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色谱分析技术的概论、基本术语和基本理论。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为各类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
●1.1色谱分析概论
本节重点讲解了色谱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色谱法的特点,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较有哪些优缺点。了解色谱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地位,简述了色谱法的历史与发展过程,同时根据常用的色谱技术对色谱法进行了分类。
-
●1.2色谱法的基本术语
本节重点讲解了色谱分离与保留的基本原理,同时介绍了有关色谱保留的基本术语和相关参数,详细讲解了上述色谱基本术语及相关参数的定义、原理、公式、特点及其随色谱行为的影响,介绍了各种保留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分配系数及容量因子的关系。同时以实际案例展示其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及意义。
-
●1.3色谱法的基本理论(一)
本节重点讲解了塔板理论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归纳色谱分离的实质原因,简单介绍了塔板理论的来源、发展及存在的局限性,通过总结影响柱效的基本因素及提高柱效的途径提出了速率理论。
-
●1.4色谱法的基本理论(二)
本节重点讲解了速率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Van Deemter方程,并将理论从涡流扩散、纵向扩散和传质阻力等方面解释了导致色谱峰展宽的柱内柱外因素,重点介绍了提高柱效的实验途径与色谱方法。
-
●1.5色谱法的基本理论(三)
本节重点讲解了分离度及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色谱系统适用性实验的影响因素、计算公式及评价方法,通过范式方程总结了影响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不同因素,简单讲述了色谱等温线与色谱行为的基本关系。
-
第二章气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本章通过介绍气相色谱仪的构造和检测技术,理解气相色谱仪的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气相色谱法在药物的残留溶剂测定等领域的应用。
-
●2.1气相色谱仪的构造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要完成气相色谱分析,就需要有相应的仪器。虽然目前气相色谱仪器型号繁多,性能各异,但是总的来说,仪器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我们需要掌握气相色谱仪的组成部分及功能,并注意与液相色谱仪的区别。
-
●2.2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
被测组分经气相色谱柱分离后,以气态分子与载气分子混合的状态从柱后流出,肉眼无法识别。因此,必须要有一个装置,将混合气体中组分的浓度或质量流量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且信号的大小与组分的量成正比。此装置称为气相色谱检测器。检测器就像气相色谱仪的眼睛,是仪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掌握几种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注意事项。
-
●2.3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物中的残留溶剂
药品中的残留溶剂是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除去的有机溶剂,多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因此,目前各国药典均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检查。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残留溶剂测定法”即为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残留溶剂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流程是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
●2.4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其它应用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在药物原料及中间体、药物制剂、中药成分、毒物的分析,以及药物代谢等药学研究领域应用广泛。面对样品,判断能否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的话,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呢?本节课我们将通过案例来讲解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本章是药物色谱分析法课程的核心章节,首先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与仪器构造,再对正相色谱、化学键合相色谱(包括非极性和极性键合相)、离子色谱、分子排阻色谱、手性色谱法等药物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并对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检测技术、衍生化手段和梯度洗脱方法进行了介绍。
-
●3.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本节介绍了经典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经典液相色谱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所处的状态可分为“液-液色谱法”和“液-固色谱法”两大类。根据分离原理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可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液液分配色谱、化合键相色谱、离子色谱、分子排阻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以及手性色谱法等类型。其中,化合键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色谱方法。
-
●3.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造
本节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即主要由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当样品被进样器注入色谱系统后,即被高压输液泵输送的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并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进行色谱分离。经分离后的各组分,依次流过检测器的样品池,并进行检测,产生的电信号送入工作站,并给出各组分的色谱峰及相关数据。流出检测器的各组分,可依次进行自动收集或废弃。
-
●3.3正相色谱
本节通过对色谱保留过程中流动相、固定相、待测物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介绍了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的分类依据。重点介绍了在药物分析中得到应用的液固吸附色谱法和多糖手性色谱法两种正相色谱法。
-
●3.4化学键合相色谱
本节通过介绍液固吸附色谱法在药物分析应用中的不足,引出化学键合相色谱的制备原理和制备过程,以及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特点,最后介绍了色谱柱的评价指标。
-
●3.5非极性键合相色谱
非极性键合相色谱是药物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色谱技术,本节重点介绍了非极性键合相色谱保留的机制和影响色谱保留的因素,说明了非极性键合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特点。
-
●3.6 离子抑制色谱和离子对色谱
非极性键合相色谱柱对极性较小的化合物保留较强,但对极性较强的化合物保留比较弱,本节介绍了改善极性化合物保留的色谱分离技术,其中离子抑制色谱法主要针对酸性化合物,离子对色谱法针对极性较大的化合物,本节同时介绍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分离原理。
