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公差配合概述
互换性是现代化生产中遵循的重要原则,而实现产品互换性的前提是科学的确定公差与配合。
-
●1.1互换性概述
互换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提高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原则。
-
●1.2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优先数系用来解决标准化过程中技术参数的选值问题。
-
第二章极限与配合
极限是几何量变化的界限,配合反应结合件公差带的关系,本章主要学习极限配合相关标准及规定
-
●2.1孔和轴的极限与配合
孔和轴在机械零件中应用极为广泛,其结合质量和使用场合由孔轴极限与配合决定。本节主要学习相关定义。
-
●2.2公差与配合的标准
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包括以国家标准为主线的一系列文件和技术规定,本节学习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
-
●2.3公差带代号与配合系列
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国家标准对孔轴公差带及配合规定了相应代号及种类。对低精度非配合尺寸规定了未注公差。
-
●2.4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合理选择公差配合(基准制、公差等级、配合种类)是保证产品性能、性价比和几何量互换性的核心。
-
第三章测量技术与尺寸检测基础
对零件几何量检测是保证产品精度和实现互换性生产的重要前提,是贯彻质量标准的重要手段。
-
●3.1测量技术概述
掌握检测与计量器具的基本知识,了解误差来源与分类以及数据列的处理,是进行几何量测量的基础。
-
●3.2光滑工件尺寸检测
实现光滑工件尺寸检测,要了解工件的验收原则、方法以及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及方法。
-
●3.3常用轴径测量器具
游标卡尺与外径千分尺是生产中最常用的轴径测量器具。需要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读数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
第四章几何公差及检测
零件在形状、方向、位置上的误差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互换性,必须用几何公差对其进行合理限制。
-
●4.1几何公差概述
几何公差主要研究几何要素在形状、相对方向和位置方面的精度问题。国标对产品规定了14个几何公差项目。
-
●4.2几何公差的标注
几何公差标注直接反映几何要素的精度要求,包括被测要素(几何公差框格)与基准(基准符号)标注两部分。
-
●4.3几何公差及几何公差带
几何公差带是限定误差变动的区域,是零件加工和检验的依据,包括形状、大小、方向、位
-
●4.4几何公差原则及要求
公差原则用于处理尺寸与几何公差间的关系,包括独立原则、包容要求,最大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
●4.5几何公差的选择
合理选择几何公差需要了解几何公差值的标准及选用原则(公差项目、公差值、公差原则与基准要求)。
-
●4.6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
要想实现对零件几何精度的控制,需要掌握几何误差的评定方法,了解其检测原则与常用方法。
-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较大,研究其评定参数、参数选用、标注及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5.1表面粗糙度概述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及其对零件各性能的影响,是研究并限制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影响的基础。
-
●5.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是从不同方向全面评定表面的重要参数,包括幅度参数(Ra、Rz)、间距和形状参数。
-
●5.3表面粗糙度标注与识读
表面粗糙度代号能全面反应零件表面要求,国家标准对其代号各项参数含义及标注位置均有明确规定。
-
●5.4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各表面粗糙度参数对零件表面影响不同,选择前需要掌握国标规定的参数取值及原则。
-
●5.5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包括比较法、光切法、干涉法、针描法和印模法等。
-
第六章光滑极限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作为专用量具,不能测量具体数值,只检测工件尺寸合格与否,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广泛。
-
●6.1光滑极限量规概述及其公差带
量规根据使用场合有较多分类,需要对应被测件加工制造,因此国家标准对其规定了相应的公差要求。
-
●6.2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不同于通用计量器具,须对量规进行设计制造,且必须遵循泰勒原则及国家标准的其他相关规定。
-
第七章典型零部件公差与配合
常用典型零部件互换程度很高,国家标准对常见标准件和零部件的公差配合与检测均规定了相关标准。
-
●7.1滚动轴承的公差配合
轴承作为标准件,其配合性质由配合件决定,因此公差带具有特殊性,其精度等级及选用均遵循标准规定。
-
●7.2螺纹联接的公差配合
螺纹参数众多,研究螺纹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螺纹相关标准和检测方法是分析螺纹联接质量与性能的前提。
-
●7.3圆柱齿轮的公差配合
掌握圆柱齿轮误差特征、检测项目和精度标准等,对保证齿轮传动质量、效率和寿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