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8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潍坊科技学院
开课教师李铮吕化霞董秀丽郭震庞聪玲李玉辉李丽郝伟李滨
学科专业
开课时间2024/09/04 - 2025/01/31
课程周期22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这个时代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引领,更离不开对经济规律的把握和运用,经济发展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经济学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相关的经济政策等内容,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这些主体包括追求幸福最大化的消费者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别厂商,有时也涉及到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部门,主要阐述这些主体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经济决策,以及这些主体是怎样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更大的经济主体即市场(行业),揭示市场(行业)是怎样运作和演变的,它们为什么彼此相异、怎样接受政府的政策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具体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均衡理论、生产要素分配和市场失灵以及治理,共八章。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运行中有关经济总量的决定与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和汇率等整体经济问题,故又称总量经济学;从宏观经济理论的角看,它要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着就业和产出水平、通货膨胀率以及经济总增长率;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看,它要集中研究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维持一个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经济,并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具体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共五章。最后,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主要的经济学原理,结合案例阐述了相关理论的具体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能够领会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概念与分析方法,逐步建立起经济学思维方式,更透彻地理解自身经济行为,理解现实世界经济的运行,理解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的调控效果,能够做到解释经济现象、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目标,进而指导学习者做出更理性的个人决策。


课程大纲

经济学导论

  • 1.1 什么是经济学
  • 1.2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 1.3 章节测试
  • 1.4 讨论

供求理论

  • 2.1 价格理论
  • 2.2 需求定理
  • 2.3 供给理论
  • 2.4 均衡价格分析
  • 2.5 章节测试
  • 2.6 讨论

弹性理论及其运用

  • 3.1 需求价格弹性
  • 3.2 其他弹性
  • 3.3 章节测试
  • 3.4 讨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 4.1 效用理论
  • 4.2 无差异曲线
  • 4.3 预算线与消费者均衡
  • 4.4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 4.5 章节测试
  • 4.6 讨论

生产理论

  • 5.1 企业理论
  • 5.2 生产和生产函数
  • 5.3 短期生产分析
  • 5.4 长期生产分析
  • 5.5 章节测试
  • 5.6 讨论

成本理论

  • 6.1 成本相关概念
  • 6.2 短期成本分析
  • 6.3 长期成本分析
  • 6.4 章节测试
  • 6.5 讨论

市场均衡理论

  • 7.1 企业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 7.2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 7.3 不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 7.4 章节测试
  • 7.5 讨论

生产要素分配

  • 8.1 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 8.2 工资与地租理论
  • 8.3 章节测试
  • 8.4 讨论

市场失灵与治理

  • 9.1 垄断与市场失灵
  • 9.2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 9.3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 9.4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 9.5 章节测试
  • 9.6 讨论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 10.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界定
  • 10.2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10.3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及基本公式
  • 10.4 章节测试
  • 10.5 讨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11.1 简单国民收入理论
  • 11.2 IS-LM模型
  • 11.3 AD-AS模型
  • 11.4 章节测试
  • 11.5 讨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

  • 12.1 失业理论
  • 12.2 通货膨胀的内涵、衡量指标及种类
  • 12.3 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及治理
  • 12.4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12.5 章节测试
  • 12.6 讨论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 13.1 经济增长
  • 13.2 经济周期
  • 13.3 章节测试
  • 13.4 讨论

宏观经济政策

  • 14.1 财政政策与工具
  • 14.2 货币政策与工具
  • 14.3 章节测试
  • 14.4 讨论

经济学原理的应用

  • 15.1 案例分析:稀缺与效率
  • 15.2 案例分析:睡帽与汽车
  • 15.3 案例分析: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 15.4 案例分析:楚汉之争-生产可能性曲线
  • 15.5 案例分析:朱元璋与“珍珠翡翠白玉汤--边际递减规律
  • 15.6 案例分析:消费者剩余
  • 15.7 案例分析:囚徒困境、智猪博弈之博弈论
  • 15.8 案例分析:规模效应
  • 15.9 案例分析:GDP、GNP的核算
  • 15.10 案例分析:公共物品与搭便车
  • 15.11 案例分析: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 15.12 案例分析:石油与经济
  • 15.13 案例分析:战争与经济及货币需求动机
  • 15.14 案例分析:邻人献玉之信息不对称
  • 15.15 案例分析:无为而治的“文景之治”之看不见的手
  • 15.16 章节测试
  • 15.17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