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方法及评价指标,及影响人体身高的营养因素。要求掌握评价人体营养状况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熟悉体格测量评价方法,能运用体格测量评价指标进行体格评价。
-
●1.1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
本节内容讲述了评价人体营养状况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人体营养状况体格评价标准及方法,影响人体身高的营养学因素。要求掌握人体营养状况常用体格测量的指标及评价方法,了解影响人体身高的营养学因素并指导日常生活。
-
第二章“善”食营养
本章内容讲述了营养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人体七大营养素的营养学意义,食物来源及摄取量,以及常见缺乏症状及预防。要求掌握了解食品营养基本知识,了解常见营养缺乏症,掌握食品各类营养素的来源及摄取量,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营养指导。
-
●2.1营养健康新理念
本节内容讲述了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健康、亚健康知识,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保障健康的措施,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等。要求明确营养学的相关概念,了解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具体含义,能够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导营养教育。
-
●2.2食物蛋白质与健康
本节内容讲述了蛋白质的基本概念、营养学意义、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膳食推荐摄入量、膳食蛋白质缺乏症等。要求明确蛋白质的基本概念,掌握蛋白质的营养学意义,明确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和膳食参考摄入量,了解膳食蛋白质缺乏症,能够评价膳食蛋白质营养价值。
-
●2.3食物脂类与健康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脂类的基本概念、营养学意义、脂类的食物来源、膳食推荐摄入量,介绍了不同油脂的使用方法。要求明确脂类的基本知识、脂类的营养学意义,掌握脂类的食物来源和膳食参考摄入量,能够评价膳食脂类营养价值,合理使用不同油脂。
-
●2.4碳水化合物与健康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营养学意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膳食推荐摄入量、血糖生成指数、碳水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要求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明确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学意义,掌握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和膳食参考摄入量,能够利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评价碳水化合物,并对人体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指导。
-
●2.5食物能量与健康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能量代谢与生命的关系,系统介绍了能量来源、人体需要量及计算方法、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要求掌握能量的来源、人体需要量及计算方法,明确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能够分析、评价食谱中总能量,判断食物的热量值。
-
●2.6维生素与健康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维生素发现、特点与命名原则,重点介绍了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缺乏症,以及上述维生素的需要量及食物来源。要求了解维生素的特点和命名方法,明确各类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掌握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与食物来源,能够根据常见症状判定维生素的缺乏,并能提出合理建议。
-
●2.7矿物质与健康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矿物质的基本概念、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种类、人体中矿物质特点及生理功能,重点讲述了钙、铁、锌、硒、碘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症状,以及食物来源和膳食推荐摄入量。要求了解矿物质基本概念,明确钙、铁、锌、硒、碘等元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相应的缺乏症,掌握主要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和推荐膳食参考摄入量,能够对人体矿物质摄入水平进行评价。
-
●2.8水与健康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人体水的生理作用、水的来源和人体需水量、水缺乏症、合理喝水和碳酸饮料。要求明确人体水的生理功能和人体来源,掌握人体水需要量的确定方法,能够进行健康饮水指导,对碳酸饮料的摄入进行指导。
-
●2.9膳食纤维与健康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推荐摄入量、膳食纤维缺乏症。要求了解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明确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掌握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和推荐膳食参考摄入量,了解膳食纤维缺乏症,并指导合理摄取膳食纤维。
-
第三章“慧”解食物
本章讲述了食物营养的内容、系统地介绍各类食物的相关知识,包括食物发展历史,食物营养特点,各类食物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并详细介绍几种典型的食物。
-
●3.1粮谷类食物营养
本节讲述了粮谷类食物的营养、系统介绍粮谷类食物的相关知识,包括粮谷类食物发展历史,粮谷类食物营养特点,粮谷类食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并详细介绍了稻谷、小麦、大豆等几种典型的粮谷食物相关的营养知识。
-
●3.2蔬菜类食物营养
本节讲述了蔬菜类食物的营养,系统地介绍蔬菜类食物的相关知识,包括蔬菜分类,蔬菜发展历史,蔬菜营养特点,蔬菜类食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并详细介绍了西兰花、番茄、香菇等几种典型的蔬菜类食物相关的营养知识。
-
●3.3果品类食物营养
本节讲述了水果类食物的营养,系统地介绍水果类食物的相关知识,包括水果家族分类,水果发展历史,水果营养特点,水果类食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并详细介绍了苹果、草莓、坚果等几种典型的水果类食物相关的营养知识。
-
●3.4肉类食物营养
本节讲述了禽畜肉类食物的营养,系统地介绍肉类食物的相关知识,包括肉的分类,肉类发展历史,挑选新鲜肉类的方法,肉类营养特点,肉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并详细介绍了猪肉、牛肉、鸡肉等几种典型的肉类食物相关的营养知识。
-
●3.5蛋类食物营养
本节讲述了蛋类食物的营养,系统地介绍蛋类食物的相关知识,包括蛋的分类,蛋制品发展历史,蛋类食物的营养特点,蛋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并详细介绍了鸡蛋、鹌鹑蛋、松花蛋等几种典型的水产食物相关的营养知识。
-
●3.6乳类食物营养
本节讲述了乳品食物的营养,系统地介绍乳品食物的相关知识,包括乳品发展历史,挑选新鲜乳品的方法,乳品营养特点,乳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并详细介绍了酸奶、奶酪、奶油等几种典型的乳制品食物相关的营养知识。
-
●3.7水产类食物营养
