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言
人的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心理健康、良好社会适应力和具有一定的道德。健康的要素包括:健康饮食、良好心态、有质量休息和适量运动。安全卫生的食物是人类健康的基石,是维持生命及活动的重要能量、营养素来源。安全、营养、满足嗜好性和一定的保健功能是食物的基本特征。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了解全民健康所必需的合理膳食、营养健康方面的内容。
-
●0.1绪论
人的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心理健康、良好社会适应力和具有一定的道德。健康的要素包括:健康饮食、良好心态、有质量休息和适量运动。安全卫生的食物是人类健康的基石,是维持生命及活动的重要能量、营养素来源。安全、营养、满足嗜好性和一定的保健功能是食物的基本特征。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了解全民健康所必需的合理膳食、营养健康方面的内容。
-
第一章健康饮食基础
营养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类营养素,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数量与质量不同。因此,膳食中的食物组成是否合理,即提供营养素的数量与质量是否适宜,其比例是否合适,对于机体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促进健康及预防疾病极其重要。营养素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能量;构成细胞组织,供给生长、发育、和自我更新;调节机体生理活动。各种食物各有其特点,只有多种多样食物才能做到营养平衡。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是选择食物并搭配出平衡膳食的关键。
-
●1.1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要量较多的营养素,在人体摄入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我国人民所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素,以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最大,一般来说机体所需5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机体内的脂类分为组织脂质和贮存脂质两部分,组织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磷脂等,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在人体饥饿时也不减少,但不能成为能源。贮存脂质主要是脂肪也称甘油三脂或中性脂肪。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在机体蛋白质代谢中也主要是利用氨基酸进行合成和分解代谢。
-
●1.2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因需要量少,在膳食中所占比例少,被称作微量营养素。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体内,维生素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来源,而是一类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在代谢中不可或缺。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因此虽然需要量很小(每日仅以mg或μg计算),维生素必须经常由食物提供。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它们可在体内储存,不需每日提供;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C等,它们不在体内储存,需每日从食物摄取。
人体内的元素,除了占体重总量96%的碳、氢、氧、氮以有机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为矿物质,约占体重总量的3.95%。其中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大于体重0.01%)、需要量大的称为常量元素,包括镁、钠、钾、磷、氯六种;含量较少(小于体重0.01%)称为微量元素有铁、锌、铜、硒、碘、锰、铬、钴等八种。 -
●1.3常见植物性原料及营养(1)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各种营养素和有益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来源。谷类、薯类、杂豆类常作为主食的材料,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粮谷类经深加工可以生产出各种各样产品,是目前市场上加工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过度精米、精面加工过程会导致微量营养素丢失过多。
-
●1.4常见植物性原料及营养(2)
蔬菜和水果类种类繁多,主要提供人类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蔬菜水果中含有多种有机酸、芳香物质和色素等成分,使水果具有良好感官性质,对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赋予食物多样话具有积极意义。蔬菜、水果中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具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学作用。
-
●1.5常见植物性原料及营养(3)
大豆类包括黄豆、黑豆、青豆,坚果类包括花生、核桃、杏仁及葵花籽等。该类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大豆虽然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同时也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血细胞凝集素等营养抑制剂,需要通过加热方式除去。坚果富含油脂,其特点是高热量高脂肪,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同时富含维生素E,对预防营养相关慢性疾病有益。
