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4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本课程从古典诗词题材内容入手,分为战争诗、讽刺诗、田园诗、山水诗、爱情诗、思妇诗、咏物诗、送别诗等八个诗歌专题。每个专题既梳理诗歌发展演变的历程,又精讲相关篇目,点面结合。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贯通古今的全面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本课程坚持古为今用,传递古诗今意。在忠于文本基础上用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古典诗词,结合当下生活使其变得“接地气”,更具亲和力。以诗情滋养心灵,用古人智慧装点人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领悟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导言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绪论
景遐东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争诗
英雄之赞歌
屈原《九歌·国殇》(上)
沈月
屈原《九歌·国殇》(下)
沈月
战争之悲怨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上)
沈月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下)
沈月
批判之利刃
曹操《蒿里行》(上)
沈月
曹操《蒿里行》(下)
沈月
边塞之奇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上)
沈月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
沈月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讽刺诗
讽刺之直切
显刺
沈月
李白《上李邕》
沈月
讽刺之婉曲
隐刺、隐显交辉
沈月
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上)
沈月
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下)
沈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诗
隐居之志趣
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沈月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沈月
田园之欢欣
孟浩然《过故人庄》(上)
沈月
孟浩然《过故人庄》(下)
沈月
田家之哀歌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沈月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山水诗
山水之秀美
谢灵运《登池上楼》(上)
沈月
谢灵运《登池上楼》(下)
沈月
唐宋山水诗之风光美
沈月
山水之禅意
王维《终南别业》(上)
沈月
王维《终南别业》(下)
沈月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爱情诗
爱之悲恸
《诗经·邶风·绿衣》
沈月
爱之洒脱
汉乐府《有所思》(上)
沈月
汉乐府《有所思》(下)
沈月
爱之忠贞
杜甫《月夜》(上)
沈月
杜甫《月夜》(下)
沈月
爱之朦胧
李商隐《锦瑟》
沈月
爱之炽热
柳永《蝶恋花》(上)
沈月
柳永《蝶恋花》(下)
沈月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思妇诗
怀人之幽怨
《行行重行行》(上)
沈月
《行行重行行》(下)
沈月
文人之代言
曹植《七哀诗》
沈月
忧国之襟怀
杜甫《新婚别》(上)
沈月
杜甫《新婚别》(下)
沈月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咏物诗
蝉之高洁
咏蝉诗
胡淑芳
骆宾王《在狱咏蝉》
胡淑芳
花之品格
雍容:咏牡丹
曾羽霞
高雅:咏梧桐
曾羽霞
傲骨:咏梅
曾羽霞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诗
离别之忧伤
欧阳修《玉楼春》(上)
沈月
欧阳修《玉楼春》(下)
沈月
离别之豁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上)
沈月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下)
沈月
送别之庄重
古人离别仪式(上)
沈月
古人离别仪式(下)
沈月
  • 绪章导言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本章主要介绍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意义,强调古典诗词当代美育价值,传递古诗今意,以诗情滋养心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0.1绪论

    本节主要介绍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强调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承,用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古代诗词,用古人智慧装点现代人生。

  • 第一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争诗

    战争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因为其中充盈的慷慨雄浑的诗歌风格,建功立业的人生壮志,浩瀚辽阔的边塞风光,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古代战争诗内容丰富。本专题将从英雄之赞歌、战争之悲怨、批判之利刃、边塞之奇景等四个方面描绘悲壮慷慨、可歌可泣的战争画面。

  • 1.1英雄之赞歌

    古代战争诗中有说不尽的英雄情长。本节将以屈原《九歌·国殇》为例,感受战争诗中的英雄豪气和慷慨激昂。

  • 1.2战争之悲怨

    战争必然是残酷的。反映士兵军旅的艰辛,百姓受战火的荼毒是战争诗所描写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将以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为例,感受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凄苦。

  • 1.3批判之利刃

    一些古代战争诗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强烈的现实性,是诗人干预时政的武器。本节将以曹操《蒿里行》为例,感受战争诗中所表现出的犀利的批判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1.4边塞之奇景

    奇特壮丽的异域美景为人们展示边塞的风情美。本节将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感受边塞壮丽瑰异的奇景。

  • 第二章“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讽刺诗

    中国古代讽刺诗源远流长。讽刺诗紧贴现实、批判现实中的假恶丑,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备受人们欢迎。在艺术手法上,讽刺诗有隐、显之分。本专题将从显刺、隐刺、隐显交辉等方面展现或直白、或含蓄、或辛辣的讽刺艺术。

  • 2.1讽刺之直切

    讽刺诗中的显刺具有激切、直率的特点,本节将以李白《上李邕》为例,体味讽刺诗的直白显露。

  • 2.2讽刺之婉曲

    讽刺诗中的隐刺采用托物寓志等手法含蓄地传情达意。同时讽刺诗中的隐、显也会交辉并用,于含蓄中显辛辣。本节将以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为例,体会讽刺诗的含蓄、辛辣。

  • 第三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诗

    田园诗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究其原因,在于其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及诗人所抒发的悠然自得之情契合人们的心灵,使人产生共鸣。田园诗内容丰富。本专题将从隐居之志趣、田园之欢欣、田家之哀歌等方面描绘充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田园图景。

  • 3.1隐居之志趣

    隐居,是古代文人面对黑暗现实时为保持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而选择的出路之一。陶渊明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中国隐士的一个尺度和衡量标准。本节将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归园田居》(其三)比较,体会其隐居的志趣。

  • 3.2田园之欢欣

    田园诗人将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平和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本节将以孟浩然《过故人庄》为例,感受田园生活的欢欣愉悦、悠然自得。

