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田径概述
田径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而且非常普及的体育运动,有多个单个运动项目组成,以不同形式反映人体运动中的基本能力,可以说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因此享有“运动之母”之称。
-
●1.1田径运动及其分类
田径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奥运赛场上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称,田径比赛是对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的完美诠释。以计时、测距和计分的方法,将田径运动分为田赛、径赛、全能三大类。
-
●1.2田径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作为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田径运动除具有一般项目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其他特点。这些特点包括它的群众参与的广泛性、比赛竞争的激烈性、技术要求的严格性和素质培养的全面性。作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田径运动不仅能全面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素质,而且能对培养任何塑造人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中均有显著地位。
-
●1.3田径运动的发展
田径运动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它是在社会发展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运动项目。
-
第二章田径竞赛组织与裁判法
大型田径运动竞赛的特点是竞赛项目多、赛次多、人数多、信息量大。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进行激烈的竞争角逐,需要的条件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高科技手段控制、管理田径比赛,使之有计划地按照预期的目标顺利进行。世界大型田径比赛,是在国际田联和洲际业余田径联盟或洲际田径协会的直接领导下,完全按照国际田联竞赛手册的规定举行的比赛,举办国都十分重视。竞赛规模大,规格要求高,竞争激烈。现代这类田径比赛的裁判工作已达到高度现代化和规范化的水平。
-
●2.1大型田径裁判工作的特点
裁判员的工作是一份非常严肃、复杂、细致的工作,其特点有“现代电子仪器设备运用于比赛的裁判工作”、“裁判员分工细,专业性增强”、“裁判员大兵团协作”、“以信号指挥运动员比赛”“严格按照国际田联竞赛手册的规定进行工作”等特点。
-
●2.2推动田径裁判工作发展的几个因素及大型田径赛先进科学的裁判设备
田径裁判工作的发展与田径运动项目的增多、现代科技的进步、场地器材的变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节重点从田径运动项目、科技、场地、动作技术、运动成绩等方面进行讲述。
-
●2.3大型田径运动会裁判员应具备的条件及径赛裁判工作方法
大型田径运动会裁判员应具备公正无私的职业道德,要具有为参赛运动员创造优良成绩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通竞赛规则、熟练地掌握裁判方法,学会使用电子仪器设备、裁判员要有高度的组织性5、对待运动员要热心、耐心和适度等条件。
-
●2.4田赛裁判工作方法
本节主要从裁判员工作任务、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工作方法及流程、重难点和所需用品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
●2.5全能项目裁判工作方法
全能项目是由跑、跳(高、远)、投掷等各种不同田径单项在规定日期内按一定顺序进行比赛,各单项成绩按照国际田联制定的专门田径运动全能评分表换算成分值,最后以总分高低来判定运动员成绩的综合性比赛项目。
-
●2.6大型田径赛裁判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
田径裁判员面对复杂严谨的裁判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在裁判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有判定名次和成绩的错误、兼项运动员请假回来后的处理、关于是否由运动员直接抽签排定道次和比赛顺序等问题。
-
第三章田径运动场地
田径运动场是一类开展体育运动场地。田径场有标准的和就地设计(非标准)的两类。不管哪种田径场,其周围都要有若干条跑道,中央应有可供设计球类运动场地,两侧和两端应有可供修建沙坑和一些投掷区的空底。
-
●3.1标准半圆式田径场介绍
标准田径场为半圆式400m跑道。内弯道半径为36m时,两弯道长228.08m,两直道长171.92m、内弯道半径为37.898m时,两弯道长240m,两直道长160m。跑道内侧边缘筑“突沿”,宽度不小于5cm,高度5.0—6.5cm,若不筑突沿,则应画5cm宽的标志线。
-
●3.2田径运动场地的基本结构及修建应注意的问题
一个400米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地,当半径为36米时,长度不短于177.48米,宽度不少于91.52米;当半径为36.5米时,长度不短于176.9米,宽度不少于92.52米;当半径为37.898米时,长度不短于175.316米,宽度不少于95.316米。此外,还要在田径场周围留有余地,如果在直道外侧设计跳远和撑竿跳高场地,还需要有更宽的余地。
-
●3.3半圆式场地的设计与画法
田径场地跑道表层的结构,从土层发展到煤渣、石灰、粘土混合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现了塑胶跑道,八十年代田径跑道弯道的半径从36米到37.898米,又发展到36.50米。经验表明,大多数400米半圆式跑道被建成弯道半径为35米到38米之间是适宜的,国际田联提议尽可能修建半径为36.50米的跑道。上述三种不同半径的跑道均被称为“400米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在国际、国内举行的各类田径比赛所使用的场地,多为上述半径的跑道。
-
第四章短跑技术与教学方法