-
●1.6常见动物性原料及营养(1)
畜、禽、鱼、虾、贝类主要提供人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还可加工成各种制品和菜肴,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资源,构成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该类食物的摄入量逐渐增加。加工后营养价值有不同程度降低。水产品营养价值较高,深海鱼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
-
●1.7常见动物性原料及营养(2)
乳、蛋及制品主要提供人类优质蛋白质。乳是营养素齐全、容易消化吸收的一种优质食物,也是各年龄组健康人群及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病人等)的理想食品。乳可以加工成各种形式的乳制品。蛋类营养素含量均匀齐全,鸡蛋蛋白必需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接近,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食物,常被用作参考蛋白。
-
●1.8食用菌营养、保健与药用价值
菌菇类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仅蛋白质的含量就明显高于一般的蔬菜水果,此外菌菇类中的氨基酸成份也很高,所以平时多食用菌菇类食物,还能起到增加体质和智力发育的功效。菌菇的种类有很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平时的时候食用这种菇类可增加人的免疫力,并有一定的防癌功效。除此之外,有些菌菇食用之后还可以缓解腰腿疼痛等病症,缓解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
-
第二章世界代表性膳食模式与健康膳食结构
合理营养可以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有助于自我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预防。
依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构成中的比例划分不同的膳食结构,一般将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分为以下四种模式:东方膳食结构、西方膳食结构(经济发达国家膳食模式)、日本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模式。 -
●2.1传统东方膳食结构
东方膳食结构特点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东方膳食结构以中国为代表,东方膳食结构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谷物,其次搭配蔬菜和粗粮,这样,使得人们摄入了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消化系统疾病及肠癌的发病率极低,然后再搭配豆类补充蛋白质。此外,东方膳食中调料丰富,八角、香叶、花椒等都为东方膳食添加的一笔色彩。日本膳食模式属于是一种动植物食物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但是目前这种膳食结构已受到西方膳食模式的影响。
-
●2.2西方代表性膳食结构
是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北欧诸国的典型膳食结构,属于营养过剩型膳食。食物摄入特点是:粮谷类食物消费量小,动物性食物及食糖的消费量大,蔬菜、水果摄入少。提供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为主要特点。这种膳食模式容易造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营养过剩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地中海式膳食模式以居住在地中海地区(意大利、希腊)的居民为代表。主要特点为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水果、蔬菜、豆类、果仁等;每天食用适量的鱼、禽、少量蛋、奶酪和酸奶;每月食用红肉(猪、牛和羊肉及其产品)的次数不多,主要的食用油是橄榄油;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地中海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是健康的膳食结构。
-
●2.3膳食指南和实践
在本节中主要介绍了膳食指南的概念和实施的意义。重点介绍了2022年制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等的日常摄入要点,平衡膳食对民众健康的重要作用。
-
●2.4素食者的膳食建议
素食人群是指以不吃肉、家禽、海鲜等动物性食物 为饮食方式的人群。素食者更需要认真对待和设计膳食,特别要关注某些关键营养素的摄入。要做到:1.谷类为主,食物多样; 2.增加大豆及制品摄入;3常吃坚果、海藻和菌菇;4.水果、蔬菜应充足;5.合理选用烹调油。
-
●2.5饮食健康抗疫情
在本节内容中介绍了新版膳食指南针对中国居民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整,以适应《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重点强调了应养成足量饮水、平衡膳食、公筷分餐等饮食健康习惯提升健康素质抗击疫情。
-
第三章日常食品加工与健康
食物原料需要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转变成半成品或可食用的产品(食品),在这个过程中食物原料中原有的成分以及质地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食物原来营养素含量及吸收和代谢均产生一定影响。在这章节中主要介绍食品加工中最常见的加热、冷藏冷冻、食品添加剂等对食品营养及品质的影响,并介绍典型的食品加工工艺,以便于学生了解产品和加工及食品安全与营养的关系。
-
●3.1食品的加热处理
