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文化漫游
杭州历史文化漫游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1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浙江大学
开课教师施虹黄华新沈杰陈敏赵银姬郭婵丽
学科专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杭州一直以其历史悠久、景色秀美、底蕴深厚而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值得我们细细探寻和品味。这里,我们仅仅撷取西湖、运河、园林、寺宇、书院、博物馆、茶、饮食等八个方面,一起徜徉在“杭州历史文化”的长廊里,近距离地了解杭州的山川风物、经济人文、街巷市井,感受杭州文化的古韵今风。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为何漫游杭州历史文化?
郭婵丽
杭州西湖文化
史说西湖:西湖的历史
赵银姬
话说西湖:与西湖有关的人与事
赵银姬
图说西湖:可以言说的西湖之美
赵银姬
传说西湖:西湖的爱情意象
赵银姬
新说西湖:西湖的申遗和保护
赵银姬
杭州运河文化
忆运河古韵
赵银姬
话运河之用
赵银姬
观运河遗存
赵银姬
述运河名人
赵银姬
感运河之旅
赵银姬
杭州私家园林文化
杭州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
施虹
天然山水:杭州私家园林特点
施虹
杭州私家园林之明珠:郭庄
施虹
杭州私家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施虹
杭州佛寺文化
佛寺春秋
郭婵丽
千年古刹灵隐寺
郭婵丽
奇僧济公
郭婵丽
弘一法师
郭婵丽
禅茶斋食
郭婵丽
当代佛寺
郭婵丽
杭州书院文化
书院史话:杭州的书院历史
施虹
湖山翠秀:万松书院
施虹
人才辈出:书院名人
施虹
普及时代:清四大书院
施虹
穿越历史:书院传承与发展
施虹
杭州博物馆文化
杭州博物馆知多少:杭城博物馆概况
陈敏
探寻文化的印记(一):中国丝绸博物馆
陈敏
探寻文化的印记(二):浙江省博物馆
陈敏
文化的守护者:杭州的博物馆人
陈敏
穿越古今的纪念:杭城博物馆与文创
陈敏
杭州茶文化
饮茶思源
郭婵丽
茶俗趣谈
郭婵丽
品茶有道
郭婵丽
泡茶馆去
郭婵丽
杭州饮食文化
文物资料看美食:杭州饮食溯源
陈敏
文人笔墨谈美食:杭州美食中的人与物
陈敏
名店名馆尝美食:杭州传统名菜名点
陈敏
我们爱美食:杭州菜的特点与发展
陈敏
  • 绪章绪论

    概览本课程的八大主题及其特色,开启杭州历史文化漫游。

  • 0.1为何漫游杭州历史文化?

    概览本课程的八大主题及其特色,开启杭州历史文化漫游。

  • 第一章杭州西湖文化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形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传承发展至今,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高度融合,2011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内容包括西湖的形成历史、西湖“两堤二塔三岛”景观的人文价值、“西湖十景”的历史与现代发展,以及西湖申遗与保护。

  • 1.1史说西湖:西湖的历史

    西湖是一个海岸泻湖,其发展过程可归纳为陆地—海湾—潟湖—淡水湖—风景湖, 苏东坡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许多世界上像西湖一样的自然湖泊都面临着自然淘汰的命运,但是西湖保持至今与人的努力不可分离。本节共涉及2个话题,西湖是怎么形成的?西湖的曾用名及其意义是什么?

  • 1.2话说西湖:与西湖有关的人与事

    西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是“两堤二塔三岛”,分别为白堤和苏堤;雷峰塔和保俶塔;湖心亭三潭印月、湖心亭和阮公墩。本节主要围绕2个问题对该文化景观进行说明。首先,为什么要对西湖进行治理?因为它与民生息息相关。李泌挖六井、白居易修筑湖堤、苏东坡清理西湖和新筑堤坝等,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当时杭州人西湖水资源利用的问题。其次为什么要建二塔?它是吴越时期“信佛顺天”的信仰之体现。

