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导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学阶段是个特殊时期,本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预防问题”的讲授逻辑思路,导论部分介绍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特征、产生原因以及本课程的授课内容。
-
●0.1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迈向成熟的时期,是个体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由社会我进入心理我充分发展的时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压力情绪的能力,拥有健康心态对个体发展非常重要。
-
●0.2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课程内容
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基础上,遵循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我们选取了大学生关心的八个主题进行课程讲授。
-
第一章适应环境—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从高中步入大学,对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是青年期的重要转折,是逐步从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适应调节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与新环境不断磨合、不断调整、相互作用,这就是适应。然而,面对陌生的环境,未知的将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入学时的好奇与兴奋逐渐消退。当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乏味的专业学习让我们感觉疲惫的时候,同学们可能会烦恼、焦虑、无助。那么,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迎接挑战呢?
-
●1.1一朝题名金榜中,海阔天空任翱翔——认识大学生活
身在其中的大学生,你知道大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吗?大学是人生美好的阶段,意味着我们要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结交更多的知心朋友,有更多的时间自由……然而,大学不仅仅是这些。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让我们从了解大学开始。
-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解读大学生活
适应的问题是每个人成长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学会调节自己以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对自身四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主要了解大学生活面临的变化,了解大学的新环境、新生活、新学习,主动转变自身的角色,为建造美好的大学生活创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适应大学生活
人的一生无时不刻都会与相应的环境发生关系,这是一种不断摩擦、冲突和不断克服困难与挑战的动态过程,是人们经历由不适应到适应、不平衡到平衡的循环过程,每个人都是在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调节自身,在适应新的环境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从一个无知“生物人”发展为“生物社会人”的,这样的过程才是个人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
第二章人际关系——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这一章我们主要来讲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不同阶段特点、健康关系的特质,了解了人生需要哪八种朋友,尝试着与舍友、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学会必要的拒绝以及大学生应怎么养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
●2.1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蹴而就的吗?它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哪些阶段?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关系呢?
-
●2.2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琚——大学宿舍里的人际交往
宿舍是大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思想情感等方面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所以宿舍关系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会影响当事人的心情,甚至影响精神健康和学业进步。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合理地解决问题。
-
●2.3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大学生与父母的相处之道
随着空间距离的加大,大学生们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很多学生彻底的放飞自我,和家里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有的父母确实包办一切,完全忽视孩子的个人意愿。那么大学生与父母合适的相处之道是什么呢?
-
●2.4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的养成
健康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在人际交往中颇受好评人一般具以下特点:乐观、聪明、有个性、独立性强坦诚、有幽默感、能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等等,大学生应怎样养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呢?
-
第三章学习策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学们不仅要把大学的知识“学会”、“学懂”,而且还要用“懂学”、“会学”来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本章以现代认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结论为基础,主要讲述了:高效学习的法则、建构知识与思维导图、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如何利用慕课资源。
-
●3.1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高效学习的法则
学习是讲究方法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要巧妙使用认知策略、我自监控策略、有效的资源管理策略才能真正做到学会学习、高效学习。
-
●3.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学会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是创造的前提,是人主动思考和提问的过程。批判性思考要求我们对于当前环境刺激,不能一味地接受,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环境分析、思考、综合得出自己的认识,产生新的观点。
-
第四章心理调适——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心理调适就是使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想要进行心理调适,其实就是对我们的认知、情绪、意志三个方面进行调适,三个因素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
●4.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自我心理调适的概念
