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概述
寄生虫是一类古老的传染性病原,历来就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中就曾记录过蛔虫病的症状,而古埃及人和其他的中国古籍也都描述过钩虫病的临床症状。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
●1.1 从一颗宝塔糖开始
宝塔糖与寄生虫病
-
●1.2寄生虫感染的途径
寄生虫感染的途径
-
●1.3寄生虫病的防控
寄生虫病的防控
-
●1.4神奇的寄生虫或可治疗疾病
神奇的寄生虫或可治疗疾病
-
●1.5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
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
-
第二章肉源性寄生虫
肉源性寄生虫病是因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牛肉、蛙等肉类,感染寄生于其中的虫体所致,主要包括旋毛虫、猪囊尾蚴、弓形虫、肉孢子虫、牛囊尾蚴、曼氏裂头蚴等。肉源性寄生虫感染宿主后,会移行至人体肌肉、内脏或神经等各个部位,其中弓形虫还能导致孕妇流产死胎,是令人闻风色变的隐形杀手。
-
●2.1旋毛虫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寄生于人和肉食兽、杂食兽、啮齿类等多种动物体内所致的严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世界各国屠宰动物首检和强制性必检的人兽共患病病种。网络红人方舟子也曾在微博上炮轰过桥米线的肉片存在安全隐患:“云南的过桥米线很好吃,但是那几片现烫的猪肉最好不要吃,其他配料但吃无妨。如果猪肉感染有旋毛虫的幼虫囊包,烫的温度和时间可能达不到将其杀死,就有得旋毛虫病的风险……”
-
●2.2猪囊尾蚴与猪带绦虫
猪带绦虫又叫有钩绦虫,属于带科带属,其幼虫猪囊尾蚴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严重威胁养殖业和人类的健康,对猪肉品质和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也可以寄生于人的骨骼肌、脑、心肌以及内脏器官中,犬、猫亦可以感染。因此具有重要的公共安全意义。
-
●2.3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常见的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猫及猫科动物是其唯一的终末宿主,当弓形虫卵囊随猫粪便排出体外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孵化为感染性卵囊,几乎所有恒温动物在接触到弓形虫感染性卵囊后便可以被感染。免疫系统正常的人群感染后几乎没有临床症状,但免疫低下患者感染后可表现明显症状甚至死亡。最令人担心的是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能出现胎儿死亡或先天畸形等症状。那么,到底弓形虫有什么样的生物学特性,真的这么可怕吗?
-
●2.4肉孢子虫
肉孢子虫病是肉孢子虫寄生于人体和家畜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分布比较广泛,该虫所产生的肉孢子虫毒素能严重地损害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重要器官,因而是一种重要的,甚至是致死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肉孢子虫隶属于顶复门、孢子纲、球虫亚纲、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肉孢子虫亚科,至今已命名的约130种肉孢子虫广泛寄生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等29种动物。
-
●2.5牛带绦虫
牛带绦虫在世界范围内散在分布,我国关于该虫的记载极为久远,记作白虫或寸白虫。迄今为止,我国多个省份仍有感染病例报道。它的生活史阶段包括虫卵、幼虫和成虫。虫卵近似圆形,棕黄色,内含一个六钩蚴;幼虫为灰白色半透明的椭圆形囊状物,内含一个内陷的头节,寄生于牛的肌肉组织内;成虫呈乳白色带状,体长有5~10 m由1000~2000个节片组成,节片长而肥厚,末端的节片逐节脱离,且常可自动溢出宿主体外。
-
●2.6曼氏迭宫绦虫与曼氏裂头蚴
曼氏裂头蚴病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呈世界性分布, 在我国分布广泛, 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本文从曼氏迭宫绦虫的生活史、各个时期幼虫的基本形态,人感染曼氏裂头蚴的主要方式、裂头蚴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
第三章鱼源性寄生虫
鱼源性寄生虫病,生食或半生食鱼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包括华支睾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颚口线虫病、猫后睾吸虫病、麝猫后睾吸虫病、阔节裂头绦虫病、异尖线虫病、肾膨结线虫病等,其中以华支睾吸虫病最为常见。华支睾吸虫病的病原体是华支睾吸虫,其寄生部位为肝胆管,所以俗称肝吸虫。人体主要是因为食入了含有该虫幼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研究表明,囊蚴在鱼体内几乎遍及全身,但大部分集中在鱼背部和尾部的肌肉中,人们抓鱼后不洗手或用口叼鱼、使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或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也能致感染。