短跑是以无氧代谢方式供能跑完全程的极限强度项目。短跑是发展速度素质最有效的手段,是许多田径项目以及其他一些运动项目的基础。短跑全程技术按技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起跑、起跑
-
●4.1短跑的练习方法
跑类项目最常用的基础练习方法是跑的专门性练习。本节讲解小步跑、高抬腿跑、车轮跑、后蹬跑四种跑的专门性练习的技术、作用及教学方法。
-
●4.2短跑的技术
短炮全程技术按技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100米以上距离的项目包括弯道起跑技术和弯道跑技术。本节分别就上述各部分技术及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
●4.3接力跑
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以集体本形式出现的竞赛项目,由于其竞争激烈,成 为最具吸引力和令人瞩目的项目。它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本节讲述了上调试和下压式两种传接棒技术及接力跑的教学方法。
-
第五章跨栏跑技术与教学方法
本章的学习内容是田径跨栏项目,同学们可以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跨栏跑的发展起源,掌握跨栏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练习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以及纠正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教学视频内容进行学习。
-
●5.1跨栏跑的发展
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跨栏跑的发展历程,学习跨栏跑的专项技术动作,为了后续的练习做铺垫。
-
●5.2跨栏跑的起跑技术
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跨栏跑的起跑技术特点,练习方法。包括站立式、蹲踞式、起跑上第一栏技术等。
-
●5.3跨栏跑及栏间跑技术
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掌握跨栏跑的栏上技术以及栏间跑节奏要求,错误动作和纠正练习,会加深对跨栏项目的理解,使同学们在练习时事半功倍。
-
●5.4跨栏跑的专项素质训练
通过对跨栏跑的专项素质的学习,同学们将掌握一些基本的专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耐力、以及专项柔韧的练习方法。这些专项素质练习为运动员科学训练、快速提高跨栏跑的运动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
●5.5跨栏跑项目视频赏析
跨栏跑项目视频赏析
-
第六章中长跑技术与教学方法
中长跑运动是一个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中长跑运动是成绩的好坏其一来自于队员的先天素质,良好的体型和内脏功能是一个运动员出成绩的基础。其二,后天的专项训练是其运动成绩提高的手段。当一员优秀的运动员具有很好的身体优势,但当他的运动成绩到了一定的阶段时就会出现停滞不前,这时就需要先进的手段来提高运动成绩。
-
●6.1中长跑的概述
中长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简称。中长跑是历史悠久且开展普遍的运动项目。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有中长跑比赛。
-
●6.2中长跑技术练习要领
中长跑的动作要注意向前运动的效果,身体重心不要下降过大,两腿、两臂动作自然放松省力,两腿落地要柔和并有弹性。中长跑采用的训练方法有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快慢交替训练法以及山坡跑、沙滩跑、高原训练等。
-
●6.3中长跑技术训练方法
随着中长跑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无氧代谢供能比例相应增加,其训练特征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无氧能力和速度训练受到高度重视,且速度耐力训练已成为中长跑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有氧能力是中长跑运动员的基础,而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是决定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
第七章挺身式跳远技术与教学方法
跳远是人体通过一定距离的助跑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后,利月用快速起跳产生垂直速度,使人体腾空跃起后落在沙坑的一项体育运动。参加这项运动的锻炼能够提高人的速度、力量素质以及身体协调性。
-
●7.1挺身式跳远技术部分
挺身式跳远是典型的速度力量性项目,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技术构成跳远技术的整体,其中助跑和起跳技术对跳远成绩的获得起着主要作用。在本小节中我们也将着重讲解助跑和起跳。
-
●7.2挺身式跳远练习方法
这个时期的训练对象已初步接触了挺身式跳远技术动作,掌握了挺身式跳远的技术概念,选择练习方法时应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常见的练习方法有连续三步起跳、助跑距离的测定这一类分解练习法,各环节的练习形成自动化联系后,可采用完整技术法练习,练习中应注意跑跳技术的结合。
-
●7.3挺身式跳远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处于该阶段的训练对象已完整的掌握了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动作,但还是有不少同学存在核心技术掌握不达标的情况以及技术动作的练习和展示错误,这个阶段应着重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并且针对学生自身技术动作的错误给出专门的纠正方法。
-
第八章三级跳远技术与教学方法
三级跳远是人体通过一 定距离的助跑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后 后,利用单足跳、 跨步跳和跳跃连续的三种不同的跳跃形式,使人体连续三次腾空后落进沙坑的一项体育运动。参加这项运动 的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腿部 力量、速度素质、身体协调性及平衡能力。