本节主要介绍食品加热目的、对食物的安全性、营养性、嗜好性的影响,介绍常见加热杀菌类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
●3.2食品的冷藏冷冻处理
食品的冷藏冷冻处理符合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营养性、方便性的需求。本节主要介绍食品冷链、冷藏冷冻处理对食品影响、冷冻冷藏食品注意事项。
-
●3.3微波炉曾经是创新的典范
给我们生活提供了便捷、安全加热方式的微波炉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惊喜和曲折?在本节中介绍微波加热杀菌原理,微波加热特点和应用,微波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微波加热注意事项。
-
●3.4认识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
不是所有添加到食品中的东西都可以叫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被添加到食品中目的一定要是有利于消费者。本节以大家日常熟悉的食物为载体,从维护消费者安全角度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要性、使用范围、使用剂量、使用种类等知识。
-
●3.5即使偶尔吃油条,美味蓬松酥脆还是要的
3.5即使偶尔吃油条,美味蓬松酥脆还是要的
油条是中国人熟悉和喜爱的食物,即使在大家恐高(热量、肥胖)下依然会不同频率食用。油条吸引人之处在于它独特的酥脆松软满足人们感官嗜好性需求。在这节中通过对油条制作过程及各种影响食感因素的介绍,使大家了解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防止滥用的问题。 -
●3.6那些养育我们的粮谷类
3.6那些养育我们的粮谷类
粮谷类是中国人的主食原料,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几乎都有特色米面食物,我国各地还有许多地方特色小吃,这些构成了独特的中国饮食文化。通过对常见米面食品所采用原料其中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的类型、含量及加工中的变化等剖析,说明了与食品营养、消化吸收以及最后产品质量的关系。 -
●3.7粗粮细作的智慧
3.7粗粮细作的智慧
杂粮、杂豆和薯类民间称其为粗粮, 降低餐后血糖、促进胃肠道蠕动等,对防治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不适当加工和食用不当可能造成诸多的问题。本节介绍了发挥全谷物、杂豆和薯类的营养价值,减少不利影响的方法。 -
●3.8从牛乳到婴儿配方乳
3.8 从牛乳到婴儿配方乳
乳制品有固态的也有液态的,固态乳制品中,最受关注的是专供婴幼儿食用的乳制品——配方奶粉。配方奶粉是以牛奶或者羊奶为主要原料,加入一些营养素和辅料,经加工配制而成的食品。配方奶粉的出现,实际上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牛羊奶的营养成分与母乳存在较大差异。本节从婴儿的需求出发介绍配方奶粉的改良探索途径,通过人类对牛羊乳与母乳的成分差异认识的逐渐深入,通过各种营养强化手段使之接近母乳,满足婴儿生长的营养需求。 -
●3.9琳琅满目的液态奶
3.9 琳琅满目的液态奶
乳制品是人类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市场上有品种繁多的液态乳品,消费者常常面多众多的品牌无所适从。本节从乳类成分组成及食品安全角度介绍液态乳杀菌的几种方式,以及不同杀菌方式对牛乳营养、风味等方面的影响,可以为合理消费选择乳品提供参考。 -
●3.10肉类食品的加工与健康-以东坡肉为例
3.10 肉类食品的加工与健康-以东坡肉为例
畜肉含有充足的动物蛋白,含量为17~20%,远高于鸡蛋、牛奶的蛋白质含量,畜肉的动物性蛋白对人体生长发育,和增强人们的体质有重要的意义。畜肉的脂肪含量十分丰富,是人体所需要的脂肪重要来源之一。此外畜肉和内脏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此外畜肉和内脏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东坡肉为例介绍了鲜肉从选料、加工到最后形成具有满足营养、嗜好性食补佳肴成品过程中所发生的食品生物、化学、质构等的变化,同时亦阐述美味不可多享的中华饮食文化传统精要。 -
●3.11肉制品的加工与健康-以金华火腿为例
3.11肉制品的加工与健康-以金华火腿为例
肉制品是以广义的肉为原料,根据种类不同添加不同辅料,通过加工后,肉制品的保存期延长、形成各种特色肉制品。这本节课程中,我们以金华火腿制作为例介绍了火腿的加工工艺,如何既形成满足肉制品保存性的产品,又达到满足食品安全、营养、嗜好性食补佳肴的成品要求,其过程中所发生的食品生物、化学、质构等的变化过程,本节的内容对了解传统饮食文化及弘扬亦有积极意义。 -
●3.12发酵、腌制类食品加工与健康(1)
本节介绍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发酵食品。通过食品发酵能改善质构、生成有益维生素、提高微量元素吸收率、保留活性成分,分解有害物质并形成独特风味,常见的发酵食品及菌种。
-
●3.13发酵、腌制类食品加工与健康(2)
本节介绍集保存与形成独特风味蔬菜产品为一体的腌制加工技术。详细介绍蔬菜腌制过程中的淀粉糖化发酵、糖发酵、氧化发酵、催化发酵、等各种生化反应,以及产生糖分、有机酸、氨基酸、醇类及酯类,酿成腌渍物特有的风味过程。并且从微生物代谢途径的多样性角度说明发酵的过程进行最佳设计和优化的必要性。
-
●3.14客观认识罐头食品
罐头食品摆上百姓餐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各类罐头产品越来越受到快节奏年青人的喜爱,尤其旅游、户外活动、举办HOMEPARTY等。本节介绍罐头食品出现和主要发展历程,阐明罐头灭菌的方式对较长时间保藏食品的原因所在,介绍典型罐头生产的关键操作单元。
-
●3.15正确看待罐头食品的安全与营养
杀菌是罐头食品乃至食品加工中关键核心单元, 本节主要介绍影响罐头杀菌条件的原料、环境、设备等因素,杀菌单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包括的感官质量(色香味、组织状态)、微生物存在状态。通过杀菌达到产品商业无菌,食用安全的目标。 在阐述罐头食品方便、卫生的同时也消除对其食品安全的误解。
-
●3.16罐头是怎样做成的?——从八宝粥罐头生产说起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罐头食品,了解罐头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本节以中国传统腊八粥为基础生产的八宝粥罐头为例,介绍具体的罐头食品的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特点。
