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自70年代末开设至今已有40余年,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批的一类课程、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使用的《通信原理》教材(樊昌信教授领衔主编)自1980年至今约每5年修订一次,连续七轮中标为全国统编教材或国家级规划教材,并先后荣获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特等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级重点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特等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空间信息等专业或学科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诸多院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之一。它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先修课程)启后(后续课程)”的作用,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习者掌握通信和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分析方法;熟悉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实现方法;建立对通信系统的分析、设计、建模、仿真和工程实现的能力;使学习者在信息化的社会有立身之本。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意识、系统观念和国际视野;了解通信对人类生活方式、商务活动、国民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安防、军事和政治等事务带来的变革、影响和意义;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有待于解决的难题、竞争高地及改进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勇于担当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注:每章的三个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详见课程大纲中)
本课程的视频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信道与噪声、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数字带通传输(数字调制)、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信源编码(A/D转换、PCM等)和同步原理等章节。每章的开篇为导学篇,意在梳理本章的内容主线、沟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制定学习策略、引导学习方法,因此建议学习者先浏览各章的导学篇;每章有单元测试题,可供学习者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之用;提供有整章的电子课件,可方便学习者下载、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
本课程的配套教材: [1] 樊昌信 曹丽娜.《通信原理(第7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4.8(第 25 次印) [2] 张辉 曹丽娜.《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4.3(第 3 次印)[3] 樊昌信 曹丽娜.《通信原理(第7版)精编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5.2(第 3 次印) [4]曹丽娜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3.5(第 10印次)
说明:(1)课程大纲中的章节号是以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7版)》教材为蓝本。选用张辉 曹丽娜《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教材的,详见下面的“学习周~配套教材内容 对照表”。
(2)由于第2章(确知信号)和第3章(随机过程)分别属于前修课程(信号与系统和随机信号分析)的内容,加之本课程教学时数(48学时)有限,所以不在本教学大纲之列,请同学们参照教材和提供的电子课件进行自学复习。
提示: 一定要先看下面的课程大纲(含 各章的学习目标、内容、考核测试等),再开始学习。 先看课程大纲! 先看课程大纲! 先看课程大纲!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学习周 ~ 配套教材内容 对照表:
序号 |
学习周 | 樊昌信 曹丽娜 《通信原理(第7版)》 教材的章节内容 | 张 辉 曹丽娜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第五版)教材的章节内容 |
01 | 第一周 | 第1章 绪论 | 第1章 绪论 |
02 |
| 第3章 随机过程 (参看提供的电子课件自学) | 第2章 随机过程 (参看提供的电子课件自学) |
03 | 第二周 | 第4章 信道 | 第3章 信道与噪声 |
04 | 第三 ~ 四周 | 第5章 模拟调制系统 |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 |
05 | 第五 ~ 六周 |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06 | 第七 ~ 八周 |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 第7章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
07 |
| 第8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 (参看电子课件自学) | 第9章 现代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参看电子课件自学) |
08 | 第九周 | 第9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 第8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
09 | 第十 ~ 十一周 | 第10章 信源编码 |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
10 |
| 第11章 差错控制编码 (参看电子课件自学) | 第12章 差错控制编码 (参看电子课件自学) |
11 | 第十二周 | 第13章 同步原理 | 第11章 同步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