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本章结合“大学阶段”和“新时代”的特点,从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入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本领才干、培养担当精神,努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争做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
-
●0.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就事业、不容辜负的好时代。而要把握“新时代”这个概念,首先必须认清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一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二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
●0.2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十分关心青年成长,把青年看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青年成长和发展寄予殷切希望。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天地,青年大学生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当代大学生应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争当新时代的弄潮儿。
-
●0.3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本章从人的本质入手,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辩证对待人生矛盾,反对错误的人生观,以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成就出彩人生。
-
●1.1人生观——人生的总钥匙
本节通过分析人的本质来阐述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即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通过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分析,教育学生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1.2正确的人生观
本节通过学习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评价方法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
●1.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本节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引导学生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荣辱观,认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的实质和危害,使学生明确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努力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本章从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出发,帮助大学生明确理想信念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航向,在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关系的过程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教育大学生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不仅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
●2.1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本节通过对理想信念内涵,特征及作用的讲解,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什么是理想信念,认识到理想信念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2.2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本节通过对信仰—信念—信心的知识逻辑讲解,旨在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贡献青春力量中绽放青春之花。
-
●2.3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本节主要学习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艰苦奋斗,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鼓励大学生面对困难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本章通过讲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提高学生对中国精神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理解,引导学生做忠诚的爱国者、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
●3.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本节通过讲授中国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理解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明确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
●3.2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本节通过讲授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及基本要求,教育学生要理性爱国,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
-
●3.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本节通过讲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鼓励学生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努力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
●3.4千难万险何所惧,大战大考炼真金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既是时代精神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本节通过讲授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在抗疫中的延续和发展,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
-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本章通过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内容,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的学习,帮助学生坚定价值观自信。同时,教育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扣好人生的扣子,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
●4.1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本节重点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教育学生只有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4.2 本节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特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从而让学生更加坚定价值观自信,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运用马克思主义客观辩证地分析各种错误价值观的实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4.3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节从“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出发,教育学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奉为人生的价值准则,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扣好人生的扣子,把握前进的方向。
-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对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知。结合经典案列,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增强大学生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责任感,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在崇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锤炼道德品格、提升道德境界。
-
●5.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本节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引导大学生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践行集体主义原则。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明德惟馨,崇德修身,保持大学生自身行为习惯的合理稳定,从而使大学生成为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
●5.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本节通过学习各种优秀道德成果,引导大学生明确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内涵和根源,鼓励大学生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将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以开放的胸怀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
-
●5.3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本节通过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使得学生理解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学生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使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积极向道德模范学习,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
-
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本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则,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产生、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自觉维护宪法权威,努力培养法治思维,不断提升法治素养,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积极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
●6.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本节在学习法律含义及其历史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及运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时代价值,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6.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本节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产生、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积极投身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
-
●6.3维护宪法权威
本节通过学习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宪法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教育学生要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以实际行动推动宪法实施。
-
●6.4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本节旨在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不断提升法治素养,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