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
中药分析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2
开课时间2024/10/21 - 2024/12/31
课程周期11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药分析学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分析技术,研究适合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测定中药(药材、饮片、提取物及成品)的有效物质及有毒有害成分,制定质量标准,评价质量优劣,从而保证中药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因此,本课程重点讲授内容包括:(1)中药分析的意义、内容、任务、特点、发展趋势和基本程序,以及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和标准体系;(2)按照中药质量检验程序,在中医药整体观的指导下,依次讲述中药的鉴别、检查、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3) 结合不同剂型讲述中药各类化学成分分析、中药制剂原料药的分析,生物样品内中药成分分析的特点及分析方法选择与评价等;(4) 结合中药分析研究进展,着重讲授中药质量标准设计与制定的思路与方法;介绍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课程一共十章内容,分别是:绪论、中药分析基本程序、中药的鉴别、中药的检查、中药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中药的含量测定、中药各类化学成分分析、各类中药制剂分析、生物样品内中药成分分析、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 1.1 教学设计
  • 1.2 中药分析的意义、内容与任务
  • 1.3 中药分析的特点
  • 1.4 中药分析的发展趋势
  • 1.5 药品标准

第二章 中药的鉴别

  • 2.1 教学设计
  • 2.2 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
  • 2.3 理化鉴别

第三章 中药的检查

  • 3.1 教学设计
  • 3.2 中药检查的一般要求
  • 3.3 一般限量检查法
  • 3.4 有害物质检查法

第四章 中药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

  • 4.1 教学设计
  • 4.2 中药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
  • 4.3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

第五章 中药含量测定

  • 5.1 教学设计
  • 5.2 中药含量中的常用方法
  • 5.3 含量测定方法选定原则及验证

第六章 中药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 6.1 教学设计
  • 6.2 概述及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 6.3 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分析
  • 6.4 其他类成分分析
  • 6.5 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分析方法

第七章 各类中药制剂分析

  • 7.1 教学计划
  • 7.2 中药制剂原料药的分析
  • 7.3 液体中药制剂的分析
  • 7.4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分析
  • 7.5 半固体中药制剂和外用膏剂的分析
  • 7.6 固体中药制剂分析

第八章 生物样品内中药成分分析

  • 8.1 教学设计
  • 8.2 概述
  • 8.3 生物样品的制备

第九章 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 9.1 教学设计
  • 9.2 概述
  • 9.3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 9.4 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9.5 中药的稳定性研究

第十章 中药仪器分析实验

  • 10.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0.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10.3 pH计(酸度计)
  • 10.4 高效液相
  • 10.5 气相色谱法
  • 10.6 索氏提取
  • 10.7 荧光分光光度计

中药分析发展动态

  • 11.1 国家标准版块
  • 11.2 新技术新方法版块

中药分析前沿知识分享

  • 12.1 名师名家大讲堂
  • 12.2 行业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