  • 1.3图说西湖:可以言说的西湖之美

    西湖的美不计其数,但是可观且可解的西湖之美当属“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十景”最初形成于南宋,到了清代康熙为其题名立碑、乾隆题诗,它体现了中国人“给景题名”的独特审美情趣,也使西湖的美得以传承与传播。“西湖十景”题名景观特色包括季节、时段、气象、飞禽走兽、花鸟草木等,主要集中于西湖附近。1985年和2007年杭州举办了“西湖新十景”评选活动及“三评西湖十景”活动,其分布更广,内容更丰富,是对“西湖十景”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 1.4传说西湖:西湖的爱情意象

    一个传说往往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它反映、影响、甚至会左右人们对这个城市的想象。有关西湖的传说常与爱情有关,白娘子和许宣在断桥相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里相送;苏小小魂断西泠桥,这些浪漫爱情的背后,西湖到底起着什么作用?西湖的爱情传说是怎样通过桥串联在一起的?本节通过介绍“西湖三怪”、“西湖三大爱情桥”对上述内容进行说明。并在最后部分以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西湖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1.5新说西湖:西湖的申遗和保护

    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湖泊类文化景观。西湖文化景观经过10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城湖空间、“两堤三岛”,“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遗迹等文化景观要素,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西湖申遗成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责任。那么,而今如何对西湖进行利用和保护?本节从西湖申遗成功后“六个不承诺“以及西湖博览会历史与发展两个方面展开说明。

  • 第二章杭州运河文化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杭州地处杭嘉湖水乡,北接京杭大运河,南通钱塘江,水网密布,河道纵横,航运发达。杭州“因湖而名,倚河而兴”,京杭大运河在杭州境内全长约52公里,贯通联结了众多市区河道,运河带动了杭州城市的发展。本章公分为4个部分,内容包括杭州运河的历史、具体用途、运河边部分物质遗存以及古时外国人游运河体验和他们对杭州的评价。

  • 2.1忆运河古韵

    古运河可分为七段,其中从镇江到杭州这一段,叫做江南运河,江南运河形成于秦始皇时期,到了隋代(隋炀帝)全面开通。在隋代大运河开通以前,杭州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程度不及苏州、越州、湖州等地。南北大运河开通以后它成为了千里运河线上的重要枢纽,唐、宋时期的杭州运河航道体系日趋稳定,到了北宋,运河已经成为沟通城内和城外物资交流的重要渠道。南宋定都临安后,运河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运河水系进一步完善。

  • 2.2话运河之用

    运河的功能可分为航运、灌溉、排涝、泄洪等。水上航运功能根据用途可分为漕运、客运和商运。漕运是中国运河特殊的使命,是与国家财政有关的经济措施,因此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运河,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分离。由此,杭州的地理位置越显重要,它位于江南运河、浙东运河、还有钱塘江交汇的地方,是漕运的重要中转站。

  • 2.3观运河遗存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段的首批申遗点段共有11个,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反映杭州运河文化的物质遗存,如水埠头、御码头等。本节主要介绍京杭大运河终点标志—拱宸桥;古运河仅存的七孔石拱桥—广济桥;“天下粮仓”之一的富义仓以及杭州最后的运河人家:小河直街。

  • 2.4述运河名人

    本节主要介绍与杭州运河的形成、发展、治理及保护相关的几个代表性人物。
    杭州运河名人荟萃,可歌颂的人物及可记载的故事不计其数,代表杭州独特的人文精神。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8年在长江和淮河之间挖掘邗沟,视为大运河的开始,隋炀帝杨广在隋大业六年开凿了江南运河,是杭州“因何而兴”的开端,他们是大运河的开拓者。在杭州运河的治理和建设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性人物主要介绍苏轼(宋)、李卫(清)、谭钟麟(清)三位官员。最后作为杭州运河文化的见证人,介绍丰子恺和吴理人两位画家。

  • 2.5感运河之旅

    本节主要介绍两个内容,古代通过运河来到杭州的外国人是怎么看待运河以及杭州的?在现代杭州运河主要用于哪些方面?隋唐以前中国同亚州、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通主要是通过内陆的丝绸之路进行的。而隋唐以后呢,开通了南北大运河,为外国人来杭州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本节主要介绍元代的马可·波罗、鄂多立克、伊本·白图泰以及明代的朝鲜文人崔溥等人的运河旅行体验和杭州印象。