-
●8.1三级跳远技术部分
三级跳远的成绩也是取决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还与每一个动作完成的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关。由于从助跑中获得的水平速度在三跳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所以如何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而又获得合理的垂直速度,是三级跳远技术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8.2三级跳远技术练习方法
三级跳远是一个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技术比较复杂、身体素质与技术高度统一的项目。正是由于它的这一特殊性,所以我们在日常的训练学习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练习方法,与时俱进。
-
●8.3三级跳远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在初学的时候学习者都会在练习中产生大量的错误,三级跳远技术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常见错误以及纠错方法,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
第九章背越式跳高技术与教学方法
背越式跳高又称"福斯贝里式跳高"。急行跳高姿式之一。助跑步数为8-12步,前段跑直线,后段跑弧线,用离横杆较远的腿起跳。起跳离地后,保持伸展姿势向上腾起,并在摆动腿及其同侧手臂的带动下,加速身体围绕纵轴旋转,使身体背对横杆;当头、肩越过横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挺髋,并向后收双腿,形成杆上背弓姿势,同时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以充分利用腾空高度;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后,加速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肩背部落垫。
-
●9.1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
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是项目中的重点技术部分,起跳是否快速有力,能否驾驭助跑速度离心力,都是决定最后成绩的主要重要环节。本次课我们通过学习起跳的技术动作、助跑的技术要领及助跑丈量法来加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知识的深层认识,并通过练习方法来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水平。
-
●9.2背越式跳高过杆与落垫技术
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垫四个部分所组成的,本次课我们以腾空部分作为学习内容。腾空技术包括:跳起后身体倒向横杆,头部后仰,肩部下潜,髋部分展开,两腿下垂,身体空中成背弓姿势,两膝张开维持杆上身体姿势的平衡等。
-
●9.3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教学
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是对前两次课所学的所有内容之合,其重点就在于把每个技术环节环环相扣的结合上,在结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本次课对完整技术的学习和了解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辅助练习方法以及所需要注意的理论问题知识来进一步的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水平。
-
第十章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与教学方法
背向滑步推铅球是通过人体运动产生相应的速度力量,并合理地利用技术动作,发挥肌肉收缩的最大力量和骨骼支撑的条件,将铅球推得更远的一项体育运动。参加推铅球的锻炼,能够提高人体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提高力量素质。
-
●10.1原地推铅球技术
推铅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历史悠久,至今已发展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同时推铅球项目也是中小学体育考试项目之一。成年男子铅球重量为7.26千克,女子铅球重量为4千克。推铅球场地由投掷圈、抵趾板、落地区和限制线组成。原地推铅球技术是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中的最后用力技术。技术结构包括握持器械、预备姿势、最后用力、维持平衡四部分。用力顺序即由下至上发力。掌握规范、合理的原地推铅球技术将为后期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奠定有力基础。
-
●10.2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背向滑步推球是在最后用力技术(原地推铅球)的基础上,通过滑步过渡到最后用力技术完成推铅球的过程。技术结构包括预备姿势、预摆、滑步、最后用力、维持平衡五部分组成。其中最后用力技术以及出手初速度是直接影响投掷成绩的主要因素。
-
第十一章跑类项目训练内容与方法选择
田径运动中的跑类项目包括短跑、跨栏、中长跑等,这些运动项目都是奥运会和各类国际大型比赛的主要比赛项目。本章讲述田径运动中跑类项目的技术原理和各项目的技术结构及技术特点。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跑类项目的技术特点和主要技术环节,并能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与技能进行初步的教学实践。
-
●11.1短跑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短跑是以无氧代谢方式供能跑完全程的极限强度项目,对于短跑项目来说,需要运动员达到并维持最高速度,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完一段特定的距离。
