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经典之旅
西方文化经典之旅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7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武汉科技大学
开课教师陈尧
学科专业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是神创造了世界,还是人创造了神?为什么有的神不是万能的,而有的神又被说是全知、全能、全善的?我们应该惧怕死亡吗?是活着重要,还是活得好、活得正当更重要?我们该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 面 对这些问题,也许我们没有确定无疑的一致回答,但只要我们还有勇气作出思考和判断,只要我们还有意志采取应有的行动,我们手中就仍然握有选择和变革的机会,在人生和命运面前我们也将不再束手无策,我们的人生也不再无足轻重! 欢迎加入西方文化经典之旅! 让我们一起品读西方经典,体验西方人文传统!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古希腊文明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古希腊神话
相似的开端,不同的剧本
陈尧
宙斯:神为什么不是万能的?
陈尧
普罗米修斯:人可以敬畏神,但无需膜拜神!
陈尧
阿克琉斯:英雄为什么不是完美的?
陈尧
俄狄浦斯:我的悲剧是所有人的悲剧!
陈尧
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恶法亦法
陈尧
柏拉图:“洞穴之喻”与《黑客帝国》
陈尧
伊壁鸠鲁:死亡与我们无关
陈尧
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传说
耶和华:我跟别的神不一样!
陈尧
亚当:禁果不是我要吃的!
陈尧
夏娃:我可能不是第一个“女人”!
陈尧
诺亚:你真知道“诺亚方舟”上发生的故事吗?
陈尧
摩西:上帝给了我两块石板!
陈尧
耶稣:为何我的母亲是处女?
陈尧
基督教文学
但丁:教皇就该被关在第十八层地狱!
陈尧
路德:我为什么要写“大字报”?
陈尧
加尔文:神的决定,人能够改变吗?
陈尧
弥尔顿:你觉得“撒旦”是“魔鬼”吗?
陈尧
文艺复兴
米开朗基罗:艺术家的诞生
陈尧
马基雅维利:为了成功,我能不择手段吗?
陈尧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是一位合格的王子吗?
陈尧
培根:此知识,非知识!
陈尧
霍布斯:人类是机器,你相信吗?
陈尧
启蒙运动
笛卡尔:“我”是什么?
陈尧
康德:人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
陈尧
黑格尔:历史是已然过去,还是在途未至?
陈尧
伯克:革命不只是破坏!
陈尧
边沁:幸福是可计算的!
陈尧
浪漫主义
卢梭:社会枷锁与教育之恶
陈尧
叔本华:世界很大,可人总是自我设限!
陈尧
尼采:人是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
陈尧
浪漫主义以后
马克思:社会那么大,人还是被异化!
陈尧
加缪:谁认识了荒谬,谁就有可能发现意义!
陈尧
萨特:他人即地狱!
陈尧
波伏娃:男人是人,而女人只是女人!
陈尧
阿伦特:平庸之恶,何以更恶?
陈尧
福柯:人是怎样消失的?
陈尧
课程总结
西方文化的主要特质
陈尧
  • 第一章古希腊文明

    本章从古希腊神话和哲学的角度对古希腊文明进行了介绍。古希腊神话不仅以生动形象的文学手法综合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构成了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文化底色,使文学想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哲理化和系统化。

  • 1.1古希腊神话

    本节分别介绍了希腊神话中关于世界起源、神性秩序、人类创造者以及著名英雄们的人生故事,指出了西方文化史上的“神话”“科学”“人文”这三种思维模式,分析了命运对神和人的影响,揭示了希腊文化中蕴含的深厚悲剧意识。

  • 1.2古希腊哲学

    本节从哲学的角度介绍了古希腊文明的不同侧面。对苏格拉底的介绍,揭示了苏格拉底审判对我们反思城邦共和制、民主制的启示意义,探讨了苏格拉底毅然赴死的伦理担当和对其“恶法亦法”观点的反思。对柏拉图“洞穴之喻”及其与电影《黑客帝国》相契合的介绍,旨在揭示该寓言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对伊壁鸠鲁的介绍,澄清了对“享乐主义”的误解,介绍了身处乱世的处世之道。

