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5
开课时间2025/03/04 - 2025/07/10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四川大学推出的《巴蜀文化》慕课群的导学总课,分章节讲授巴蜀文化某方面或某专题的系列课程(每个章节都有对应的专题课程,已陆续开通)。该课程会通巴蜀文化的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精神文化诸层面的整体思路,旨在通过精选讲授最有典型意义的巴蜀人物、史事和作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方位、多角度探秘巴蜀文化,以纲要的形式系统展示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靓丽特色和永恒魅力。

巴蜀历史,源远流长。巴蜀文化是在巴蜀大地上发生、发展已经有近四千年历史的中华区域文化。早在上古时期,巴蜀大地就孕育了人类文明,巴蜀文化是华夏民族绽放于西南之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萌生于华夏文化,并不断为华夏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辉光。

在这里,三星堆一朝出土,金沙遗址重见天日,刷新了长江文明的新纪录。巴蜀先民克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艰苦条件,对外沟通、发展。有仁爱温情,至性真情,高贵美好的伟大诗人杜甫;也有从岷江向大海,宦游经历遍天下,文才胸襟如江海的苏东坡。蜀派古琴和川剧是巴蜀代表性的两种艺术,以琴人琴事赏琴艺之美、悟琴器之道,以生旦净丑解剧话戏语、品百味人生。仙乡禅源的巴蜀,有鹤鸣九霄,天师创教;也有梵影禅心,西蜀传灯。近代四川百年社会历史变迁,从政治革命到经济演变,从社会变革到文化更新,是一幅源远流长、跌宕起伏的现代传奇。现代巴蜀作家群星璀璨,在中国现代作家群占据重要比例,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过程中的有力推动者和创造者。

本课程各章节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霍巍教授领衔、十余位该领域专家学者联合打造,从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哲学、地理学、建筑工程学等多学科视野,广泛吸收巴蜀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系统展现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亮丽特色并围绕一个个精彩纷呈意味深长的故事,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解答巴蜀文化的众多谜题。

课程大纲
第一章:导论 —— 巴蜀文化的悠久历程与风格特色
1:巴蜀文化的定义和时空范围
2:巴蜀历史文化的辉煌历程
3:巴蜀文化的风格特色
第二章:古蜀探秘:来自远古的信息
1:大地春雷,三星初现
2:石破天惊,祭坑出土
3:华章再续,金沙辉煌
4:源远流长,船棺壮美
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水润天府:都江堰与古蜀水文化
1:禹兴西羌,导江巴蜀
2:李冰筑堰,水润天府
3:道法自然,垂范宇内
第四章:剑门雄关:金牛古道
1:石牛粪金,五丁开路
2:商旅辐辏,秦蜀要冲
3:文宗赋圣,蜀道留芳
第五章:名垂宇宙:巴蜀治乱话武侯
1: 攻心审势:锦城流芳
2:功盖三分:蜀相千古
第六章:绝代风华:唐宋文豪与巴蜀
1:峨山英秀:李白出川
2:草堂千秋:杜甫入蜀
3:岷江赴海:苏轼壮游
第七章:蜀学之盛,冠天下而垂无穷
1:蜀学的源流
2:蜀学的成就
第八章:琴韵剧谭:巴蜀艺术奇葩
1:高山流水:蜀琴雅音
2:乐歌戏舞:川剧神韵
第九章:兼容并蓄的巴蜀民俗
1:海纳百川—源远流长的移民文化
2: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方言文化
第十章:仙乡禅源:巴蜀佛道文化
1:鹤鸣九霄,天师创教
2:梵影禅心:西蜀传灯
第十一章:巴蜀文化名人的先锋精神
1:文学中的“近代”和“现代”
2:从“蜀犬吠日”到“现代天狗”(郭沫若)
第十二章:四川保路风潮与中国制度文化现代转型
1:交通现代转型与社会观念的错位
2:清王朝对川人认知错误与保路风潮兴起
3:清廷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实施一误再误与保路风潮的急剧升级
4:朝廷与地方的隔膜和大员对人民的误解导致保路风潮转化为四川辛亥革命(一)
5:朝廷与地方的隔膜和大员对人民的误解导致保路风潮转化为四川辛亥革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