-
●3.1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病是指误食海鱼体内的异尖线虫幼虫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人虽不是异尖线虫适宜宿主,但其幼虫可在人体内寄生、致病,故异尖线虫病已成为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对此病报道较少,尚缺乏防治经验。目前关于异尖线虫的分类还不统一,已报道可引起人异尖线虫病的主要有6种,即简单异尖线虫、典型异尖线虫、抹香鲸异尖线虫、拟地新线虫、对盲囊线虫和宫脂线虫。异尖线虫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
-
●3.2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犬、猫、猪及其他一些野生动物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可使肝脏肿大并导致其它肝病变,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东亚诸国包括泰国、韩国、中国、俄罗斯、老挝、越南和柬埔寨, 以及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广东省是我国发现华支睾吸虫病最早和流行最严重的省份。在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起传播作用的主要是养殖的淡水鲤科鱼类。
-
●3.3棘口吸虫
本小节主要介绍的是棘口吸虫,这种吸虫的种类非常的广泛,同时它们的终末宿主也很广泛,包括哺乳动物、鸟禽类、爬行类,甚至鱼类,对于人类、宠物和水禽等的危害都比较大。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肠道,由于头棘和体棘的长期机械性刺激造成局部炎症,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贫血、消瘦,甚至死亡。对于这种寄生虫,最重要的防治措施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没有煮熟的食物。
-
●3.4麝猫后睾吸虫
本小节讲的是麝猫后睾吸虫,主要介绍了这种寄生虫的发现历史,形态学特征,还有它的生活史,视频2指出麝猫后睾吸虫病的主要流行区域,该病的临床症状,重点指出麝猫后睾吸虫感染能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
-
●3.5异形吸虫
异形吸虫是一类小型鱼源性传播寄生虫,大小只有约0.5 mm。中间宿主为淡水螺和淡水鱼类。典型形态特征是在生殖吸盘位置长有一圈脊状凸起。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埃及尼罗河流域、韩国、日本和中国南方省份。人、猫、狗和鸟类等终末宿主主要通过食用生的或者未煮熟的淡水鱼制品而感染该虫。临床上使用吡喹酮来治疗异形吸虫病。
-
●3.6阔节裂头绦虫病
阔节裂头绦虫是一类水源性传播的寄生虫,其裂头蚴阶段的虫体寄生在淡水鱼,在人畜消化道寄生后可以生长至10米长,是绦虫类寄生虫中最大的一种。国内外具有生食鱼肉饮食习惯的地区是阔节裂头绦虫病高发区,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控制饮食卫生习惯,不吃生鱼肉或者未煮熟的鱼肉,可以最大程度杜绝该病的发生。临床上可以用吡喹酮联合镁盐促排来治疗阔节裂头绦虫感染患者。
-
第四章植物源性寄生虫
植物源性寄生虫病包括布氏姜片虫病、肝片形吸虫病、嗜眼吸虫病等,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生食荸荠、菱角、茭白和水芹等水生植物,喝生水也是不可忽视的感染方式之一。肝片吸虫和姜片虫病较为常见,除西北和东北地区外,它在我国的其它地方均有流行。感染后,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会出现上腹部隐痛、易饥饿、恶心、呕吐、间歇性腹泻,多数人还伴有精神萎靡、倦怠无力等症状。而嗜眼吸虫主要引起眼部不适。
-
●4.1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吸虫因形似姜片而得名,主要寄生在人和猪的小肠,通过强大的吸盘吸附于黏膜或者植入黏膜中,属于肠道大型吸虫。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和猪因生食水生植物茭白、荸荠和菱角等感染布氏姜片吸虫病。感染主要引起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通过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
●4.2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是片形吸虫纲的一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尤以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等地比较常见。中国各地广泛存在。侵害牛、羊、马、驴、驼、狗、猫、猪、兔、鹿以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肝片吸虫幼虫期穿破肝表膜,引起肝损伤和出血。虫体的刺激使胆管壁增生,可造成胆管阻塞、肝实质变性、黄疸等。分泌毒素具有溶血作用。肝片吸虫摄取宿主的养分,引起营养状况恶化,危害很大。
-
●4.3嗜眼吸虫病
