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6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山东科技大学
开课教师陶秋香刘国林石波
学科专业工学测绘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实例、让平差教学不再晦涩难懂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课程介绍
陶秋香
测量误差及其传播定律
测量误差及分类
陶秋香
偶然误差的概率特性
陶秋香
精度及其衡量指标
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
陶秋香
精度的衡量指标
陶秋香
协方差传播律
协方差与相关
陶秋香
协方差传播律的作用
陶秋香
单个线性函数的协方差传播律
陶秋香
多个线性函数的协方差传播律
陶秋香
单个非线性函数的协方差传播律
陶秋香
多个非线性函数的协方差传播律
陶秋香
协方差传播律的简单应用
陶秋香
权与常用的定权方法
权及其单位权中误差
陶秋香
常用的定权方法
陶秋香
协因数及其传播律
协因数与协因数阵
陶秋香
协因数传播律
陶秋香
由真误差计算方差及其实际应用
陶秋香
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
测量平差概述
刘国林
测量平差的数学模型
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
刘国林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
刘国林
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
刘国林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
刘国林
函数模型的线性化
函数模型线性化的一般过程
刘国林
四种函数模型线性化后的形式
刘国林
最小二乘原理及其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
最小二乘原理
刘国林
最小二乘原理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
刘国林
条件平差
条件平差原理
原理推导与计算步骤
陶秋香
条件平差求平差值的应用实例
陶秋香
条件方程
水准网和测角网条件方程
陶秋香
坐标条件方程的列立
陶秋香
导线网条件平差计算
单一符合导线条件方程(上)
陶秋香
单一附合导线条件方程(下)
陶秋香
导线网条件平差的应用示例
陶秋香
精度评定
条件平差的精度评定
陶秋香
条件平差的应用实例
陶秋香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原理与计算步骤
陶秋香
精度评定及应用实例
陶秋香
间接平差
间接平差原理
原理推导与计算步骤
石波
间接平差求平差值的应用实例
石波
误差方程
观测方程的组成与线性化
石波
测角网坐标平差的误差方程
石波
测边网与导线网坐标平差的误差方程
石波
精度评定
间接平差的精度评定
石波
间接平差的应用实例
石波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原理推导与计算步骤
石波
精度评定及应用实例
石波
平差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间接平差在空间坐标变换中的应用
石波
误差椭圆
概述
陶秋香
点位误差
任意方向上的位差
陶秋香
位差极值的计算
陶秋香
误差曲线
陶秋香
误差椭圆
陶秋香
相对误差椭圆
陶秋香
  • 绪章绪论

    本课程能解决的测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课程任务和知识体系等

  • 0.1课程介绍

    本课程能解决的测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课程任务和知识体系等

  • 第一章测量误差及其传播定律

    第一章的内容主要包括测量平差中精度评定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本章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1)测量误差的来源、分类、处理方法;(2)精度的概念、衡量指标;(3)协方差传播律;(4)权及其常用的定权方法;(5)协因数及其协因数传播律。

  • 1.1测量误差及分类

    测量数据的定义、测量误差的定义、来源、分类和各类误差的处理方法

  • 1.2偶然误差的概率特性

    偶然误差的概率特性、服从的分布和概率密度函数

  • 1.3精度及其衡量指标

    精度、准确度、精确度的定义、作用、区别和联系;方差、中误差、平均误差、或然误差、极限误差和相对误差

  • 1.4协方差传播律

    协方差、协方差阵、互协方差阵的定义;协方差传播律的作用、基本形式的推导及应用

  • 1.5权与常用的定权方法

    权及其单位权中误差的定义、性质和作用;距离观测值、水准测量观测高差、同精度独立观测值算术平均值、三角高程测量高差的定权公式

  • 1.6协因数及其传播律

    协因数(权倒数)、协因数阵(权逆阵)、互协因数阵(相关权逆阵)的定义、性质和作用;单个/多个线性、非线性函数的协因数传播律

  • 1.7由真误差计算方差及其实际应用

    用不同精度的真误差计算单位权方差(中误差)的计算公式、由三角形闭合差求测角中误差、由双观测值之差计算中误差

  • 第二章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

    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种基本测量平差方法的数学模型及其最小二乘原理,通过本章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1)测量平差中必要元素、多余观测、必要起算数据等的基本概念;(2)测量平差函数模型的列立;(3)测量平差的随机模型;(4)函数模型的线性化;(5)最小二乘原理。

  • 2.1测量平差概述

    测量平差中常见几何模型及其必要的起算数据;必要观测、多余观测的概念、确定方法;条件方程、平差值和改正数的概念、性质

  • 2.2测量平差的数学模型

    四种基本平差方法的函数模型的列立方法、形式、注意事项和应用;测量平差的随机模型

  • 2.3函数模型的线性化

    函数模型线性化的方法;四种函数模型线性化后的形式、用改正数表示的四种函数模型

  • 2.4最小二乘原理及其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

    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及其最优性、最小二乘原理与极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原理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