  • 第三章杭州私家园林文化

    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而杭州私家园林是江南园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风格清新秀雅,手法精妙,尤其以郭庄、刘庄、汪庄等邻近西湖的私家园林最为经典。杭州私家园林充分表现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也同时表现出杭州私家园林天然山水的独特风貌。本章节具体内容包括:杭州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杭州私家园林天然山水的特点,特别是借西湖水入园的造园方法;以郭庄为典型范例具体分析浙派园林的风貌;新时代杭州政府对私家园林的开发保护与利用。

  • 3.1杭州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

    本节介绍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分类并重点介绍杭州私家园林的发展历程,从唐五代开始形成,到南宋逐步发展,明清则是杭州私家园林发展的繁荣时期,一直到清朝末期开始走向没落。

  • 3.2天然山水:杭州私家园林特点

    杭州私家园林在江南园林中有着自己独特风格和特点,因为有着独特天然山水的条件,邻近西湖边的私家园林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造园,园林大多是开敞式的,借西湖周围的景致入园,借西湖水入园,极具天然山水的特点。

  • 3.3杭州私家园林之明珠:郭庄

    陈从周先生曾说“不游郭庄,未到西湖。”之所以把郭庄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郭庄在修复时保留了园林原有的格局和风貌,是杭州目前保存较好的古典私家园林,也为研究浙派园林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例。

  • 3.4杭州私家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在新的时代,杭州古典园林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协同推进。不少园林在保留园林古貌的同时已经开发了新的功能。杭州园林的发展尊重了它的个性也充分展示出了它的地域特色。相信未来园林的发展会让杭州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生机。

  • 第四章杭州佛寺文化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以千年古刹“灵隐寺”为代表的杭州佛教寺庙不仅高僧辈出,佛学兴盛,也深深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和习俗。历史上“西湖香市”盛极一时,逢年过节去灵隐寺等寺庙祈福是杭州人延续至今的习俗,灵隐寺的腊八奉粥更成为杭州人过腊八节的传统,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去佛寺吃素喝茶看作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无论时代变迁,杭州的佛寺一直与本地文化彼此相融。

  • 4.1佛寺春秋

    介绍佛教传入杭州的历史和杭州佛寺的发展。

  • 4.2千年古刹灵隐寺

    介绍灵隐寺的历史和灵隐寺的文化活动。

  • 4.3奇僧济公

    本节将讲述奇僧济公与杭州这座城市的渊源,以及在灵隐寺和净慈寺里能看到的济公故事。

  • 4.4弘一法师

    本节将讲述高僧弘一法师在杭州与佛结缘的故事,以及弘一法师与国学大师马一浮、漫画家丰子恺的杭州往事。

  • 4.5禅茶斋食

    介绍禅茶文化、斋食文化与当地的素食馆。

  • 4.6当代佛寺

    介绍杭州佛寺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代生活的融合。

  • 第五章杭州书院文化

    杭州是六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而书院是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唐代到近代,书院在杭州人才培养、学术文化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曾起到过重要作用。本章节介绍了杭州书院的发展历史,书院名人以及在杭州书院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万松书院,还重点介绍了清末变革时期的新式书院求是书院和求是精神的传承。

  • 5.1书院史话:杭州的书院历史

    唐代诗人翁洮创建的青山书院是杭州书院有文献记载最早的书院。从唐到北宋,杭州书院大多为家族或隐士的读书之地,而到南宋,书院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化教育制度。至明清杭州书院发展已到繁荣、普及阶段,在全国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 5.2湖山翠秀:万松书院

    本节从历史沿革、祭祀、藏书、建筑布局、传说故事、历代名人等方面对万松书院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以便让学生和书院文化爱好者从中了解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5.3人才辈出:书院名人

    在杭州书院办学历程中,书院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办学原则和求真务实的学风,培养和造就了许多颇有名望的俊杰英才,本节从名师、名徒、山长序列中各选取一个名人做重点介绍。