想必大家对于“眼中钉,肉中刺”这句话一定不陌生吧,不管这句话形容的是什么,这个比喻都说明了眼中如果出现了异物是多么的可怕。那么眼中如果出现了异物,会是哪些情况呢?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病症,都会导致眼球中出现异常的物质,但归根结底,这却是由自身组织演变而来的“异物”。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真正当得上“眼中钉”这个称号呢?是有的,在寄生虫的世界里,无所不有。那么就由本节视频来为大家介绍,一种专门爱做“眼中钉”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嗜眼吸虫病。
-
第五章淡水甲壳及贝类源性寄生虫
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和贝类源性寄生虫病是两类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其中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是指生食或半生食鱼溪蟹、石蟹、中华绒蛰蟹等淡水蟹、蝲蛄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并殖吸虫病、日本杯尾吸虫病和新繁睾吸虫病;贝类源性寄生虫病是指生食或半生食螺类而感染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广州管圆线虫病、斯氏狸殖吸虫病和拟裸茎吸虫病。
-
●5.1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因进食了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生或半生的螺肉而感染。它主要寄生于鼠类肺动脉及右心内,中间宿主包括各种螺类,多存在于陆地螺、蛙、蛇等动物体内,如果人不经煮熟就吃,很容易被感染。其幼虫可进入人脑等器官,使人发生急剧的头痛,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诊断治疗及时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病人愈后良好。极个别感染虫体数量多者,病情严重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
●5.2斯氏并殖吸虫
巴贝虫病是巴贝虫属的红细胞内寄生的血液原虫,通过蜱类媒介感染所致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硬蜱科中的鹿蜱是常见的传病媒介,幼蜱吸感染鹿的血时被感染,可将巴贝虫传给人。成虫蜱有时也可将巴贝虫传给人。巴贝虫进入红细胞后发育成熟,然后进行芽殖无性繁殖。被感染的红细胞破裂,释出原虫,后者又可进入其他的红细胞。巴贝虫病也可经输血传染。人巴贝虫病,急性发病时颇似疟疾,临床以间歇热、脾大、黄疸及溶血等为特征。
-
●5.3日本杯尾吸虫
日本杯尾吸虫属于鸮形科,主要寄生在水禽的肠道内,中间宿主是淡水螺和蛭类,幼虫发育到具有感染性的囊蚴即可对人类产生威胁。由于中间宿主分布广,体量大,难以防治。有效的预防方式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改变不良饮食方式,避免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河鲜。日本杯尾吸虫的感染病例较少,临床上难以发现,容易误诊漏诊,故广大群众要提高防范意识。
-
●5.4新繁睾吸虫
新繁睾吸虫病是由新繁睾吸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首例病例是1964年由我国陈心陶教授报道的一名10岁儿童。新繁睾吸虫隶属于繁睾吸虫科,该科有2个属五个种。新繁睾吸虫最初发现于黑豹等动物体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
-
●5.5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又称肺吸虫,寄生于犬、猫、人及多种野生动物的肺组织内,造成严重的肺部病变。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中间宿主的分布有直接关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和蝲蛄,由于中间宿主的地域性分布特征,目前在我国,除了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和宁夏地区均发现有这种寄生虫。另外,该虫的终末宿主范围较为广泛,除寄生于猫、犬及人体外,还见于野生的犬科和猫科动物中。
-
●5.6拟裸茎吸虫
徐氏拟裸茎吸虫病为新近发现的人兽共患病,报道的人体病例集中于黄海和南海的23个岛屿,特别是韩国西海岸的2个沿海村庄。将主要从徐氏拟裸茎吸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分布特点、致病力、临床特征以及防治等方面为大家进行简要概述。
-
第六章水源性相关寄生虫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一直是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但是说起对饮用水的监测,大家通常想到的只有物理、化学以及细菌等指标,却忽略了被认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导致人体腹泻的水源性寄生虫——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另外还包括危害严重的等孢球虫、日本血吸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水源性寄生虫,当人或动物接触到被这些寄生虫污染的饮水后,便会造成感染。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常见的水源性寄生虫生长特性及生活史等,以此减小感染寄生虫的概率。
-
●6.1日本吸血吸虫