-
●3.7极性键合相色谱
本节介绍了极性键合相色谱的保留特点,重点介绍了氨基官能团、氰基官能团色谱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比较了与非极性键合相色谱保留特点的差异,最后介绍了HILIC色谱柱在药物色谱分析中的应用。
-
●3.8离子色谱法和分子排阻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是分析离子和可离子化物质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介绍了离子色谱系统的构成,即主要包括洗脱液、高压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分子排阻色谱法是各种色谱分离模式中最简单的一种。它是溶质与固定相或流动相无相互作用的一种分离方式,主要依据分子尺寸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即固定相具有分离不同分子量大小化合物的能力。
-
●3.9手性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 。手性药物的理化性质极其相似,但药理活性却可能迥然不同。 本节从分离原理、使用特点、实例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如何拆分手性药物,具体包括手性固定相法、手性流动相添加法以及手性衍生化法。
-
●3.10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检测技术(一)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作为液相色谱的核心部件之一,起着液相色谱仪眼睛的作用。液相色谱从曾经鲜为人知,到现在成为化合物分离分析的关键技术,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但是在液相色谱发展的前几十年,却几乎是停滞不前的,一直没有找对思路的就是检测器的设计。检测器其实就是一个转换器,它把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转换成一个和这个理化性质有关的电信号。连续记录的这些电信号就组成了一张像心电图一样的时间和电信号的二维图,即我们看到的色谱图。以实现对色谱柱流出物中的样品组成和含量变化的监测,每一种检测器的使用要求,都和背后的原理有关。
紫外检测器,作为液相色谱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检测器,其检测原理是基于光吸收的朗伯--比尔定律,即根据化合物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把浓度信息转化为吸光度,再通过光电二极管把光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被计算机收集和记录。
荧光是激发态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射出来的光。荧光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就是利用某些溶质在受紫外光激发后,能发射荧光的性质进行检测的。 -
●3.11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检测技术(二)
电化学检测器(ECD)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和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实现检测的。可对无紫外吸收或不能产生荧光的,但有电活性的物质进行检测。
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作为液相色谱中常使用的两种通用型检测器,其各自的应用特点也与其检测原理有关。
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是最早的液相色谱商品检测器。它是利用物质的折光效应进行检测的,使用时,可连续监测参比池和样品池中流出物之间的折光指数差值,这一差值和样品的浓度成比例关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作为一种通用型质量检测器,它的检测原理是利用物质的是光散射效应。 -
●3.12衍生化法的应用
衍生化并非气相色谱独有,其与液相色谱搭配可以发挥改善分离、提高响应等重要作用。本节介绍了柱前和柱后衍生化两种方法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以及最常用的紫外衍生化反应。
-
●3.13梯度洗脱法的应用
等度和梯度是高效液相色谱常用的两种洗脱方式。面对复杂样本时,梯度洗脱往往是更好的选择。本节从真是案例出发,详细介绍了梯度洗脱的分离原理、方法开发过程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
第四章色谱联用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本章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现代分离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上述方法的原理,并重点对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特点进行了介绍。
-
●4.1气质联用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分离效率高,但定性能力不足,也无法获得待测物的结构信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质谱的加入让气相色谱分析get了哪些新技能,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在药物分析中又是如何应用的呢?
-
●4.2液质联用技术原理
液相色谱是一种很好的分离手段,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色谱柱里的运动速度不同,实现多组分化合物的分离,但问题是,世界上没有一根色谱柱能分离所有的化合物,分不开的现象,被称为共流出。一旦发生共流出,仅仅凭着模糊的出峰时间,很可能会给出错误的定性结果,也很难准确的积分和定量。那怎么办呢?和质谱联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简称液质联用,也叫做LC-MS。质谱的加入,极大的扩展了色谱技术的应用范围,那么质谱检测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件有哪些呢?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究。
-
●4.3液质联用方法的开发
相信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应该对液质联用仪的组成和检测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液质联用方法的开发及注意事项。
-
●4.4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其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和专属性强的优势,在药物成分的鉴定分析、药物代谢研究、中成药和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鉴定分析以及药物残留分析等方面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熟练掌握液质联用仪的使用与方法开发已成为每个药物分析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
第五章药物色谱分析的应用技能
本章总结介绍了色谱分析法在药物分析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原理和特点,并对常用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使学习者能最终应用色谱技术解决药物分析问题。
-
●5.1药物色谱分析中的定性分析方法
本节介绍了药物色谱分析中的定性分析方法,并详细介绍了保留时间定性等方法,最后列举了药物色谱分析中的定性分析实例。
-
●5.2药物色谱分析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节介绍了药物色谱分析中的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并逐项介绍了定量分析方法中的验证项及接受标准,为色谱分析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提供方法学基础。
-
●5.3气相色谱的操作方法
本节使用常用的气相色谱仪,介绍了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
●5.4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方法
本节使用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介绍了相应的色谱结果处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