本小节讲了两个概念:心理调适和自我心理调适。 理性情绪理论提出:人的情绪困扰并不是诱发事件引起的,而是由对事件的非理性解释与评价引起的,如果改变了我们的非理性观念,调整我们对诱发事件的认知,消极情绪就会消失,我们想要调适的自我心理就有可能步入正轨。
-
●4.2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对认知的调适
想要通过调整认知来调适心理,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调整自己的“视角”;减少过度总结;不要夸大一件事情的重要性。
-
●4.3世事惊涛骇浪,心是定海神针——对情绪的调适
本小节讲解了三类调适情绪的方法。第一类:调解疏泄情绪的方法;第二类:使用理性的情绪表达;第三类:深度呼吸法。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法就是训练个体能随意放松全身肌肉,以达到随意控制全身肌肉的紧张程度,保持心情平静,缓解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目的。
-
第五章爱情艺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大学生们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向往,学习和建立维持亲密关系也是这个年龄阶段需要面对的心理发展任务,因此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恋爱的本质,把握好自己的亲密关系。本章以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为基础,诠释了爱情是什么、建设积极亲密关系的方法有哪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等三个问题。
-
●5.1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是什么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理想的爱情,更大的意义在于让那些处于情感困惑的人们去判别自己的情感生活,为情感生活提供一个理智的知音。这一节我们将会学习:爱情的内涵;爱情要素以及爱情的动态发展阶段。
-
●5.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何建设积极的亲密关系
在拥有了甜蜜的爱情后到底该如何去经营爱情呢?本节主要从积极认知、积极情感和积极行为这样三种不同的方式让同学们掌握建设积极亲密关系的方法。
-
第六章生命教育—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本章首先通过对生命线的实际绘画,使同学们对自己的生命旅途有了直观的认识,再通过深入了解生命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死亡的概念和意义,进而思考生命的意义,最后分析了同学们在生命意义这一主题中可能存在的困扰、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
●6.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画出我的生命线
通过绘画自己的生命线图来了解生命的概念。
-
●6.2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命的特点
生命有两个特点。第一,伴随着生命,人们都会存在不同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第二,存生命在长度和宽度。
-
●6.3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死亡的意义
死亡具有三个意义,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命之美、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
-
●6.4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生命的意义
关于生命,很多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困扰。第一种,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第二种,认为人生没有意义,自己没有价值;第三种,从未思考过人生的意义。
-
第七章职业生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职业规划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求职的必要准备除了知识、能力外,健康的求职心理准备也是必不可少。因此,帮助同学们解读理想的职业人生密码,引导同学们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等,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到人与职位的完美契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求职中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还可以使同学们就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
●7.1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你想要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是你最在乎、最想得到的?这些疑问的背后,都关乎我们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结合职业价值观来考虑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
●7.2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大学生职业兴趣
兴趣是支撑一个人克服重重障碍达成目标的最大动力。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活动,有助于提升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因此,探索职业的兴趣类型,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确定职业方向,选择恰当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合自己的择业决策。
-
●7.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学生职业性格
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是长期而稳定,巨大而深远的。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性格要求不同,因此,在确定职业目标、实现职业理想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识别并结合自身的性格,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
第八章解码幸福——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他们更能构筑生命的美好,也更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本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从幸福是什么展开话题,然后谈积极情绪、习得性乐观、心流体验以及如何获得心灵的秩序,清晰而生动地阐释关于美好生活的科学和方法。
-
●8.1横看成岭侧成峰——幸福的涵义
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追求幸福的过程错综复杂,但积极心理学家还是从中抽丝剥茧,从幸福不是什么和幸福是什么两个角度揭示了幸福的涵义。
-
●8.2且陶陶,乐尽天真——积极情绪的力量(上)
积极情绪是我们人类因为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它是每个人幸福的基石。这一节我们将会学习:积极情绪有哪些?积极情绪给我们带来哪些益处?如何能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更多的积极情绪。
-
●8.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习得乐观
在积极心理学家看来乐观是某个人人格化的乐观解释风格,即一个人怎样解释好事情和坏事的原因。本节从习得性无助入手,教同学们如何习得乐观。
-
●8.4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找寻心灵的秩序
如果不能把心流赋予更高层次的意义,心流活动之间不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相互衔接,那只能产生支离破碎的乐趣。因此需要将生命整合为和谐统一的心流体验,找到心灵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