本节讲述了水产类食物的营养、系统地介绍水产食物的相关知识,包括水产的分类,水产品发展历史,挑选新鲜水产品的方法,水产品营养特点,水产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并详细介绍了鱼、甲壳类、软体类等几种典型的水产食物相关的营养知识。
-
●3.8饮品的营养
本节讲述了饮品的营养,系统地介绍饮品的相关知识,包括饮品分类,饮品的营养特点,饮品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及合理的加工方式,并详细介绍了绿茶、豆浆、红酒等几种典型的健康饮品的相关营养知识。
-
第四章“善”食“慧”食
本章讲述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在满足营养供应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促进低能耗、绿色生态、保护资源等良性循环的消费行为。鼓励全谷物食物的消费、鼓励当地应季新鲜蔬菜水果消费,强调适度的肉类消费等。鼓励利用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多产品,建立平衡膳食模式、树立饮食新风、达到健康的食物多样性消费水平。
-
●4.1平衡膳食指南
合理营养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则是实现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科学证据和实践已经证明,改善膳食结构、均衡膳食结构、均衡饮食和增加运动量能促进个人健康、增强体质减少慢性病的发生风险,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针对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提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将对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和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4.2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食物多样是实现平衡膳食的基本途径。除供6月龄内婴儿的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要求。建议我国居民的膳食应做到食物多样,平均每天摄入至少12种、每周至少25种食物。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食,坚持谷类为主,就是为了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对健康的不理影响,人民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尤其要注意增加全谷物摄入。
-
●4.3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重要因素。成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应在18.5-23.9之间。食不过量可以保证每天摄入的能量不超过人体的需要,运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建议成人每天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多运动多获益,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多吃会吃,保持健康体重。
-
●4.4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新鲜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及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果是膳食的有益补充。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逐渐下降,水果、大豆、奶类摄入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基于其营养价值和健康意义,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奶和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
-
●4.5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性食物蛋白质的含量普遍较高,其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利用率高,但脂肪含量较多,能量高,有些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量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应当适量摄入。我国多数居民摄入畜肉较多,禽和鱼类较少,对疾病发生发展影响较大,需要调整膳食中的比例。
-
●4.6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我国多数居民的食盐摄入量过高,烹调油摄入量过多,因此要降低食盐摄入,少吃高盐食品,减少烹调油用量。过多饮酒与多种疾病相关,一般不推荐饮酒。对于儿童少年来说,含糖饮料是增加糖的主要来源之一,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建议饮用白开水作为水分补充的主要来源。
-
●4.7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
●4.8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
●4.9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食物是人类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食物选购时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关键环节,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根本措施,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可以帮助包装食品的选择。合理储藏食物、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是提高饮食卫生水平,保障营养和健康。
-
●4.10实践平衡膳食
膳食配餐方案常只针对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平衡膳食计划,包括每天主食和菜肴的名称与数量,并符合营养目标需要。同时,一日三餐的食谱,也要考虑口味、风味和可接受性。因为膳食不仅是人们生理上的需求,也是一种心理上的享受,这样才能既满足营养需要,也享受食物并维持身体健康。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导原则,可以检查自己的饮食,并设计明天的膳食计划,从关心和记录自己饮食开始,并设定膳食改善目标,逐步达到和平衡膳食。
-
第五章“慧”食健康
本章讲述营养于各类慢性疾病的关系,包括对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病形成因素的分析,疾病的判断以及患病人群的膳食指导。要求掌握各类疾病的判断标准,了解导致慢性疾病的因素,掌握营养防治慢性疾病的措施。
-
●5.1肥胖病人的膳食指导
本节讲述营养防治肥胖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肥胖形成因素的分析,肥胖的判断标准以及对肥胖人群的膳食指导。要求熟悉肥胖的判断标准,了解导致肥胖的因素,掌握营养防治肥胖的措施。
-
●5.2高血压病人的膳食指导
本节讲述营养防治高血压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高血压形成因素的分析,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以及对高血压人群的膳食指导。要求熟悉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了解导致高血压的因素,掌握营养防治高血压的措施。
-
●5.3糖尿病人的膳食指导
本节讲述营养防治糖尿病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糖尿病形成因素的分析,糖尿病的判断标准以及对糖尿病人群的膳食指导。要求熟悉糖尿病的判断标准,了解糖尿病的分类及导致糖尿病的因素,掌握营养防治糖尿病的措施。
-
●5.4肿瘤病人的膳食指导
本节讲述营养防治肿瘤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肿瘤形成因素的分析,肿瘤的判断标准以及对肿瘤人群的膳食指导。要求掌握肿瘤的概念,了解导致肿瘤的因素,掌握营养防治肿瘤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