  • 5.4普及时代:清四大书院

    明清时期杭州书院发展到达繁荣和普及时代,尤其以清四大书院为代表,充分体现了江南书院的特点和丰厚的人文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院,去领略那回荡在朗朗读书声中的人文之韵吧。

  • 5.5穿越历史:书院传承与发展

    本节选取书院发展变革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求是书院,从它发展和变革以及求是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介绍杭州书院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过程。并希望在新时代继续发掘它的文化内涵、借鉴它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上的经验,使书院成为新时代杭州又一道文化风景。

  • 第六章杭州博物馆文化

    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城市历史与文明的最好去处。杭州是中国博物馆最多的城市之一,甚至被称作“博物馆之城”。从远古的良渚文化到近代的江南文化,通过杭州博物馆可以系联起一部浙江地区的文化发展史。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并重点“参观”几座较具代表性和特色的博物馆,深度体验杭州的历史精华和人文情怀,同时探讨博物馆古为今用的文化创意现象。

  • 6.1杭州博物馆知多少:杭城博物馆概况

    由中国博物馆简史切入,简介杭城博物馆概况。参考关于博物馆的分类标准,将杭州的主要博物馆暂分为八种类型,包括综合性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艺术博物馆、专业性博物馆、乡土特色类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名人纪念馆等。同时分别例举杭州较具代表性的博物馆,展示杭城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

  • 6.2探寻文化的印记(一):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类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馆内展区主要包括六大部分,围绕“丝绸文化”的主题,重点介绍了丝路馆、蚕桑馆和织造馆、时装馆等公共展区,突出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馆藏特点。由此探讨丝绸之源、丝绸之路等话题,提出相关的思考与展望。

  • 6.3探寻文化的印记(二):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从1929年的浙江西湖博物馆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通过介绍孤山馆区和武林馆区的主要展区,对浙江省博物馆形成一个基础性了解。结合《国家宝藏》节目,以馆藏珍品良渚玉琮、落霞式彩凤鸣岐古琴和宁波万工轿为切入点,引发对其馆藏文物特点的探讨。

  • 6.4文化的守护者:杭州的博物馆人

    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博物馆人的努力奉献与默默耕耘。本节选取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越王者旨於睗剑的回归和浙江大学艺博馆三个角度:一、表达对博物馆人的敬意,从文明古城的发现者,国宝的收归者,到博物馆的建设者、学习者,每一个为发展博物馆事业和守护人类文明而付出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博物馆人;二、通过博物馆和文物学习文化、解读人类文明史,我们是文化守护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

  • 6.5穿越古今的纪念:杭城博物馆与文创

    结合当前文创产业兴盛的时代背景,由博物馆纪念品进入关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探讨,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做了初步的解析,整理出广泛移用、化用原型、创造形象、成规模化、改造残件等几种形式和特点。并以“文澜阁博物馆商店联盟”为话题,展示联盟形式所提供的平台便利,同时希望引起对当前博物馆文创产业的思考。

  • 第七章杭州茶文化

    杭为茶都,杭州茶史悠久。茶圣陆羽在杭州径山撰写了世界上首部茶学经典《茶经》,径山茶和径山茶宴为日本茶道之祖,西湖龙井茶更是闻名中外。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皆是爱茶之士,杭州茶文化的发展既记录了白居易、苏轼等文人在杭州的人生轨迹,也勾勒出杭州这座城市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独特方式。

  • 7.1饮茶思源

    介绍杭州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介绍杭州茶业和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茶业和茶文化的影响。

  • 7.2茶俗趣谈

    介绍杭州跟茶有关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包括春品龙井新茶,夏饮“七家茶”,秋品茶赏桂,并重点介绍被称为杭州双绝的“龙井茶虎跑泉”。

  • 7.3品茶有道

    介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径山茶宴。

  • 7.4泡茶馆去

    介绍杭州茶馆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茶馆。

  • 第八章杭州饮食文化

    杭州独有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了特有的饮食文化。都说“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而这些又都离不开“吃在杭州”。一方面从“史”的角度,结合文物、文献资料梳理杭州饮食的发展;一方面选取人和物,名店、名菜和名点等,联系G20、亚洲美食节等重大活动,突出杭州饮食的特点和杭州饮食文化包容、创新等时代特色。

