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概论
人文地理学概论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曲阜师范大学
开课教师赵林代合治刘志刚
学科专业理学地理科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人文地理学是培养“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可以更加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人文地理学在国外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主体,20世纪80年代初人文地理学在我国复兴以来,人文地理学成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分支如 “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在多数院校作为独立课程开设,作为“母体”课程,“人文地理学概论”成为先导课程。 人文地理学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方面具有新变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具有新突破。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代合治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代合治
埃拉托色尼
代合治
近代德国的人文地理学
代合治
《尚书·禹贡》
代合治
近代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代合治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或然论
刘志刚
人地关系的几个要点
刘志刚
空间相互作用
刘志刚
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刘志刚
区位论的形成与发展
刘志刚
帕兰德的市场区位论
刘志刚
中心地理论
刘志刚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赵林
经验主义方法论
赵林
野外考察法
赵林
人口地理学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赵林
人口性别结构
赵林
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
赵林
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
赵林
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
赵林
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因素
赵林
聚落地理学
聚落地理学
刘志刚
文化地理学
白色人种及其分布
代合治
印欧语系及其分布
代合治
汉藏语系及其分布
代合治
政治地理学
国家类型(按照地理位置划分)
代合治
领海
代合治
国界的类型
代合治
行政区划的原则
代合治
  • 第一章绪论

    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分别讲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及主要特征;第二节为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讲授人文地理学起源、形成的时间和标志,不同时期人文地理学的学术流派及主要地理学家;第三节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讲授我国人文地理学的起源,不同时期的主要地理学著作和地理学家。在线课程讲授的主要知识点为:

  •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范围是地球表层系统,研究客体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域分布和空间结构。

  • 1.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从人类活动及其形成的人文现象视角,确认人文地理学包括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以及历史地理学等分支。

  • 1.3埃拉托色尼

    古希腊地理学家,被西方地理学家推崇为"地理学之父",对地理学的贡献:精确测算地球周长,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非洲)三大洲和一个热带、两个温带、两个寒带等五个温度带,确定的回归线位置。

  • 1.4近代德国的人文地理学

    由于洪堡和李特尔的巨大影响,德国成为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中心。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

  • 1.5《尚书·禹贡》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九州:即兖州、青州、徐州、冀州、中州、扬州、荆州、雍州、梁州,导山:描述了4列东西向延伸的山系,导水:记述了9条河流的水源、流向、流经地、所纳支流等,记载了10个湖泊,五服:以王都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五服制度(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 1.6近代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国外人文地理学思想广泛传入我国,开展了区域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理教育和研究机构成立并得到一定发展。

  •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包含三节内容,第一节为人地关系论,主要讲授人地关系的概念,主要理论观点,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第二节为区位论,主要讲授区位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交通区位论,商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主要区位理论;第三节为行为论,主要讲授行为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概念和理论。在线课程讲授的主要知识点为:

  • 2.1或然论

    讲授或然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 2.2人地关系的几个要点

    理解人地关系的必然律、递进律和反馈律。

  • 2.3空间相互作用

    讲授空间相互作用的概念、类型及产生条件

  • 2.4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讲授胡佛运输区位论的运费结构理论。

  • 2.5区位论的形成与发展

    简介区位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及主要代表理论。

  • 2.6帕兰德的市场区位论

    竞争条件下,运费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对企业市场区的影响。

  • 2.7中心地理论

    讲授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下中心地及市场区的等级、数量和空间结构。

  •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部分主要包含三节内容,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主要讲授人文地理学研究所遵循的基本过程;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讲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四个哲学方法论;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讲授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及地理考察法的应用。在线课程讲授的主要知识点为:

  • 3.1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主要讲授人文地理学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开展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 3.2经验主义方法论

    主要讲授经验主义方法论的一般模式,基本特征以及优缺点。

  • 3.3野外考察法

    主要讲授野外考察法的意义、一般过程,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野外考察法的注意事项。

  • 第四章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口结构的主要衡量指标;人口分布的衡量指标,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人口问题的基本内涵。在线课程讲授的主要知识点为:

  • 4.1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主要讲授人口转变的基本概念、代表性理论与典型模式。

  • 4.2人口性别结构

    主要讲授人口性别结构的衡量指标、主要影响因素。

  • 4.3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

    通过举例、归纳等方法分析影响人口迁移气候、水源、植被、矿产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

  • 4.4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

    通过举例、归纳等方法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宏观、微观等经济因素。

  • 4.5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

    通过举例、归纳等方法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国家政策、战争、政治中心改变等政治因素。

  • 4.6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因素

    通过举例、归纳等方法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教育文化、婚姻家庭、民族宗教等社会文化因素。

  • 第五章聚落地理学

    聚落地理学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聚落的概念及形成,村落的类型,村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在线课程讲授的主要知识点为:

  • 5.1聚落地理学

    简介村落的职能分类和行政组织关系分类。

  • 第六章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种族地理学、民族地理学、民俗地理学、语言地理学、宗教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在线课程讲授的主要知识点为:

  • 6.1白色人种及其分布

    皮肤呈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眼蓝。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南亚以及以这些地区移民为主的地区(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 6.2印欧语系及其分布

    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使用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分布地区遍及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非洲的部分国家。

  • 6.3汉藏语系及其分布

    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使用人口有十几亿。包括汉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等。

  • 第七章政治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缘政治学,国界的职能与类型,领土与领海的界定,行政区划的原则,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在线课程讲授的主要知识点为:

  • 7.1国家类型(按照地理位置划分)

    ①岛国:领土全部由岛屿组成,世界上共有岛国40多个。②内陆国:领土四周皆为陆地,不濒临海洋的国家,世界上共有40多个。③大陆国:分布在大陆上且具有海岸线的国家,世界共有110多个

  • 7.2领海

    领海指沿海国家主权管辖之下的与其海岸线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领海的确定 一是领海的宽度,二是领海基线的确定。专属经济区。

  • 7.3国界的类型

    国界即国土的边界,是主权国家行使主权的界线。自然国界,指以自然要素作为划分国界的依据。人为国界是指以人为要素作划分的国界。

  • 7.4行政区划的原则

    政治原则,经济原则,民族原则,历史原则,自然原则。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1.3 埃拉托色尼

    1.4 近代德国的人文地理学

    1.5 《尚书·禹贡》

    1.6 近代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视频数6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2.1 或然论

    2.2 人地关系的几个要点

    2.3 空间相互作用

    2.4 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2.5 区位论的形成与发展

    2.6 帕兰德的市场区位论

    2.7 中心地理论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3.1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3.2 经验主义方法论

    3.3 野外考察法

    视频数3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人口地理学

    4.1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4.2 人口性别结构

    4.3 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

    4.4 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

    4.5 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

    4.6 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因素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聚落地理学

    5.1 聚落地理学

    视频数1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文化地理学

    6.1 白色人种及其分布

    6.2 印欧语系及其分布

    6.3 汉藏语系及其分布

    视频数3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政治地理学

    7.1 国家类型(按照地理位置划分)

    7.2 领海

    7.3 国界的类型

    7.4 行政区划的原则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