  • 第二章基督教文化

    本章从经典基督教故事和重要基督教文学、神学作品的角度,介绍了基督教文化的虚构性、现实意义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整体影响。对基督教传说的介绍,解释了这些传说的历史背景、政治意义、伦理内涵,有助于深入分析这些传说的丰富寓意和持续影响。对基督教重要文学作品的介绍,揭示了中世纪文学和宗教改革主张中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联系。

  • 2.1基督教传说

    本节介绍了一神教的总体特点和基督教重要传说产生的背景,有助于一方面了解这些传说的虚构性和时代背景,另一方面深入分析了这些故事的宗教、伦理、政治意义。

  • 2.2基督教文学

    本节介绍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作品《神曲》和文艺复兴文学作品《失乐园》对基督教社会的现实批判,宗教改革运动家路德和加尔文对教会的批评和新教教义的神学、伦理、政治影响,有助于我们从基督教文学和神学改革的角度了解西方文化从宗教到世俗主义、人文主义的转变。

  • 第三章文艺复兴

    本章从艺术、政治、文学、哲学的角度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化作品的丰富内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这些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文化影响。

  • 3.1米开朗基罗:艺术家的诞生

    本节介绍了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主张和代表作品,分析了现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艺术主张。

  • 3.2马基雅维利:为了成功,我能不择手段吗?

    本节分析了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关于君主的相关论述,辩证分析了政治家应该具备的治理能力和道德品质。

  • 3.3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是一位合格的王子吗?

    本节具体分析了哈姆雷特作为王子是否合格的问题,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复仇、权力、社会变革的务实思考,并对哈姆雷特的行为作了评价。

  • 3.4培根:此知识,非知识!

    本节介绍了培根在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贡献,介绍了他对知识谬论的分类,分析了他所倡导的科学研究方法——归纳法的优势和不足。

  • 3.5霍布斯:人类是机器,你相信吗?

    本节介绍了霍布斯从物理性解释万物本质的思想,一方面分析了其人性论(人类是机器)的抽象性和机械性,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其人性观和“利维坦”式国家起源说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启蒙运动

    本章介绍了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启蒙运动时期重要哲学家的观点,其中包含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观点、康德关于人的感性与知性以及两个世界的观点、黑格尔的历史学说与“绝对精神”论、伯克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边沁的功利主义主张。

  • 4.1笛卡尔:“我”是什么?

    本节介绍了笛卡尔论证“我思,故我在”的起因和过程,分析了该观点如何为知识的存在提供了一个确定性的立足点。

  • 4.2康德:人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

    本节介绍了康德对人的感性和知性两种能力的论述,对康德关于感性与知性关系的推理过程进行了介绍,并举例作了解释。

  • 4.3黑格尔:历史是已然过去,还是在途未至?

    本节介绍了黑格尔的历史观和辩证法思想,重点介绍和评析了他关于历史和“绝对精神”的论述。

  • 4.4伯克:革命不只是破坏!

    本节介绍了伯克的政治理论,重点介绍了他对法国大革命的评论。伯克关于革命方式和传统价值的分析值得重视。伯克的分析表明,革命不应该以暴力和颠覆本身为目的,革命不应该只是破坏。

  • 4.5边沁:幸福是可计算的!

    本节介绍和分析了边沁的功利主义主张,用不同的例子对功利主义的应用范围及其合理性进行了解释,对功利主义的误区作了分析和评价。

  • 第五章浪漫主义

    本章介绍了对启蒙运动思想进行反思与反驳的浪漫主义思想,重点介绍了卢梭对束缚人的天性与自由的社会文明与教育的批判,叔本华对人类知识如何受限于自身经验的揭示,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观的思想。

  • 5.1卢梭:社会枷锁与教育之恶

    本节介绍了卢梭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文明社会的批评,揭示了文明社会对人的天性所施加的负面影响,以及他对现实教育的批判和对理想教育的设想。

  • 5.2叔本华:世界很大,可人总是自我设限!