-
●11.2跨栏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跨栏跑是在快速跑进过程中,依次跨过一定数量和高度栏架的短距离径赛项目,也是田径运动技术中比较复杂、节奏性很强的项目。参加这项运动的锻炼,能够提高人的速度、力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协调性和节奏感。
-
●11.3中长跑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长、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合称。中跑是对速度耐力要求较高的项目。长跑是以耐力为主的项自。中、长跑能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发展耐力素质和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
第十二章跳跃类项目训练内容与方法选择
跳跃类项目在田径项目中属于非周期性项目,且属于速度力量性项群,各个跳跃项目,虽然运动形式和要求不同,但有其共同点,即人体的运动都是从静止状态开始向前跑进,而后转变为腾空,最后是落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跳高、跳远和三级跳远都有哪些训练要求以及我们该选择哪种方法来合理的安排训练内容。
-
●12.1跳高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跳高属于田赛项目,是一种有节奏的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环节组成。跳高具有快速的技术特点,要求快速助跑、快速起跳和快速过杆,属于快速力量、动作幅度和动作速度的结合。下面我们将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恢复训练以及在这些训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
●12.2跳远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跳远要求运动员在高速助跑中,准确、快速、有力地完成起跳技术,因此,对速度和速度力量素质,以及反应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神经肌肉协调性和快速起跳过程中高度集中用力的能力。在这一节中主要讲述跳远训练要围绕着如何发挥和利用速度来改进和完善跳远技术。
-
●12.3三级跳远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本节的跳远与上一节的略微不同,因为要求我们沿着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是典型的跑跳结合项目,它的训练内容与方法与上一节的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运动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助跑速度、力量、弹跳力、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等素质
-
第十三章铅球项目训练内容与方法选择
推铅球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速度力量型运动项目。影响推铅球成绩的因素主要是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为了便于分析,把推铅球技术分为握持铅球、滑步、最后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四部分。由于铅球的训练是分阶段性的,所以下面我将从三个阶段来给大家讲解
-
●13.1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与训练手段
推铅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处于这个时期的训练对象,他们的训练任务以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发育,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培养专项兴趣和意识,初步学习推铅球技术为主。训练内容围绕着发展速度、弹跳、协调、柔韧、爆发力等素质。建立主要练习手段的正确技术概念。学习原地及垫步推铅球的技术
-
●13.2初级专项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与训练手段
这个时期的训练对象已初步接触了铅球技术动作,掌握了铅球的技术概念,训练任务就变成了全面提高身体训练水平和健康水平。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在训练内容的丰富上应转变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加强弹跳力和速度素质训练。加强爆发力的训练。分解技术、完整技术的训练。
-
●13.3专项提高训练阶段的训练内容与训练手段
处于该阶段的训练对象已完整的掌握了推铅球的技术动作,但还是有不少同学存在核心技术掌握不达标的情况,这个阶段应着重在完善专项技术,提高专项成绩,检查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指标完成的情况,有重点地提高弹跳力、速度素质,克服薄弱环节,提高专门投掷能力的训练。
-
●13.4铅球项目视频赏析
铅球项目视频赏析
-
第十四章如何说好一门体育课--以铅球为例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的教学主题,结合多媒体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教学对象等,阐述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由评议组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也是教师入职考试、教学评优等活动广泛采用的考核项目之一。
-
●14.1《原地推铅球》教学说课范例
说课要素包含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场地器材、教学过程、预期效果、教学特色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