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本章主要介绍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的几种学说、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艺术的主要特征。
-
●1.1艺术的本质
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
●1.2艺术的特征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主体性。艺术还有一个基本特征是审美性,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本章主要介绍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和第六种看法。
-
●2.1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艺术起源于“模仿”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理论探索中,算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艺术起源于“游戏”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
●2.2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
“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本章主要介绍艺术的社会功能和艺术教育。
-
●3.1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作为人类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
-
●3.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本章主要介绍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艺术与科学的各种关系。
-
●4.1作为文化现象中的艺术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从古至今都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
●4.2艺术与哲学
哲学作为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对作为人类感性最高形式的艺术产生影响。黑格尔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
●4.3艺术与宗教
艺术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宗教结下了一个不解之缘。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与宗教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
●4.4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社会的道德,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尤其同艺术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
-
●4.5艺术与科学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也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第五章实用艺术
本章主要介绍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
-
●5.1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
●5.2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实用艺术有以下几大审美特征,即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
●5.3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
建筑艺术中的代表:北京故宫和悉尼歌剧院赏析,园林艺术中的代表:北京颐和园和苏州拙政园赏析。
-
第六章造型艺术
本章主要介绍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
-
●6.1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是—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
●6.2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
●6.3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
绘画艺术《韩熙载夜宴图》赏析、雕塑艺术《巴尔扎克像》赏析。
-
第七章表情艺术
本章主要介绍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
-
●7.1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例如音响、身体等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
●7.2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
-
●7.3中外表情艺术精品赏析
音乐艺术: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赏析、舞蹈艺术:芭蕾舞剧《天鹅湖》赏析。
-
第八章综合艺术
本章主要介绍综合艺术的种类和主要审美特征
-
●8.1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主要介绍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种类。
-
●8.2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综合性审美特征、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
-
●8.3《雷雨》赏析
《雷雨》赏析
-
第九章语言艺术
本章主要介绍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和审美特征。
-
●9.1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本节主要介绍诗歌、散文、小说等主要体裁。
-
●9.2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这种间接性既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语言艺术的特长和优势,因为它使得文学形象具有了其他艺术无法与之相比的广阔性。
-
●9.3《离骚》赏析
《离骚》赏析
-
第十章艺术创作
本章主要介绍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创作的心理和艺术风格等。
-
●10.1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
●10.2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从创作客体来讲,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从创作主体来讲,艺术创作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
-
●10.3艺术家的艺术才能和文化修养
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包括深刻的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休养,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
-
●10.4艺术创作过程
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
●10.5艺术构思活动
想象和情感在艺术构思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情感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
●10.6艺术传达活动
艺术传达活动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
●10.7艺术创作心理
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构成了十分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是主体,但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也在积极发挥作用。
-
●10.8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在艺术创作中起着主要和支配的作用个。然而,在艺术创作中又确实存在着一些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活动,这种无意识或下意识常常成为激发顿悟、灵感的契机。
-
●10.9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
●10.10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流派。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
本章主要介绍艺术作品的层次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
-
●11.1艺术作品的层次
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构;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内在的结构;艺术意蕴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具备的深刻思想性。
-
●11.2典型和意境
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
●11.3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由于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可以提炼为“道”“气”“心”“舞”“悟”“和”六个字。
-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本章主要介绍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审美心理、审美过程和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
●12.1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注意。文艺研究的重心,逐渐从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转移到艺术接受和艺术鉴赏上。
-
●12.2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这些心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
●12.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似乎是一种本能的、直觉的活动,仿佛是不假思索便在瞬间内完成,然而其中却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内容,各种心理要素在其中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审美心理过程。
-
●12.4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有很大区别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