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6
开课时间2025/02/24 - 2025/07/06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公共管理是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的活动,它是运用包括政治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实践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公共管理学源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政治学中独立出来的公共行政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与知识积累,尤其是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突破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界限,把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研究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科际整合的应用性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学既是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新的时代文明。在我国,它的研究成果直接构成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就其知识范围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内涵与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组织与公共管理者)、公共品供给与管理、公共管理职能与过程、公共绩效管理、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公共危机管理等。    本课程既是公共管理类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为关注公共问题、需要公共理性思维与掌握现代政府治理工具的学习者提供基本的知识体系与分析框架。为了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懂经济、会治理、善服务”的具有全球视野、服务社会的复合应用型财经特色公共管理人才,本课程的教学系统梳理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力求反映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提供多视角的思考空间,对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分析,并探讨应用于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的现实路径,更要从中国丰富的治国理政传统与当代公共管理实践中,挖掘本土案例,做“立足中国大地上的学问”。使学生:树立基于理性精神的公共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养成基于实践的问题(难点、痛点、重点)意识,立足“大国、良制、善治”的基点,构建回应复杂性、多样性中国治理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框架,获得持续的综合分析、领导决策、管理沟通与执行的核心能力。

课程大纲
绪论:作为学科的公共管理学
1.1 行动与包容的公共治理之学:作为学科的公共管理学
1.1.1 学科视野中的公共管理学
1.1.2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本质区别
1.1.3 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质
1.2 问题与工具:公共管理的研学方法
1.2.1 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式:经验研究与洋八股
1.2.2 公共管理的研学之道:科学与人文
1.2.3 公共管理的研学之器:程序与工具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
2.1 公共行政的产生与定型
2.1.1 公共行政实践在19世纪中期的发展背景
2.1.2 威尔逊与《行政之研究》
2.1.3 泰勒与“科学管理运动”
2.1.4 马克斯·韦伯与“官僚制”
2.2 公共行政的批判与危机
2.2.1 “政治-行政二分”原则受到挑战的历史背景
2.2.2 “西沃之争”
2.3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2.3.1 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3.2 新公共管理运动历程
2.3.3 新公共管理的主要观点
公共管理的主体(上):公共组织
3.1 有为与有效: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与市场
3.1.1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分析
3.1.2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发展
3.2 对立统一: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与社会
3.2.1 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发展
3.2.2 政府与社会关系发展的模式与方向
3.2.3 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3.3 公共管理中的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的缘起、特征和作用
3.3.1 非营利组织的缘起
3.3.2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
3.3.3 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3.4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公共管理中的志愿者与志愿精神
3.4.1 志愿精神的定义
3.4.2 志愿精神的主要表现
3.4.3 志愿精神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管理的主体(下):公共管理者
4.1 你是谁,为了谁?有效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4.1.1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有效
4.1.2 公共管理者的能力有效
4.1.3 公共管理者的结果有效
公共品供给与管理
5.1 内涵、特征与类型: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品
5.1.1 公共品的内涵
5.1.2 公共品的特征
5.1.3 公共品的类型
5.2 主体、方式与变革:公共品供给
5.2.1 公共部门是公共品供给的主体
5.2.2 公共品的供给方式
5.2.3 公共品供给的实际决定与变革
公共管理的职能与过程
6.1 历史中的公共管理职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
6.1.1 自由放任主义时期的公共管理职能
6.1.2 国家干预主义时期的公共管理职能
6.1.3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绩效管理
7.1 如何对政务服务进行评价——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标准
7.1.1 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经济”标准
7.1.2 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效率”标准
7.1.3 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效能”标准
7.1.4 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公平”标准
7.1.5 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责任”标准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8.1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权力清单
8.1.1 行政权力的内涵与特性
8.1.2 减少不必要的权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8.1.3 约束要保留的权力——权力清单制度
8.2 公共管理者的权力边界
8.2.1 公共管理者的权力有没有边界?
8.2.2 公共管理者的权力为何有边界?
8.2.3 公共管理者的权力如何有边界?
公共危机管理
9.1 未雨绸缪,协同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与管理
9.1 风险社会与危机
9.2 公共危机:概念与特征
9.3 公共危机管理周期论
9.4 公共危机管理主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