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5
开课时间2025/03/24 - 2025/07/10
课程周期1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公共管理的重要实现方式及平台,是互联网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公共管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联合国将电子政务视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类福祉的重要工具,世界各国也在政府改革中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将在线政府、电子政府视为政府建设的重要方向。在我国,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深化改革开放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公众办事创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电子政务不仅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变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推进社会进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大实践课题,有大量现实的问题迫切需要去解决。因此,系统掌握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也就具有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系统探讨了电子政务基本理论及其理念,帮助学生建立起电子政务的知识与学科体系,同时跟踪国内外电子政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将新的理论思想运用于解决当前电子政务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既深化了对理论的认识,也强化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本课程共分八讲。第一讲通过对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的梳理,建立起了电子政务的概念体系,并介绍了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第二讲对国内外电子政务应用最新实践的归纳,并对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建立起了对电子政务的重要理论认识,另外还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第三讲介绍了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首先架构了电子政务的技术体系,之后分别对该体系中的典型技术及其进展进行了阐述;第四讲探讨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建设,具体探讨了规划的理论及方法、建设的理论及方法,此外还专题探讨了规划建设中项目管理、外包、决策咨询几个重要领域;第五讲探讨电子政务流程,包括了对电子政务流程与传统政务流程的区别、政务流程优化、再造的过程、技术和方法;第六讲探讨了电子政务的核心——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在对其内涵及特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三种重要应用:在线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服务、在线公众参与;第七讲研究了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分别对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的各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八讲介绍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概念,探讨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主流模式。

课程大纲

第一讲 电子政务概述

课程总体介绍

1.1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

1.2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

1.3 电子政务基本理论

1.4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第一讲 单元测验

第一讲 单元作业

第二讲 电子政务的应用创新

2.1 电子政务应用实践

2.2 电子政务应用模式

2.3 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建设

第二讲 单元测验

第二讲 单元作业

第三讲 电子政务技术体系

3.1电子政务技术体系构成

3.2 电子政务网络技术体系

3.3 电子政务数据管理体系

3.4 电子政务智能处理体系

第三讲 单元作业

第三讲 单元测验

第四讲 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建设

4.1 电子政务的规划

4.2 电子政务的建设

4.3 电子政务的项目管理

4.4 电子政务的外包管理

4.5 电子政务的决策咨询

第四讲 单元作业

第四讲 单元测验

第五讲 电子政务的流程管理

5.1 电子政务流程的内涵

5.2 政务流程的优化方法

5.3 政务流程的再造方法

第五讲 单元测验

第五讲 单元作业

第六讲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

6.1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概述

6.2 在线信息公开

6.3 在线办事服务

6.4 在线公众参与

第六讲 单元测验

第六讲 单元作业

第七讲 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

7.1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

7.2 电子政务安全行政管理

7.3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管理

7.4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

7.5 电子政务安全服务管理

第七讲 单元测验

第七讲 单元作业

第八讲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8.1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

8.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8.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

8.4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流模式

第八讲 单元作业

第八讲 单元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