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基础
城乡规划基础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9/03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青岛理工大学
开课教师薛凯李科然姜乃彬于洪蕾
学科专业工学建筑类
开课时间2025/07/21 - 2026/01/20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城乡规划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包括本科生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场地设计等课程基础内容,为建筑类学科基础课程。在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小见大、由知识理论到实际应用的逐步展开,为学生全面了解城乡规划的本质和运作机制,引导学生思考城市问题,为培养具有规划思维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通过强化“形体生成的外部制约因素”、“外部空间设计”、“场地设计”等内容,启发学生发现与解决城市问题的规划思维能力,思考城乡规划限制条件下如何塑造协调的建筑群体空间,理解“建筑是城市的建筑”,每一个建筑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基于城乡规划管理与限制条件下生长出来的”,是“最适合所在场地的设计”。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建筑设计基础概况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课程简介(上)
薛凯
课程简介(下)
薛凯
教学设计(上)
薛凯
教学设计(下)
薛凯
课程特色
薛凯
建筑形体组合与空间构成分析
认识建筑形体和空间
李科然
形体生成的制约因素
李科然
基本形体的生成与演变
李科然
形体组合
李科然
单一空间的生成
李科然
空间的类型
李科然
两个空间的组合
李科然
复合空间的组合及形体表现
李科然
案例分析
李科然
优秀作业展示
李科然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空间解析
于洪蕾
线、面的空间限定
于洪蕾
单一空间形成手法
于洪蕾
外部空间设计手法
于洪蕾
小建筑设计分析
何为建筑设计
姜乃彬
如何构思建筑
姜乃彬
方案构思
姜乃彬
如何设计建筑-第一次草图
姜乃彬
如何设计建筑-第二、第三次草图
姜乃彬
  • 第一章建筑设计基础概况

    本章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核心框架、课程的训练步骤、重点难点、教学与学习方法、考核反思等内容。强调了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转化的重要性。

  • 1.1课程简介(上)

    概述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学情分析。

  • 1.2课程简介(下)

    概述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学情分析。

  • 1.3教学设计(上)

    介绍了培养计划与教学设计,详细介绍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的方法手段等内容。

  • 1.4教学设计(下)

    介绍了培养计划与教学设计,详细介绍了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的方法手段等内容。

  • 1.5课程特色

    介绍了考核评价与教学反馈、课程特色与教改思考等内容。

  • 第二章建筑形体组合与空间构成分析

    “形体”和“空间”是建筑设计中的两大核心内容,是小建筑设计的前导,本章主要介绍了对“形体”与“空间”如何认知、体验、分类、演变,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组织手法等,并结合建筑室内外的真实案例展开详细的分析与讲解。

  • 2.1认识建筑形体和空间

    本节介绍了本章内容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章节框架,及如何认识建筑形体和空间。

  • 2.2形体生成的制约因素

    本节介绍了形体生成的制约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并结合案例对具体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类解读。

  • 2.3基本形体的生成与演变

    本节介绍了单一形体的演变手法:减法和加法,以及形体演变的三种常用手法、及加法演变的几种类型及其应用。

  • 2.4形体组合

    本节阐述了复合形体组织的主要规律和组合手法:主次、韵律、均衡、比例、环境协调、对比与统一,并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每种组织手法的应用。

  • 2.5单一空间的生成

    本节介绍了空间的概念、水平垂直要素、空间的形成、特殊空间、及影响空间限定的要素。

  • 2.6空间的类型

    本节介绍了空间依照“尺度、围合程度、比例”三种方式如何划分,并阐述了每种类别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带给人的不同空间感受等。

  • 2.7两个空间的组合

    本节介绍了两个空间的四种组合方式及应用:包容组合、穿插组合、邻接组合、过渡组合,介绍了空间接合处的界面分类及应用。

  • 2.8复合空间的组合及形体表现

    本节详细介绍了符合空间组合方式的类别,并详细讲解每一类组合的特点及其应用。

  • 2.9案例分析

    本节通过对乌尔姆展览馆及会议厅设计思路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引导大家简单了解,如何运用形体组合与空间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建筑。

  • 2.10优秀作业展示

    本节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讲解如何用图纸表达对案例的解读与分析,并阐述了模型制作的要点。

  • 第三章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了空间限定的内容及外部空间设计的设计手法。先从空间形态的基本要素入手的特点及应用入手,结合案例对其中的“线”与“面”两种重要的限定要素进行详细介绍,又阐述了通过要素间不同的组织手法会形成不同种类、感受的空间,最后引入外部空间场所的分类、应用、设计手法的内容。

  • 3.1空间解析

    本节介绍了教学目标、本章的内容框架,并对四种空间形态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 3.2线、面的空间限定

    本节详细介绍了空间限定的基本形态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以及线要素、面要素不同的组织方法及应用。

  • 3.3单一空间形成手法

    本节详细介绍了“覆盖、围合、凸起、凹入、架起、对比、设立”七种建筑空间的形成手法及应用。

  • 3.4外部空间设计手法

    介绍了场所的概念,详细介绍了外部空间的分类及应用、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等。

  • 第四章小建筑设计分析

    本章介绍了什么是建筑设计,介绍了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设计前期如何展开对基地环境的调研,都有哪些制约设计的因素;设计初期的构思、及构思的出发点;设计中的第一、第二、第三次草图的设计流程及图中所应包含的内;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及常用的尺寸等等。

  • 4.1何为建筑设计

    介绍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对空间理解的变化,介绍了空间的属性、空间的构成关系、以及围护界面与空间的图底关系等。

  • 4.2如何构思建筑

    介绍如何进行任务分析,设计前期对于基地的情况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场地分析进行详细的讲解。

  • 4.3方案构思

    介绍了什么是建筑设计的立意,通过案例分析建筑设计立意不同出发点对设计的影响,阐述了设计之初多方案的比较、选择,及方案设计的表达等。

  • 4.4如何设计建筑-第一次草图

    介绍什么是建筑设计草图,阐述了第一次草图设计的几个阶段。

  • 4.5如何设计建筑-第二、第三次草图

    分别阐述了第二次草图、第三次草图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每个草图阶段绘图的深度,以及设计中常用尺寸的介绍。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建筑设计基础概况

    1.1 课程简介(上)

    1.2 课程简介(下)

    1.3 教学设计(上)

    1.4 教学设计(下)

    1.5 课程特色

    视频数5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建筑形体组合与空间构成分析

    2.1 认识建筑形体和空间

    2.2 形体生成的制约因素

    2.3 基本形体的生成与演变

    2.4 形体组合

    2.5 单一空间的生成

    2.6 空间的类型

    2.7 两个空间的组合

    2.8 复合空间的组合及形体表现

    2.9 案例分析

    2.10 优秀作业展示

    视频数10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3.1 空间解析

    3.2 线、面的空间限定

    3.3 单一空间形成手法

    3.4 外部空间设计手法

    视频数4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小建筑设计分析

    4.1 何为建筑设计

    4.2 如何构思建筑

    4.3 方案构思

    4.4 如何设计建筑-第一次草图

    4.5 如何设计建筑-第二、第三次草图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