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总论
成本的含义及作用,成本会计的形成历史,成本会计的对象和成本会计的职能及任务特点,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
●1.1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成本的经济实质,成本的内涵,理论成本和实际成本的联系与区别,成本的作用。
-
●1.2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对象的一般内容以及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和其他行业的成本会计对象。
-
●1.3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反映和监督,以及现代成本会计的七大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
-
●1.4成本会计的组织
成本会计的组织原则,成本会计的机构设置,成本会计的人员配备,成本会计的制度规定。
-
第二章成本核算概述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内容、原则,掌握成本核算的要求和费用的分类,明确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
●2.1成本核算的意义及原则
成本核算的意义、原则、要求及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界限。
-
●2.2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按经济用途分类,按计入产品成本方法分类,按生产工艺关系分类,按成本习性分类的具体内容及优缺点。
-
●2.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和成本核算相关账户设置。
-
第三章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根据成本核算要求和程序,将要素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账户等,明确要素费用的主要内容。
-
●3.1概述
各项要素费用按其用途和发生地点进行归集和分配。
-
●3.2材料费用的分配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分配方法及账务处理。
-
●3.3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燃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及账务处理。
-
●3.4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归集,分配方法及账务处理。
-
●3.5职工薪酬的分配
职工薪酬的内容与组成,分配方法及账务处理。
-
●3.6折旧费用及跨期费用的分配
折旧费用及跨期费用的计提与分配。
-
第四章部门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生产仅包括基本生产又包括辅助生产,生产过程中有些费用特别是间接生产费用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中,而要按生产部门来归集,然后再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能够归集这些费用的账户主要是“制造费用”与“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要归集基本生产的间接生产费用,并采用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去。“辅助生产成本”主要归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并采用一定方法分配计入各受益部门。
-
●4.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费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先记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科目的借方,然后从“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科目的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
-
●4.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所发生的费用,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的借方。
-
●4.3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 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主要内容包括: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车间、分厂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
-
●4.4制造费用的分配
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中的间接计入费用则应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等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第五章生产损失的核算
生产损失主要包括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废品损失主要核算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与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停工损失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
●5.1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不可修复废品已耗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是“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主要内容。
-
●5.2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是指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过失单位、过失人员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应从停工损失中扣除。自然灾害引起的停工损失应转作营业外支出,其他停工损失计入制造费用。
-
第六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之间分配的核算
在产品收发结存和在产品清查核算。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考虑条件、各种分配方法的特点、适用情况、优缺点以及具体的分配计算过程。
-
●6.1在产品的概述
广义在产品,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需要继续加工的半成品、等待验收入库的产品、正在返修和等待返修的废品等。不包括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狭义在产品,只包括本车间或本生产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产品,不包括已完工的半成品。本章为狭义概念。
-
●6.2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之间分配的方法
充分考虑到月末在产品数量多少,数量变化大小,各项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大小,定额管理基础等条件,主要采用分配方法如下: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
-
第七章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生产按照工艺过程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按照组织特点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不同的生产类型对成本计算的影响表现在对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期末在产品计价等方面。按照产品计算对象的不同,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划分为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如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等。
-
●7.1生产分类和生产特点、管理的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产品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计算产品成本是为了满足成本管理及计算损益的需要,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在产品计价三个方面影响产品成本计算。
-
●7.2成本计算的常用方法
成本计算是对有关费用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并计算其成本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多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主要是根据成本计算对象来命名的。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等。
-
第八章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等。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一般计算程序和账务处理过程。
-
●8.1品种法
品种法是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只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成本计算一般是定期于每月月末进行。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
●8.2分批法
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成本计算期是不定期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在小批、单件生产下,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问题。
-
●8.3分步法
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成本计算一般是按月、定期进行。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各步骤成本计算和结转采用不同的方法: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
-
●8.4其他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其他方法有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等。这些方法必须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结合起来使用,不能单独使用。
-
第九章成本报表编制分析
成本报表及成本分析概述、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各种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和分析以及其他成本分析。
-
●9.1成本报表及成本分析概述
工业企业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以及成本分析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
●9.2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
-
●9.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
-
●9.4各种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和分析
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以及销售费用明细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
-
●9.5其他成本分析
技术经济指标对单位成本影响的分析、其他组织方式的成本分析以及降低成本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