  • 3.3田家之哀歌

    政治的黑暗、现实的无情、农人的凄苦同样被当世文人所正视、关注。田园诗乐着,又苦着,既有田园牧歌,又有农人哀歌。本节将以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为例,感受田家的凄苦,聆听农人的哀歌。

  • 第四章“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山水诗

    中国古代文化精神讲究“天人合一”。历代文人喜欢以山水美景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情感投向静谧的山林,营造一幅幅优美的山水图景。本专题将从山水风光、山水禅意等方面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山水文化。

  • 4.1山水之秀美

    谢灵运被誉为“山水诗的鼻祖”,他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本节将以谢灵运《登池上楼》为例,领略祖国山水风光之美。

  • 4.2山水之禅意

    古代文人钟情、寄情、寄思于山水,在包罗万象的大自然中,得一份清闲自在,得一份通透自然,独与精神而往来。本节将以王维《终南别业》为例,体味山水诗中所蕴含的禅意、禅趣。

  • 第五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爱情诗

    世间唯爱不可辜负,爱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古代爱情诗丰富多样、多姿多彩。本专题将从爱之悲恸、爱之洒脱、爱之忠贞、爱之朦胧、爱之炽热等五个方面描绘古代唯美动人的爱情画面。

  • 5.1爱之悲恸

    爱之深,痛之弥,伤之切。爱人离别令人悲伤心碎,本节将以悼亡诗之祖《诗经·邶风·绿衣》为例,体味爱情的忧伤、悲恸。

  • 5.2爱之洒脱

    率真、大胆的爱情早已有之。本节将以汉乐府《有所思》为例,体味爱情的洒脱、奔放。

  • 5.3爱之忠贞

    真正的爱情必定是忠贞专一的。本节将以杜甫《月夜》为例,体味爱情的纯粹、专一。

  • 5.4爱之朦胧

    古代爱情诗也有含蓄朦胧之美。本节将以李商隐《锦瑟》为例,体会爱情的含蓄委婉,迷离缥缈。

  • 5.5爱之炽热

    炽热如火、奋不顾身的爱情历来令人神往。本节将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为例,体味爱情的炽热、浓烈。

  • 第六章“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思妇诗

    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战争、徭役、宦游等造成的夫妻分离使思妇诗极为发达。思妇诗内容丰富。本专题将从怀人之幽怨、文人之代言、忧国之襟怀等方面描绘动人的思妇形象。

  • 6.1怀人之幽怨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相爱之人被迫分离。本节将以《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为例,体味思妇怀人的幽怨凄苦。

  • 6.2文人之代言

    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表现手法,是文人自抒怀抱之外喜用的一种代他人言志抒情的方法。本节将以曹植《七哀诗》为例,体味文人寄寓在思妇身上的人生悲叹。

  • 6.3忧国之襟怀

    良人从军、征妇相思是思妇诗中一大习见题材。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征人妇走出了传统闺中女性狭小的生活空间和情感天地,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大漠边塞和社稷苍生。本节将以杜甫《新婚别》为例,体味征人妇博大宽广的襟怀。

  • 第七章“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咏物诗

    咏物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富特色的重要类型之一,是诗歌园地中独放一枝的奇葩,其数量之多和质量之佳,实在令人惊叹。本专题将从蝉之高洁、花之品格等方面描绘千姿百态的咏物画卷。

  • 7.1蝉之高洁

    蝉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沉淀出深厚的文化意蕴,咏蝉诗也成为文人士子寄托理想、隐寓身世的重要情感载体。本节将以骆宾王《在狱咏蝉》为例,感受古代文人清高孤傲、贞洁自信的人格魅力。

  • 7.2花之品格

    花有花品,人有人品。古典诗词赞美花为自然至美,并以人品美德为参照,自然美与心灵美融合为一。本节将以咏牡丹、咏梧桐、咏梅诗为例,发掘花卉内涵的精神品格,显示出中华文化深刻厚重的底蕴。

  • 第八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诗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离别之情唱之不尽、歌之不绝。本专题将从离别之忧伤、离别之豁达、送别之庄重等方面描绘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离别画面。

  • 8.1离别之忧伤

    文人玻璃心,易碎,对离别更是格外敏感。古人离别诗大多不脱哀伤幽怨的窠臼。本节将以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为例,体味离别的忧伤哀痛。

  • 8.2离别之豁达

    离别诗中也有豁达和豪迈。本节将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体味离别的旷达洒脱和沉雄激昂。

  • 8.3送别之庄重

    离别总是销魂的,但是这种离别又是人生之中普遍存在的。古人重视离别,他们在送别上花心思,弄出各种仪式来,把离别变得格外正式、庄重。本节将要介绍古人丰富多彩的离别仪式。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导言

    0.1 绪论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争诗

    1.1 英雄之赞歌

    1.2 战争之悲怨

    1.3 批判之利刃

    1.4 边塞之奇景

    视频数8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讽刺诗

    2.1 讽刺之直切

    2.2 讽刺之婉曲

    视频数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诗

    3.1 隐居之志趣

    3.2 田园之欢欣

    3.3 田家之哀歌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山水诗

    4.1 山水之秀美

    4.2 山水之禅意

    视频数5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爱情诗

    5.1 爱之悲恸

    5.2 爱之洒脱

    5.3 爱之忠贞

    5.4 爱之朦胧

    5.5 爱之炽热

    视频数8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思妇诗

    6.1 怀人之幽怨

    6.2 文人之代言

    6.3 忧国之襟怀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咏物诗

    7.1 蝉之高洁

    7.2 花之品格

    视频数5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诗

    8.1 离别之忧伤

    8.2 离别之豁达

    8.3 送别之庄重

    视频数6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