  • 第三章条件平差

    第三章的内容主要包括条件平差法的原理与应用,通过本章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1)条件平差原理式的推导与应用;(2)条件方程的列立方法;(3)条件平差的精度评定;(4)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原理与应用;(5)条件平差应用于水准网、导线网平差。

  • 3.1条件平差原理

    条件平差的原理(基础方程、法方程和解的推导);条件平差求平差值的计算步骤;条件平差求平差值的应用实例

  • 3.2条件方程

    水准网和测角网条件方程的个数、类型、列立方法;测角网条件方程的线性化;坐标条件方程的定义、列立方法、线性化过程

  • 3.3导线网条件平差计算

    单一附合导线条件方程列立的方法;纵、横坐标条件方程线性化过程;导线网条件平差边角权的确定;导线网条件平差求观测角度、边长和待定点坐标的数据处理的流程和公式

  • 3.4精度评定

    单位权方差、中误差的估值公式;条件平差过程中观测值函数协因数阵的计算;条件平差中观测量平差值函数中误差的计算;条件平差法求平差值并评定精度,解决具体平差问题的方法和流程

  • 3.5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原理式的推导;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求平差值的计算步骤;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精度评定;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解决平差问题的方法和流程

  • 第四章间接平差

    第四章的内容主要包括间接平差法的原理与应用,通过本章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1)间接平差原理式的推导与应用;(2)误差方程的列立方法;(3)间接平差的精度评定;(4)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原理与应用;(5)间接平差应用于水准网、导线网平差。

  • 4.1间接平差原理

    间接平差的原理(基础方程、法方程和解的推导)、间接平差求平差值的计算步骤;间接平差求平差值的应用实例

  • 4.2误差方程

    平差参数个数的确定与选取;观测方程的组成;非线性观测方程线性化为误差方程;测角网、测边网和导线网坐标平差误差方程的列立和形式

  • 4.3精度评定

    单位权方差、中误差的估值公式;间接平差过程中观测值函数协因数阵的计算;间接平差中参数平差值函数中误差的计算;间接平差法求平差值并评定精度,解决具体平差问题的方法和流程

  • 4.4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式的推导;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求平差值的计算步骤;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精度评定;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解决平差问题的方法和流程

  • 第五章平差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坐标转换是测量工作中常见的工作,第五章中,主要讲了间接平差在空间坐标转换中的应用。

  • 5.1间接平差在空间坐标变换中的应用

    坐标变换的定义;四参数坐标变换模型的建立;利用间接平差法解算四参数坐标变换模型的方法;其他坐标变换模型

  • 第六章误差椭圆

    第六章的内容主要是误差椭圆的相关知识,通过本章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1)点位方差、点位中误差、纵向误差、横向误差等基本概念;(2)任意方向上位差的计算方法、位差极值方向和极值的计算等;(3)误差曲线;(4)误差椭圆;(5)相对误差椭圆。

  • 6.1概述

    点位方差、点位中误差的计算公式;纵向、横向误差的概念;点位方差(中误差)的局限性

  • 6.2点位误差

    利用纵、横坐标的协因数计算点位方差、点位中误差的计算公式;任意方向上的位差的计算公式;位差极值方向的计算公式和确定方法;位差极值计算的简便公式;以极大值和极小值计算任意方向的位差

  • 6.3误差曲线

    误差曲线的概念、特点及其用途

  • 6.4误差椭圆

    误差椭圆的概念、绘制及其用途;误差椭圆三参数;误差椭圆代替误差曲线可行性的证明

  • 6.5相对误差椭圆

    相对误差椭圆的概念、绘制及其用途;相对误差椭圆三参数的计算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绪论

    0.1 课程介绍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测量误差及其传播定律

    1.1 测量误差及分类

    1.2 偶然误差的概率特性

    1.3 精度及其衡量指标

    1.4 协方差传播律

    1.5 权与常用的定权方法

    1.6 协因数及其传播律

    1.7 由真误差计算方差及其实际应用

    视频数16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

    2.1 测量平差概述

    2.2 测量平差的数学模型

    2.3 函数模型的线性化

    2.4 最小二乘原理及其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

    视频数9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条件平差

    3.1 条件平差原理

    3.2 条件方程

    3.3 导线网条件平差计算

    3.4 精度评定

    3.5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视频数11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间接平差

    4.1 间接平差原理

    4.2 误差方程

    4.3 精度评定

    4.4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视频数9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平差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5.1 间接平差在空间坐标变换中的应用

    视频数1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误差椭圆

    6.1 概述

    6.2 点位误差

    6.3 误差曲线

    6.4 误差椭圆

    6.5 相对误差椭圆

    视频数6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