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
建筑制图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12
开课时间2024/07/31 - 2025/01/31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有一系列教学视频及习题讲解视频,配套相关习题。
二、本课程共64个学时,2学分。本期开课时间当季学期;
三、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内容为投影;第二单元内容为视图
第三单元内容为建筑图;第四单元内容为轴测图;第五单元为透视图;第六单元为阴影。配套线下教材为《建筑制图;
四、教学计划如下:
(1)绪论+1课时(2)视图+3课时(3)建筑图+5课时(4)轴测图+3课时(5)透视图+4课时(6)阴影图+4课时
五、授课方式介绍:

3+8+3课程闭环,课前自主完成部分学习内容课前测;课中精讲结合任务实践及讨论,完成课堂互动;课后复习,完成相关练习或拓展学习;
六、成绩评价:  

(一)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占20%(含打点);
            (2)作业成绩占20% ;
            (3)小测验成绩占20% ;
            (4)考试成绩占15% ;
            (5)发帖讨论成绩占10%, 普通帖子1分/个,精华帖子2分/个;

            (6)笔记成绩占15%,普通笔记1分/个,精华笔记2分/个;

             总成绩=资源观看20%+作业20%+测验15%+考试15%+讨论10%+笔记20%
(二)校本课评价方式为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上述省平台总成绩作为线上成绩);

    总评成绩 = 线上成绩30%+项目成绩40%+线下期末考试30%

课程大纲
绪论
第一节 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课程介绍
0绪论
第二节工具的使用方法
绪论
制图工具使用介绍
第一章 投影
1.1投影的意义和体系1.2投影法分类
1.1投影的意义和体系 1.2投影法分类
1第一章投影
1.3投影的特点
1.3投影的特点
第二章 视图
2.1三视图的生成
2.1三视图的生成
2.1三视图的生成
2.2三视图与轴测图的转换
2.2三视图与轴测图的相互转换
2.2三视图与轴测图的相互转换
习题册P1(1)轴测图转三视图
习题册P4(1)三视图转轴测图
习题册P4(2)三视图转轴测图
习题册P5(4)
习题册P6(1)
习题册P06(2)
习题册P06(3)
习题册P06(4)su模型
2.3点线面的投影
2.3.1.1点线面的投影1(点的正投影)
2.3.1点的投影
2.3.1.2点线面的投影2(特殊位置点、重影点)
2.3.2直线的投影
2.3.2.1直线的投影1(特殊位置直线)1
2.3.2.2直线的投影2(一般位置直线及练习题)2
2.3.2.3直线的投影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3
2.3.3直线的投影
2.3.3平面的投影
2.3.3平面的投影
P10(1)
P10(2)
P10(3)
P11(1)
P11(2)
P11(3)
P11(4)
P12(1)
P12(2)
P12(4)
P13(1)
P13(2)
P13(3)
P13(4)
横看成岭侧成峰——点线面的投影改
2.4定位问题
定位问题从属关系(点在直线上)1
定位问题——从属关系:点在直线上
定位问题从属关系2(直线在平面上)
2.4.1.2定位问题——从属关系:直线在平面上
定位问题从属关系3(点在平面上)
2.4.1.3定位问题——从属关系:点在平面上
定位问题
2.4定位问题
2.4.2相交问题
相交问题1(例题2-26)
相交问题2(例题2-28)
2.4.2相交问题——等坡屋面
相交问题3(等坡屋面)
等坡屋面应用(例题2-35)
2.4.7相交问题——等坡屋面
P17(1)等坡屋面su视频
P17(2)等坡屋面su视频
P17(3)等坡屋面su模型
P17(4)等坡屋面su模型
习题册P17(1)
习题册P17(2)2
习题册P17(3)
习题册P17(4)
2.5投影变换和量度问题
2.5投影变换和量度问题
P20(1)
习题册P20(2)
2.6曲线与曲面
2.6曲线与曲面
2.7多面视图与剖切视图
2.7多面视图与剖切视图
第三章 建筑图
3.1建筑图的生成与分类
3.1 3.2建筑图的生成与分类
3.1建筑图的生成与分类
3.2建筑图的画法概述
建筑图的画法
建筑图的画法概述
GB50104-2010T 建筑制图标准
建筑制图——楼梯
1建筑图画法概述
一步一个台阶——双跑楼梯平面图画法.mp4
一步一个台阶——双跑楼梯剖面图的画法
楼梯平面手绘
楼梯剖面手绘
双跑楼梯平面图画法
双跑楼梯剖面图画法
等坡屋面建筑求立面习题P28
3.3建筑图的应用
“以人为本”图画美丽乡村——建筑图的应用
坡度与剖视图——以无障碍坡道为例.mp4
3.4作图步骤
建筑平面图绘制——以葛思密工作室为例
3.4.1建筑图一层平面图画法
3.4.2建筑二层平面画法
3.4.3建筑立面画法
3..4.4建筑剖面画法
5建筑剖面图绘制——以葛思密工作室为例
3.5建筑图易错点分析
比例与尺寸标注解析
总图和平面图绘图易错点
立面易错点讲评
剖面易错点讲评
拓展:建筑的故事
梁思成:融汇中西 学贯古今.mp4
第四章 轴测图
导入
轴测图导入
轴测图教材PDF
轴测图教材
4.1 轴测投影与轴测图
4.1轴测投影与轴测图
4.1 轴测投影与轴测图
4.2轴测图的画法
4.2轴测图的画法
4.2轴测图的画法
立面斜轴测画法例题1
4.3轴测图的应用类型
4.3轴测图的应用类型
4.4轴测图练习题
轴测图练习P30(1
轴测图练习P30(2)
第五章 透视图
5.1透视基本概念
透视图术语1
透视图术语2
视线迹点法
透视的基本规律1(与画面平行的直线)
透视的基本规律2(与画面相交的直线)
5.2透视图基本作图法
5.2透视图基本作图法
求长方体透视1
长方体透视2
长方体透视3
形体透视1
形体透视2
形体透视3
形体透视4
坡屋顶组合形体透视1(人视角度手绘)
坡屋顶组合形体透视2(鸟瞰角度ppt版)
求线段的一点透视(量点法&视线迹点法)
5.3透视角度的选择
5.3透视图角度的选择
第六章 阴影
6.1基本原理6.2轴测图阴影
6.1基本原理6.2轴测图阴影
6.1.1阴影的基本原理
6.3透视图阴影
6.3透视图阴影
6.2轴测图投影
6.2.1求轴测图立方体的阴影
6.2.2线面在相交面的阴影
6.2.3门洞轴测图阴影
习题册P51(2)
习题册P51(1)
6.4建筑图阴影
建筑图中的阴影
求立方体建筑图阴影(一)
求立方体建筑图的阴影(二)
求解建筑立面图的阴影(三)
求解建筑立面图的阴影(四)
小结建筑细部立面图阴影
建筑图阴影——雨棚台阶阴影
学生广场
软件相关
软件应用
作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