节简介:本节主要介绍水源性相关寄生虫中的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作为中国历史上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本节通过三个视频,对日本血吸虫的流行病学、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作用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讲解,使人们深度了解和学习日本血吸虫的相关知识,对日本血吸虫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
●6.2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中,是重要的水源性人畜共患寄生原虫,主要寄生在胃肠道中,可引起隐孢子虫病,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寄生于人体的虫种主要是人隐孢子虫(C. hominis)和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该虫是机会性致病原虫,也是一种重要的腹泻病原。隐孢子虫病在国外的研究报道日趋增多,在国内近几年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
●6.3等孢球虫
等孢球虫属为艾美科的球虫,是广泛存在于爬虫类、鸟类、哺乳类的体内寄生原虫。等孢球虫属实际上包括2种不同的生物学类型,一类虫种具有从粪到口的直接生活史,没有中间宿主,感染一般限于小肠或其他上皮细胞;另一类虫种生活史有一个随意的或限定的中间宿主,它们可在中间宿主的一些气管内形成单虫体的类包囊期,因此把后一类型的虫种都归为一个新属Levineia,其中包括寄生于猫的猫等孢球虫(I. felis)和寄生于狗的犬等孢球虫(I. belli)和寄生于人的纳塔尔等孢球虫(I. Natalensis)。
-
●6.4蓝氏贾第虫
贾弟虫病由贾弟氏原虫引起的轻微的肠道病。贾弟虫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大便稀烂有粘液,显微镜观察可见脓细胞核红细胞,并可找到包囊及滋养体。重度感染者可有爆发性腹泻,水样便,恶臭味,腹胀明显,病程3—4天,也可持续数月转为慢性。慢性者病程长,表现为间歇性腹泻、消瘦、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
-
●6.5 结肠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在人和猪的结肠中,形似小袋且有纤毛,发育过程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人和猪主要是因为吞入了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感染后主要引起消化道症状,出现腹痛、腹泻和粘液血便,并常有脱水及营养不良等症状,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本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山西、河南和山东以南各地均有散发的病例报告。
-
第七章节肢动物源性寄生虫
节肢动物是一群大家熟悉的生物体,如昆虫、蜘蛛、甲壳类动物和其他一些种类。兽医学中重要的节肢动物属于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和倍足纲。多数节肢动物为寄生性的,且其是多种病原的中间宿主,当携带有病原的节肢动物寄生宿主后,便可将病原传播至宿主体内。常见的危害较严重的截至动物源性寄生虫包括疟原虫、锥虫、利什曼虫、巴贝虫等。了解这几种寄生虫的背景、传播途径及危害等,对我们正确饮食和健康饮食等都会提供很多帮助。
-
●7.1疟原虫
疟疾与艾滋病、结核病被认为是当前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主要分为人体内的无性繁殖阶段和按蚊体内的有性生殖阶段。由此可见,按蚊在疟原虫的生活史和疟疾的传播过程中,均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做好防蚊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疟疾的传播,保护自己免受疟原虫的侵扰。
-
●7.2锥虫
艾滋病是一个可怕的杀手,现如今出现了一种新型艾滋病,而罪魁祸首便是不为人熟知的寄生虫——锥虫!锥虫是一种血鞭毛原虫,主要寄生于鱼类、两栖类和哺乳动物。睡美人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但是布氏锥虫所引起的昏睡病可是骇人听闻的。昏睡病即睡眠病,可通过采采蝇对人的叮咬而将病原传播给人,在人的血液中发育,最后因侵入脑和神经周围的淋巴液而导致神志昏沉。
-
●7.3杜氏利什曼原虫
杜氏利什曼原虫泛指利什曼虫属的锥体虫科原虫,是一种会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虫,在旧大陆的传播过程中是利用一种白蛉属的沙蝇为媒介,在新大陆的传播媒介则为沙蝇属的沙蝇。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宿主为脊椎动物,常见的感染对象包括蹄兔目、啮齿目、犬科、和人类。目前全世界有88个国家报告过利什曼原虫症的病例,感染人数达1,200万人。
-
●7.4巴贝斯虫
巴贝虫病是巴贝虫属的红细胞内寄生的血液原虫,通过蜱类媒介感染所致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硬蜱科中的鹿蜱是常见的传病媒介,幼蜱吸感染鹿的血时被感染,可将巴贝虫传给人。成虫蜱有时也可将巴贝虫传给人。巴贝虫进入红细胞后发育成熟,然后进行芽殖无性繁殖。被感染的红细胞破裂,释出原虫,后者又可进入其他的红细胞。巴贝虫病也可经输血传染。人巴贝虫病,急性发病时颇似疟疾,临床以间歇热、脾大、黄疸及溶血等为特征。
-
第八章寄生虫药物与疫苗研究
寄生虫药物与疫苗研究
-
●8.1寄生虫药物
寄生虫药物
-
●8.2寄生虫疫苗
寄生虫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