    本节介绍了叔本华关于表象世界与“自在之物”世界实为一体的思想,他关于普遍意志的存在、以及超越普遍意志的方法。

  • 5.3尼采:人是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

    本节介绍了尼采“上帝已死”观点的内涵,他对基督教“奴隶道德”的批判,他对“超人”价值观的鼓吹。

  • 第六章浪漫主义以后

    本章介绍了浪漫主义以来,对人类存在的相关思考,包括马克思对人的五种异化的分析、加缪对存在的荒谬和荒谬之意义的分析、萨特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存在主义分析、波伏娃关于女性的社会建构性的分析、阿伦特关于恶的平庸性的分析、福柯关于人本主义思想将导致人之“消逝”的观点。

  • 6.1马克思:社会那么大,人还是被异化!

    本节介绍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不同阶段中人的存在的分析,重点介绍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五种异化形式、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对人之异化的治愈方式。

  • 6.2加缪:谁认识了荒谬,谁就有可能发现意义!

    本节以《西西弗斯的神话》为引,介绍了加缪关于生活中的无意义和荒谬的分析,揭示了超越无意义和荒谬的可能途径。

  • 6.3萨特:他人即地狱!

    本节介绍了萨特关于人的自由与限制的观点,并以其戏剧《禁闭》中三位人物为例分析了人与他人之间的敌对关系,进而揭示人需要如何才能冲破自我的灵魂牢笼、获得自由。

  • 6.4波伏娃:男人是人,而女人只是女人!

    本节介绍了波伏娃《第二性》中关于女性被以男性为参照而定义的观点,揭示了女性要想获得认可与解放所需要作出哪些外在改变与内在努力。

  • 6.5阿伦特:平庸之恶,何以更恶?

    本节介绍了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对艾希曼所犯的“平庸之恶”的原因,揭示了“平庸之恶”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艾希曼的不思考与不作为,另一方面在于纳粹体制的刻意塑造所形成的个体的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

  • 6.6福柯:人是怎样消失的?

    本节介绍了福柯对西方人文学科中“人”的概念的历史分析,揭示了人文主义思想中“人”的概念是如何被建构出来、又是如何被“消解”和消失的。

  • 第七章课程总结

    本章对西方文化中古希腊罗马传统与犹太—基督教传统的特点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揭示了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文化中“神话”“科学”“人文”三种思维模式所蕴含的威胁与优惠。

  • 7.1西方文化的主要特质

    本节揭示了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文化中“神话”“科学”“人文”三种思维模式所蕴含的威胁与诱惑。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古希腊文明

    1.1 古希腊神话

    1.2 古希腊哲学

    视频数8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基督教文化

    2.1 基督教传说

    2.2 基督教文学

    视频数10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文艺复兴

    3.1 米开朗基罗:艺术家的诞生

    3.2 马基雅维利:为了成功,我能不择手段吗?

    3.3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是一位合格的王子吗?

    3.4 培根:此知识,非知识!

    3.5 霍布斯:人类是机器,你相信吗?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启蒙运动

    4.1 笛卡尔:“我”是什么?

    4.2 康德:人是感性的,还是知性的?

    4.3 黑格尔:历史是已然过去,还是在途未至?

    4.4 伯克:革命不只是破坏!

    4.5 边沁:幸福是可计算的!

    视频数5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浪漫主义

    5.1 卢梭:社会枷锁与教育之恶

    5.2 叔本华:世界很大,可人总是自我设限!

    5.3 尼采:人是动物与超人之间的绳索

    视频数3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浪漫主义以后

    6.1 马克思:社会那么大,人还是被异化!

    6.2 加缪:谁认识了荒谬,谁就有可能发现意义!

    6.3 萨特:他人即地狱!

    6.4 波伏娃:男人是人,而女人只是女人!

    6.5 阿伦特:平庸之恶,何以更恶?

    6.6 福柯:人是怎样消失的?

    视频数6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课程总结

    7.1 西方文化的主要特质

    视频数1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