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与法治
8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04
开课时间2025/07/21 - 2026/01/20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课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李明
新时代是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
李明
中国梦是新时代青年梦
李明
时代新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李明
大学生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李明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李明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人的本质与人生观
张晓红
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张月昕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以得失观为例
张月昕
反对错误人生观
张月昕
志愿服务
张晓红
劳动的青年最光荣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耿品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解和把握理想信念
潘春玲
崇高的理想信念
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李明
《共产党宣言》与科学信仰
李明
新时代青年树立怎样的信仰和怎样树立信仰
李明
在实践中实现理想信念
潘春玲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民族之魂
中国精神是民族之魂
李浩
伟大建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李浩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国家形态的演变及现代国家的形成
李浩
爱国主义与其他思潮的关系
李浩
做忠诚的爱国者
李浩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冯淑萍
做新时代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冯淑萍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姜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国家篇
姜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社会篇
姜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个人篇
姜珂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耿品
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耿品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赵少华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赵少华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赵少华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耿品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耿品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传统美德的传承及其现代化转化
姜珂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耿品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耿品
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要求
冯淑萍
恋爱、婚姻和家庭美德
冯淑萍
个人品德及养成
冯淑萍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法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车雷
法的历史发展、法的本质和法的运行
车雷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吴鹏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吴鹏
建设法治中国
吴鹏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的基本原理
古芳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结构
古芳
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
培养法治思维
范力军
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范力军
  • 绪章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同学们和伟大祖国一起进入新时代,跨入人生新阶段,学习大学新课程。这个新时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新阶段就是大学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个新课程,就是大学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时代坐标和科学定位。

  •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是当代大学生应该严肃对待的重大人生课题。

  • 1.1人的本质与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总观点和总看法,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需要对“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有科学的对待和正确的认识。

  • 1.2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大学生应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理论,准确掌握面对和解决人生问题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认识人生价值,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科学高尚人生追求,为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奠定良好基础。

  • 1.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大学生要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下,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念,努力提升人生境界,成就出彩人生。

  •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科学的理想信念,既是指引人们穿越迷雾.辨识航向的灯塔,也是激励人们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风帆。

  • 2.1理解和把握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共同组成的。理解和把握理想信念,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基础。

  • 2.2崇高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崇高理想的理论形态及其科学的基础。

  • 2.3在实践中实现理想信念

    理想是一种精神状态,属于社会意识形式的范畴。理想只有变为现实,才能够真正作用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在明确崇高、远大的理想之后,要将理想变为现实。

  •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立足于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当认真尽好爱国的职责本分,明确认清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练就过硬的爱国报国本领。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发展、走向强大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的实现,需要真抓实干,它表现在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中,表现在各个行业的每个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钻研和拼搏,推陈出新。

  • 3.1中国精神是民族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 3.2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是一种基本的善。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在学生阶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同时还要积极地储备相关知识,自觉担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责任,立报国志、成建国才。

  • 3.3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立足新的时代条件,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本小节中,我们将共同学习什么是改革创新,为什么要改革创新,以及如何改革创新。

  •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基本制度和体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这些基本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要求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全社会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的磅礴力量。

  • 4.1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被提出的?它大体的形成脉络是怎样的?本节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阐述。

  •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 4.3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青年的价值取向,关系着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青年大学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需要通过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等方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大学阶段是青年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需要科学把握道德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在投身崇德向善的事件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

  • 5.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科学掌握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是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的前提;正确认识道德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自觉崇德尚法还应该准确把握道德与法律在当今社会的区别和联系。

  • 5.2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国革命道德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既要坚守自身优秀道德传统,也要积极吸收其他有益道德成果。

  • 5.3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不仅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也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 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大学生肩负着重要责任。大学生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仅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努力提高法治素养。这就需要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培养法治思维,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 6.1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关乎权利义务的普遍性的行为规范体系。从本质上看,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并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过程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不同环节。

  • 6.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概念转换,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关键任务。唯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保证法治中国建设的正确方向。

  • 6.3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根本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要学习和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充分认识宪法在我国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 6.4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

    自觉遵守法律并用好法律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视频数6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1.1 人的本质与人生观

    1.2 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1.3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视频数6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2.1 理解和把握理想信念

    2.2 崇高的理想信念

    2.3 在实践中实现理想信念

    视频数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3.1 中国精神是民族之魂

    3.2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3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视频数7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4.1 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4.3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5.1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5.2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5.3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视频数11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6.1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6.2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3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4 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

    视频数9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