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9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
开课教师赵斐房泽海陈桂华郎旭芳袁琛皓
学科专业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医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职业能力课程,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医学及其护理技术的主要课程。着重体现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其任务是将中医学的精华内容充实于临床护理之中,使医学护理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拓宽思路、提高水平起积极作用。本课程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整体观念
郎旭芳
辨证施护
郎旭芳
阴阳学说
阴阳的含义、属性及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陈桂华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陈桂华
五行学说
五行的含义、特性及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陈桂华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陈桂华
藏象学说
藏象、藏象学说的含义、脏腑的分类
袁琛皓
心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袁琛皓
肺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袁琛皓
脾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袁琛皓
肝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袁琛皓
肾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袁琛皓
六腑的主要功能
袁琛皓
气血津液学说
气的概念、生成、运动、作用、分类
郎旭芳
血的概念、生成、循行及功能
郎旭芳
津液的概念、分类、生成、输布、排泄及功能
郎旭芳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郎旭芳
病因学说
六淫
风邪、寒邪、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郎旭芳
湿邪、燥邪、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郎旭芳
疠气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郎旭芳
七情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郎旭芳
特色诊法
舌诊
陈桂华
脉诊
陈桂华
八纲辨证
八纲的概念及意义
陈桂华
表里辨证、寒热辨证
陈桂华
虚实辨证、阴阳辨证
陈桂华
中药基本知识
中药的概念、性能
赵斐
中药的禁忌、剂型
赵斐
用药护理
煎药法
赵斐
服药法及外治法
赵斐
经络
经络 (1)
赵斐
经络 (2)
赵斐
腧穴
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赵斐
腧穴的定位方法
赵斐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主治、歌诀、穴位:尺泽、列缺)
赵斐
腧穴(4)
赵斐
腧穴(5)
赵斐
腧穴(6)
赵斐
腧穴(7)
赵斐
腧穴(8)
赵斐
腧穴(9)
赵斐
推拿疗法
推拿的概念、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要求
赵斐
挤压类手法(拿法、捏法、按法、点法)
赵斐
摩擦类手法(推法、擦法、摩法、搓法)
赵斐
叩击类手法(拍法、叩击法、切击法)
赵斐
摆动类手法(揉法、㨰法、一指禅推法)
赵斐
运动关节类手法(抖法、拔伸法)
赵斐
毫针刺法
毫针的结构、检查及规格
赵斐
毫针的针刺步骤
赵斐
针刺注意事项及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赵斐
拔罐疗法
拔罐的用具、点火方式
赵斐
拔罐的临床应用(留罐、闪罐、走罐)及注意事项
赵斐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
陈桂华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
陈桂华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01)
赵斐
耳穴疗法(02)
赵斐
养生保健
养生的基本原则
袁琛皓
养生的主要方法
袁琛皓
  • 第一章中医护理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

  • 1.1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

  • 1.2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

  • 第二章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2.1阴阳的含义、属性及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阴阳的含义、属性及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 2.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第三章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3.1五行的含义、特性及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的含义、特性及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 3.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第四章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

  • 4.1藏象、藏象学说的含义、脏腑的分类

    藏象、藏象学说的含义、脏腑的分类

  • 4.2心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心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 4.3肺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肺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 4.4脾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脾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 4.5肝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肝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 4.6肾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肾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 4.7六腑的主要功能

    六腑的主要功能

  • 第五章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学说

  • 5.1气的概念、生成、运动、作用、分类

    气的概念、生成、运动、作用、分类

  • 5.2血的概念、生成、循行及功能

    血的概念、生成、循行及功能

  • 5.3津液的概念、分类、生成、输布、排泄及功能

    津液的概念、分类、生成、输布、排泄及功能

  • 5.4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 第六章病因学说

    病因学说

  • 6.1六淫

    六淫

  • 6.2湿邪、燥邪、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湿邪、燥邪、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 6.3疠气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疠气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 6.4七情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七情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 第七章特色诊法

    特色诊法

  • 7.1舌诊

    舌诊

  • 7.2脉诊

    脉诊

  • 第八章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

  • 8.1八纲的概念及意义

    八纲的概念及意义

  • 8.2表里辨证、寒热辨证

    表里辨证、寒热辨证

  • 8.3虚实辨证、阴阳辨证

    虚实辨证、阴阳辨证

  • 第九章中药基本知识

    中药基本知识

  • 9.1中药的概念、性能

    中药的概念、性能

  • 9.2中药的禁忌、剂型

    中药的禁忌、剂型

  • 第十章用药护理

    用药护理

  • 10.1煎药法

    煎药法

  • 10.2服药法及外治法

    服药法及外治法

  • 第十一章经络

    经络

  • 11.1经络 (1)

    经络 (1)

  • 11.2经络 (2)

    经络 (2)

  • 第十二章腧穴

    腧穴

  • 12.1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 12.2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

