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4
开课时间2025/06/17 - 2026/01/10
课程周期3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国美术史》课程是美术学专业学科基础理论课(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各时期在中国境内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重要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流派和美术理论、美术批评等美术现象,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历史上美术活动的内容、形式、审美特色及社会意义,同时在传统艺术视觉形式语言的演进和流变中,把握美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史前至先秦时期的美术

  • 1.1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 1.2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 1.3 夏商时期的美术
  • 1.4 两周时期的美术
  • 1.5 先秦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美术

  • 2.1 城市与物质文化
  • 2.2 墓葬美术
  • 2.3 秦汉时期的美术交流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 3.1 北方城市的发展与美术的变化
  • 3.2 东吴、东晋和南朝的艺术
  • 3.3 宗教美术的兴盛
  • 3.4 中外美术交流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美术

  • 4.1 都城与墓葬
  • 4.2 佛教美术
  • 4.3 世俗社会中的美术
  • 4.4 民族关系与美术交流

第五章 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美术

  • 5.1 五代两宋的国家、皇权与美术
  • 5.2 两宋文人士大夫与美术
  • 5.3 辽夏金元的都城、建筑与多民族美术
  • 5.4 元代的宫廷趣味与文人士大夫美术
  • 5.5 宗教美术
  • 5.6 墓葬美术与世俗社会
  • 5.7 宋元工艺美术与美术品的流播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 6.1 复兴的宫廷美术
  • 6.2 南方文人集团的兴起
  • 6.3 地域特色和个人特色
  • 6.4 明清时期的视觉文化
  • 6.5 美术品的流通与市场
  • 6.6 明清时期的美术交流
  • 6.7 宗教美术与墓葬美术

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美术

  • 7.1 近代书学与画学的演进变革
  • 7.2 西洋画的近代传入与美术出版的更新
  • 7.3 留学生与现代美术教育兴办
  • 7.4 国内外对“中国美术”的认识建构
  • 7.5 外来文艺思潮传播与左翼美术运动发展
  • 7.6 走出象牙塔的抗战进步美术与革命美术运动的高涨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