  • 8.1文物资料看美食:杭州饮食溯源

    从出土文物、文献资料等,对杭州饮食文化进行简史式的梳理和小结,侧重展现杭州饮食的文化沉淀,突出其历史性和人文性。通过对良渚文化中有关饮食的遗址、文物信息,以及秦到宋的有关文献记载,分别对杭州早期的“饭稻羹鱼”饮食模式、早期农业水平和宋以前杭州居民的日常饮食情况等进行必要的解读。

  • 8.2文人笔墨谈美食:杭州美食中的人与物

    选取杜甫关于“青精饭”的诗句、苏东坡关于“东坡腐”的故事,以名人诗词、轶事的形式了解杭州的饮食文化。而食材更能突出饮食文化的地域性色彩,以莼、笋为代表,通过介绍与莼菜、笋有关的历史典故、名人作品等,联系杭州饮食生活,可以窥见杭州当地饮食鲜明的地方特点以及传统饮食风俗。

  • 8.3名店名馆尝美食:杭州传统名菜名点

    杭州的餐饮业发达,即使指选取有代表性的店铺和菜肴、点心等,数量也不少,这里仅通过楼外楼、天外天、奎元馆和知味观这四家,分别和“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片儿川”、“猫耳朵”等各有特色的菜品、点心相联系,以了解传统杭州菜的一些特点。并借此探讨店铺取名、菜点取名相关的语言文化问题。

  • 8.4我们爱美食:杭州菜的特点与发展

    杭州菜既表现出浙菜的一些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讲究“节令新鲜,制作精致,清淡适中,多元趋新”的杭州菜,遵循食物的本性,遵从季节的变化,烹饪方法上轻油、轻浆,口味清淡,这些都与现代的健康饮食理念相呼应,这也是杭州菜适应时代、走向世界的基础,而杭州菜的兼容并蓄和敢于创新,使得杭州饮食的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绪论

    0.1 为何漫游杭州历史文化?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杭州西湖文化

    1.1 史说西湖:西湖的历史

    1.2 话说西湖:与西湖有关的人与事

    1.3 图说西湖:可以言说的西湖之美

    1.4 传说西湖:西湖的爱情意象

    1.5 新说西湖:西湖的申遗和保护

    视频数5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杭州运河文化

    2.1 忆运河古韵

    2.2 话运河之用

    2.3 观运河遗存

    2.4 述运河名人

    2.5 感运河之旅

    视频数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杭州私家园林文化

    3.1 杭州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

    3.2 天然山水:杭州私家园林特点

    3.3 杭州私家园林之明珠:郭庄

    3.4 杭州私家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视频数4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杭州佛寺文化

    4.1 佛寺春秋

    4.2 千年古刹灵隐寺

    4.3 奇僧济公

    4.4 弘一法师

    4.5 禅茶斋食

    4.6 当代佛寺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杭州书院文化

    5.1 书院史话:杭州的书院历史

    5.2 湖山翠秀:万松书院

    5.3 人才辈出:书院名人

    5.4 普及时代:清四大书院

    5.5 穿越历史:书院传承与发展

    视频数5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杭州博物馆文化

    6.1 杭州博物馆知多少:杭城博物馆概况

    6.2 探寻文化的印记(一):中国丝绸博物馆

    6.3 探寻文化的印记(二):浙江省博物馆

    6.4 文化的守护者:杭州的博物馆人

    6.5 穿越古今的纪念:杭城博物馆与文创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杭州茶文化

    7.1 饮茶思源

    7.2 茶俗趣谈

    7.3 品茶有道

    7.4 泡茶馆去

    视频数4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杭州饮食文化

    8.1 文物资料看美食:杭州饮食溯源

    8.2 文人笔墨谈美食:杭州美食中的人与物

    8.3 名店名馆尝美食:杭州传统名菜名点

    8.4 我们爱美食:杭州菜的特点与发展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