践讲堂
先秦两汉文学“课程思政”实践讲堂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2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长春师范大学
开课教师姚晓娟刘竞飞袁媛王雪彭伟
学科专业历史学历史学类
开课时间2025/03/02 - 2025/08/01
课程周期22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新时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探索。既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向全社会开放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旨在引领学习者拓展知识领域,丰富审美趣味树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增进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请见课程资料)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民族精神的生发与文学的起源——上古歌谣与神话

  • 1.1 先秦的审美精神与文艺观念
  • 1.2 作者的流变与文体的衍生
  • 1.3 诗乐舞的相互融合
  • 1.4 文学艺术的产生
  • 1.5 生动而质朴的原始歌谣
  • 1.6 崇高而悲壮的上古神话
  • 1.7 上古神话与原始歌谣的民族精神
  • 1.8 单元思考题
  • 1.9 章节测验

第二章 先民的歌唱与社会生活的多方展示——从《诗经》到汉乐府与文人诗

  • 2.1 《诗经》的收集
  • 2.2 《诗经》的应用
  • 2.3 《诗经》的思想与情感
  • 2.4 《诗经》的艺术手法
  • 2.5 《诗经》的地位与影响
  • 2.6 乐府的内涵与演变
  • 2.7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 2.8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 2.9 汉代的楚歌和四言诗
  • 2.10 汉代五言诗的典范——《古诗十九首》
  • 2.11 单元思考题
  • 2.12 章节测验

第三章 代圣立言,秉笔直书的史家情怀——从《左传》到《史记》

  • 3.1 史传文学的先声——《尚书》与《春秋》
  • 3.2 民本思想与《左传》的道德倾向
  • 3.3 《左传》的叙事艺术
  • 3.4 《左传》的语言艺术
  • 3.5 《左传》的人物描写
  • 3.6 司马迁的家国情怀与《史记》的成书
  • 3.7 《史记》的思想内容
  • 3.8 《史记》的人物描写
  • 3.9 《史记》的语言艺术
  • 3.10 《史记》的地位与影响
  • 3.11 班固与《汉书》
  • 3.12 《汉书》的艺术成就
  • 3.13 单元思考题
  • 3.14 章节测验

第四章 现实的思考与理想的高扬——从《战国策》到两汉政论散文

  • 4.1 策士纵横的时代背景与《战国策》的成书
  • 4.2 酣畅淋漓的语言艺术
  • 4.3 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
  • 4.4 《战国策》的寓言之美
  • 4.5 居安思危的贾谊与西汉鸿文《治安策》
  • 4.6 锐意进取的改革家晁错与《论贵粟疏》
  • 4.7 文献学家刘向的论说文
  • 4.8 刘安与《淮南子》
  • 4.9 无神论者王充与《论衡》
  • 4.10 东汉士人的呐喊——王符与《潜夫论》
  • 4.11 单元思考题
  • 4.12 章节测验

第五章 立德修身,泽被深远的儒道诸子与中国古代文学

  • 5.1 “万世师表”的孔子与《论语》的成书
  • 5.2 孔子的教育思想
  • 5.3 孔子的文艺思想
  • 5.4 《论语》的文学价值
  • 5.5 儒家“亚圣”孟子与《孟子》的成书
  • 5.6 《孟子》雄文的艺术魅力
  • 5.7 孟子与古代爱国主义文学
  • 5.8 庄子的诗意人生
  • 5.9 《庄子》的文学价值
  • 5.10 《庄子》妙趣横生的寓言世界
  • 5.11 荀子其人与《荀子》其书
  • 5.12 荀子对诗体的贡献和对赋体的开创
  • 5.13 单元思考题
  • 5.14 章节测验

悲悯屈原的历史回音与大赋巨史时代的帝国气象——从楚辞到汉赋

  • 6.1 楚辞的渊源与特征
  • 6.2 爱国诗人屈原的悲壮人生
  • 6.3 幻想与现实交织的《离骚》
  • 6.4 楚辞的流变和影响
  • 6.5 赋体文学的起源
  • 6.6 楚辞的流芳遗韵——贾谊与汉初骚体赋
  • 6.7 汉大赋的先声——枚乘与《七发》
  • 6.8 天才作家司马相如与散体大赋
  • 6.9 京都赋体文学的鸿篇巨制——班固《两都赋》
  • 6.10 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张衡《归田赋》
  • 6.11 单元思考题
  • 6.12 章节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