  • 12.3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主治、歌诀、穴位:尺泽、列缺)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主治、歌诀、穴位:尺泽、列缺)

  • 12.4腧穴(4)

    腧穴

  • 12.5腧穴(5)

    腧穴

  • 12.6腧穴(6)

    腧穴

  • 12.7腧穴(7)

    腧穴

  • 12.8腧穴(8)

    腧穴

  • 12.9腧穴(9)

    腧穴

  • 第十三章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

  • 13.1推拿的概念、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要求

    推拿的概念、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要求

  • 13.2挤压类手法(拿法、捏法、按法、点法)

    挤压类手法(拿法、捏法、按法、点法)

  • 13.3摩擦类手法(推法、擦法、摩法、搓法)

    摩擦类手法(推法、擦法、摩法、搓法)

  • 13.4叩击类手法(拍法、叩击法、切击法)

    叩击类手法(拍法、叩击法、切击法)

  • 13.5摆动类手法(揉法、㨰法、一指禅推法)

    摆动类手法(揉法、㨰法、一指禅推法)

  • 13.6运动关节类手法(抖法、拔伸法)

    运动关节类手法(抖法、拔伸

  • 第十四章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

  • 14.1毫针的结构、检查及规格

    毫针的结构、检查及规格

  • 14.2毫针的针刺步骤

    毫针的针刺步骤

  • 14.3针刺注意事项及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针刺注意事项及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 第十五章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

  • 15.1拔罐的用具、点火方式

    拔罐的用具、点火方式

  • 15.2拔罐的临床应用(留罐、闪罐、走罐)及注意事项

    拔罐的临床应用(留罐、闪罐、走罐)及注意事项

  • 第十六章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

  • 16.1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

  • 第十七章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

  • 17.1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

  • 第十八章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

  • 18.1耳穴疗法(01)

    耳穴疗法

  • 18.2耳穴疗法(02)

    耳穴疗法

  • 第十九章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 19.1养生的基本原则

    养生的基本原则

  • 19.2养生的主要方法

    养生的主要方法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

    1.1 整体观念

    1.2 辨证施护

    视频数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阴阳学说

    2.1 阴阳的含义、属性及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2.2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视频数2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五行学说

    3.1 五行的含义、特性及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3.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视频数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藏象学说

    4.1 藏象、藏象学说的含义、脏腑的分类

    4.2 心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4.3 肺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4.4 脾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4.5 肝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4.6 肾的位置、主要功能及生理联属

    4.7 六腑的主要功能

    视频数7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气血津液学说

    5.1 气的概念、生成、运动、作用、分类

    5.2 血的概念、生成、循行及功能

    5.3 津液的概念、分类、生成、输布、排泄及功能

    5.4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病因学说

    6.1 六淫

    6.2 湿邪、燥邪、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6.3 疠气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6.4 七情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视频数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特色诊法

    7.1 舌诊

    7.2 脉诊

    视频数2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八纲辨证

    8.1 八纲的概念及意义

    8.2 表里辨证、寒热辨证

    8.3 虚实辨证、阴阳辨证

    视频数3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中药基本知识

    9.1 中药的概念、性能

    9.2 中药的禁忌、剂型

    视频数2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用药护理

    10.1 煎药法

    10.2 服药法及外治法

    视频数2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经络

    11.1 经络 (1)

    11.2 经络 (2)

    视频数2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腧穴

    12.1 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12.2 腧穴的定位方法

    12.3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主治、歌诀、穴位:尺泽、列缺)

    12.4 腧穴(4)

    12.5 腧穴(5)

    12.6 腧穴(6)

    12.7 腧穴(7)

    12.8 腧穴(8)

    12.9 腧穴(9)

    视频数9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推拿疗法

    13.1 推拿的概念、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要求

    13.2 挤压类手法(拿法、捏法、按法、点法)

    13.3 摩擦类手法(推法、擦法、摩法、搓法)

    13.4 叩击类手法(拍法、叩击法、切击法)

    13.5 摆动类手法(揉法、㨰法、一指禅推法)

    13.6 运动关节类手法(抖法、拔伸法)

    视频数6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毫针刺法

    14.1 毫针的结构、检查及规格

    14.2 毫针的针刺步骤

    14.3 针刺注意事项及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视频数3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拔罐疗法

    15.1 拔罐的用具、点火方式

    15.2 拔罐的临床应用(留罐、闪罐、走罐)及注意事项

    视频数2
  • 第十六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六章 艾灸疗法

    16.1 艾灸疗法

    视频数1
  • 第十七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七章 刮痧疗法

    17.1 刮痧疗法

    视频数1
  • 第十八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八章 耳穴疗法

    18.1 耳穴疗法(01)

    18.2 耳穴疗法(02)

    视频数2
  • 第十九章  作业测试
    第十九章 养生保健

    19.1 养生的基本原则

    19.2 养生的主要方法

    视频数2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