-
●3.17水健康
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高达约占人体重的65%左右,并且一个人成年人每天通过尿、呼吸、粪便等途径排出的水分约2500毫升,所以需要补水,饮料是一条重要的补充水分途径。在这节中介绍了制作饮料的用水要求,水质评价标准以及原水如何通过水处理达到饮料用水要求,具体介绍了矿泉水、纯净水的生产,饮用中的注意事项。
-
●3.18软饮料加工与健康
软饮料是市场上常见的饮料品种,本节介绍软饮料的概念,软饮料主要作用、软饮料主要品种及特点,软饮料主要发展趋势和饮用的健康建议。
-
●3.19茶饮料与健康
茶叶中含有许多营养和功效作用成分,它在中国被发现并利用发展形成为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本节介绍茶饮料的加工、品种、功效作用,茶饮料加工出现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思路和方法,并介绍了饮茶注意事项。
-
第四章食品安全控制与健康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监督管理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关键,本节主要介绍影响其中食品关键要点食品链的安全与预防,食源性疾病及预防。
-
●4.1食品链的安全与预防(1)
本节主要介绍了食品链中包括农田水域、农业种植与养殖、食品加工过程、流通及消费各环节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通过案例、“小故事”阐述了重金属、农药及兽药残留等带来的危害。并且为大家提供了生活中如何预防农药残留、如何减少食品加工形成的危害、以及如何识别塑料包装等知识。通过食品链概念的引入,以及对各个环节危害源的分析,使民众认识到食品链的任何环节均可能引入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
●4.2食品链的安全与预防(2)
本节主要介绍了食品链中包括农田水域、农业种植与养殖、食品加工过程、流通及消费各环节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通过案例、“小故事”阐述了重金属、农药及兽药残留等带来的危害。并且为大家提供了生活中如何预防农药残留、如何减少食品加工形成的危害、以及如何识别塑料包装等知识。通过食品链概念的引入,以及对各个环节危害源的分析,使民众认识到食品链的任何环节均可能引入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
●4.3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
本节内容首先介绍了食品安全及食源性疾病有关定义,包括食品、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事故这些必须清楚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重点讲解食源性疾病的具体分类(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病毒感染、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食源性真菌毒素中毒、动物性毒素中毒、植物性毒素中毒和食源性化学性中毒)以及引起各种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最后内容是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
第五章健康饮食与健康调理
合理营养是保证机体健康的重要前提之一,营养失衡与一系列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些营养相关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通过合理生活方式和均衡膳食,能够对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和改善作用,并能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视力疲劳、皮肤问题和肠道健康有良好的帮助。
-
●5.1强化食品与特殊人群食品
在不同生命周期、特殊生活环境、特殊工作环境和特殊职业人群的生理代谢特点、营养需要不同,因而可能需要通过特殊的食品营养强化或摄入保健食品以满足这些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本节主要这些特殊食品包括:营养强化食品、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这些特殊食品特点、适用使用人群,以及使用这些特殊食品中的注意事项等。
-
●5.2正确认识肥胖(1)
现在大家都很注意健康,特别在乎体重,自己是不是超重。在本节中主要介绍了肥胖带来的危害,肥胖引发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要正确认识肥胖以免走入伤害身体的不健康减肥模式。
-
●5.3正确认识肥胖(2)
本节中主要介绍了正确判断肥胖程度的方法,通过制定科学减肥方案,选择运动、饮食、方式心情等健康的方法,让自己长期保持活力满满的好身材和身心健康。
-
●5.4控制肥胖的膳食策略
说起减肥,很多人反应总是要忌口,特别是含油食物依靠节食不吃晚饭来瘦。本节介绍如何正确认识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对控制肥胖中的作用,通过均衡营养饮食搭配,帮助健康瘦身。
-
●5.5健康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加,不良生活方式和个体特性等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通过膳食和行为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危险因素。
-
●5.6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类、脂类、蛋白质、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会导致人体多种器官弥漫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本节介绍糖尿病“三多一少”的表现,诊断方法,包括饮食治疗在内的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方法。
