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导论: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美育
简析“大学美育”所面临的时代困境,简介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探讨大学生的审美教育该如何展开。
-
●1.1现状概览
简析“大学美育”所面临的时代困境
-
●1.2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美学的研究对象众说纷纭
-
●1.3美学的任务
美学的任务(也可以说是研究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
-
●1.4何谓美育
简要回顾中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1.5尝试新路
探讨大学生的审美教育该如何展开
-
第二章美的本质问题:从苏格拉底的感慨“美是难的”说开去
回顾西方美学探讨美的本质的主要路径,分析这一问题难解的原因,进而讨论在当今中国该如何分析“美是什么”
-
●2.1“美”是什么的探索
回顾西方美学探讨美的本质的主要路径,譬如“美在形式”“美在理念”等等
-
●2.2美何以难解
简要分析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为何至今没有结果
-
●2.3“美”在当下—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
谈谈“美”在当今中国的复杂内涵
-
第三章现代社会人的美:“我的地盘我做主”
重点分析张扬个性的今天,人们如何看待人体美、行为美以及人格美
-
●3.1人体美
简介人体美的概念,回顾最近七十年中国人对于人体美的看法,重点探讨自媒体时代展示人体美的方式
-
●3.2行为美
简介行为美的概念及其三大特征
-
●3.3人格美
简介人格美的概念,重点探讨魏晋风度的产生背景及特征
-
第四章自然美刍议: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回顾中西方美学研究自然美的历史,探讨其形态、构成要素以及特征
-
●4.1自然美的研究历史
回顾中西方美学研究自然美的历史
-
●4.2自然美的形态
按照自然美和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将其分成三类
-
●4.3自然美的要素
从形、色、声、流动四个方面分析自然美的构成要素
-
●4.4自然美的特征
从三个方面探讨自然美的特征
-
第五章什么是艺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探讨艺术美的内涵与特征,重点分析建筑和绘画的审美特征
-
●5.1艺术美的内涵
从三个方面分析艺术美的内涵
-
●5.2艺术美的特征
从四个层面讨论艺术美的特征
-
●5.3艺术美举隅
重点分析建筑和绘画的审美特征
-
第六章作为美学范畴的优美与崇高、丑与恐怖
探讨优美、崇高、丑以及恐怖等四大美学范畴的内涵与特征
-
●6.1优美
分析优美事物的特征
-
●6.2崇高
分析崇高事物的特征
-
●6.3丑
分析审丑为何成为时尚及其不利影响
-
●6.4恐怖
探讨恐怖艺术为何受到当代人的追捧
-
第七章自媒体时代的喜剧生产
分析自媒体时代喜剧生产传播的新情况,探讨作为美学范畴的喜剧性的特征
-
●7.1从“无厘头”到“恶搞”:喜剧生产的大众化预演
探讨“无厘头”“恶搞”等喜剧亚形式的特征
-
●7.2短视频:喜剧生产的大众化狂欢
从四个方面探讨短视频给喜剧生产及传播带来的变化
-
●7.3作为美学范畴的喜(滑稽、喜剧性)
探讨作为美学范畴的喜剧性的特征
-
第八章悲剧性的历史与内涵
回顾戏剧史上悲剧的发展历程,探讨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性的特征,并重点分析了它在当下的变化
-
●8.1戏剧的悲
回顾中西方戏剧史上悲剧的发展历程
-
●8.2美学的悲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性,其本质、内在冲突以及审美效果究竟如何
-
●8.3悲剧在当下
如何看待悲剧在当代朝着闹剧化的方向发展
-
第九章审美活动的涵义与特征
简介审美活动的涵义、特征以及审美判断得以成立的主客观条件、审美判断标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
●9.1何谓审美活动?
简介审美活动的定义,并论述它何以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一项实践活动
-
●9.2美感的定义与特征
介绍美感的定义及三大特征
-
●9.3审美判断及其标准
探讨审美判断得以成立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审美判断标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
第十章美感的心理过程与心理要素
探讨美感的心理过程,重点分析感知、想象、情感以及理解等四大心理因素
-
●10.1审美感受的心理过程
将审美感受的心理过程简要切分为三个阶段并略作描述
-
●10.2美感的心理要素
重点分析感知、想象、情感以及理解等四大心理因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