-
●5.7高尿酸血症的营养治疗
高尿血症原因是体内尿酸产生增加而排泄减少,表现为痛风和尿路结石,本节介绍各种治疗高尿血症饮食治疗方法。
-
●5.8骨质疏松症的营养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到来,骨折疏松成为全球健康问题。本节介绍了骨质疏松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饮食方法对骨质疏松健康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
●5.9视疲劳的饮食调理策略
近年来,随着信息流量飞速上升、各种视频终端设备普及应用和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视力疲劳成为现代社会常见和多发的问题,视疲劳产生与用眼过量和用眼习惯不好有很大关系,并会引发诸多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的问题。在这节课中,介绍了视力形成原理,视疲劳引发因素,视疲劳治疗方法,其中针对性饮食调理对保护恢复视力有积极帮助。
-
●5.10皮肤健康的饮食调理策略
正处于青春期的学子们常好发痤疮,影响了美容,也会使情绪波动。这节课我们介绍痤疮诱发痤疮的原因,调节痤疮发生和发展的饮食因素,介绍一些对皮肤友好的食物选择。
-
●5.11肠道微生态平衡与健康
在人体肠道内潜藏着一个“隐形器官”——肠道菌群,它们肠道里每天与各种细菌在相互战斗角力,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在本节中介绍了肠道菌群的种类,不同菌群对人体的影响,益生菌对人体多种有益作用,影响肠道菌群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通过合理饮食等做到“肠好”常健康。
-
第六章中药药膳与保健养生
在中医学理论中,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最突出的特点。这一观念的基本核心是强调人体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药膳维护人与环境的协调。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与自然界阴阳时令气候的变动有关。民间也有食谚,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即是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恰当运用。 -
●6.1药膳学的中医理论与药性理论
本节中主要介绍了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观,阴阳自和与五行制化的平衡观,以及阴阳平衡的中医药膳调治的总则和五行制化的辨证施膳的重要方法。
-
●6.2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与工艺
本节主要介绍了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与工艺,包括炮制目的、炮制方法、药液制备法。
-
●6.3食物类药膳原料
本节主要介绍药膳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包括粮食类、蔬菜类、野菜类、食用菌类、果品类、禽肉类、畜肉类、奶蛋类、水产类、调味品及其他佐料等。
-
●6.4药物类药膳原料
本节主要介绍药膳常用的药物,包括植物的根和根茎、果实和种子、茎叶、全草、花、皮以及动物、矿物质等,应考虑药膳的食用性和安全性,同时具有无明显毒副作用、无严格剂量要求的以药食两用的中药材为主。
-
●6.5保健养生类药膳——健美减肥药膳
健美减肥药膳是具有保持形体优美、减轻或消除肥胖功效的药膳。肥胖主要由水湿内生、痰饮停聚、脾肾阳虚所致,故本类药膳多以利水化湿、健脾消食、补气助阳等药食为主组成。本节主要介绍常用药食:荷叶、薏苡仁、茯苓、山楂等,药膳方如荷叶减肥茶、茯苓豆腐等。
-
●6.6 保健养生类药膳——润肤养颜药膳
润肤养颜药膳是具有保护、滋润皮肤,改善面部气色作用的药膳。该类药膳主要由滋补阴血、养益精气、化痰祛瘀等药食组成。本节介绍常用药食包括玫瑰花、红花、甲鱼、燕窝、枸杞子、当归、黄精等,药膳方如玫瑰五花糕、小龙团圆汤等。
-
●6.7 保健养生类药膳——延年益寿药膳
延年益寿药膳是具有延缓衰老,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药膳。精气衰弱,阴阳失衡,脏腑不和是导致疾病的基础,也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本节介绍了该类药膳以补养五脏、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为主的药食组成。常用药食有人参、黄芪、山药、熟地黄等,药膳方如八宝饭、补虚正气粥等。
-
●6.8保健养生类药膳——益智健脑药膳
益智健脑药膳是具有改善大脑功能,提高智力功能的药膳。智力的产生与保持,与各脏腑的功能有关,而主宰在心、脑,并以精血为物质基础。该类药膳主要有补肾填精、养心健脾、开通心窍的药食组成。本节介绍常用药食包括人参、茯苓、百合、山药、益智仁等,药膳方如琼玉膏、水芝汤等。
-
第七章《食全食美食健康》实践
通过前面理论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平衡膳食的基础知识。本章主要介绍几种简单易操作的健康食品制作方法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通过这些实践观摩同学们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多在生活中注重合理搭配健康膳食维护身体健康。
-
●7.1五色豆浆
本实践介绍以五谷杂粮药食同源制作的五谷豆浆方法,材料配方,制作过程,以及营养上互补适应于降低血脂、血糖、血压需求特点。
-
●7.2养生壶的多样用途
本实践介绍以家用养生壶加工膳食指南里推荐的薯类粗粮、养生茶等的方法,适应于现代工作生活节奏人群。
-
●7.3营养果蔬汁
本实践介绍了以乳酸菌、水果、蔬菜等原料加工乳酸菌果蔬汁的方法,所需要原料配方、制作过程要点、注意事项等。
-
●7.4营养三明治
本实践介绍以鸡蛋、蔬菜等制成三明治的方法,所需要原料配方、制作过程要点、注意事项等。
-
●7.5混合坚果
本实践介绍遵循均衡膳食的原则制成混合坚果小零食方法,所需要原料、制作过程要点、注意事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