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北京大学
开课教师苏彦捷
学科专业理学心理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发展心理学课程在知识讲授上以“毕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纵向贯穿,并以每个发展阶段个体的生理、认知、人格/社会性等不同方面的发展特点为专题,来组织每一教学单元的内容,“横纵结合”的教学安排能够使同学们快速、高效地建立起学科知识体系,梳理知识脉络;在每一课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教师以经典教材内容为基础,补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近且有趣的研究,同时结合个人多年的学术积累加入了学科内趣味性专题探讨,可以让同学们从跨文化、跨领域等多重角度领略发展心理学的魅力,了解发展领域前沿研究动态;同时,通过学习课程,同学们还可跟随教师独特的视角来理解社会和生活中关于个体发展的实际现象或问题。通过学习课程,你既可以在充分了解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做更好的自己,也可以通过走近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了解他们的世界,而使自己成为更好的子女,并为未来成为合格的父母做充分的准备。如果你想学习这门学科,就请跟随苏彦捷老师亲切的声音走进我们的课程吧!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毕生发展心理学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学科界定
苏彦捷
学科历史
苏彦捷
原则问题及线索
苏彦捷
发展的框架
苏彦捷
理论观点
1.5.1
苏彦捷
1.5.2
苏彦捷
研究方法和伦理
苏彦捷
出生前的发展
遗传基础
苏彦捷
行为遗传学
苏彦捷
出生前的生长与变化
2.3.1
苏彦捷
2.3.2
苏彦捷
出生前发展的风险
苏彦捷
胎儿的行为
苏彦捷
出生和新生儿
生产过程
苏彦捷
出生后的护理
苏彦捷
剖宫产与出生异常
苏彦捷
新生儿的能力
苏彦捷
哭与抚慰
苏彦捷
婴儿期的体能发展
身体发展的模式及原则
苏彦捷
运动技能的发展
苏彦捷
营养供给对发展的影响
苏彦捷
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一)
苏彦捷
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二)
苏彦捷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
苏彦捷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
苏彦捷
信息加工观点
苏彦捷
语言的特征及发展阶段
苏彦捷
语言获得的理论及智力发展的评价
苏彦捷
婴儿期社会性发展
不同情绪的发展及情绪体验
苏彦捷
情绪的发展:社会性参照和自我觉知
苏彦捷
最初关系的形成(一)
苏彦捷
最初关系的形成(二)
苏彦捷
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苏彦捷
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苏彦捷
学前期体能和认知的发展
体能的发展
苏彦捷
运动和认知的发展
苏彦捷
前运算阶段
苏彦捷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
苏彦捷
信息加工的观点
苏彦捷
语言发展和学前教育
苏彦捷
学前期社会性发展
学前期自我的发展
苏彦捷
学前期情绪的发展
苏彦捷
学前期的性别意识
苏彦捷
学前期社会生活
苏彦捷
学前期心理理论的发展
苏彦捷
父母教养和道德发展
苏彦捷
儿童中期体能和认知的发展
童年中期体能的发展
苏彦捷
童年中期认知的发展
苏彦捷
童年中期语言的发展
苏彦捷
学校教育与个体差异
苏彦捷
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
苏彦捷
儿童中期社会性发展
理论观点和自我发展
苏彦捷
道德发展
苏彦捷
同伴与友谊
苏彦捷
家庭与学校
苏彦捷
青少年期体能和认知发展
青春期的发育
苏彦捷
身心问题(1)
苏彦捷
身心问题(2)
苏彦捷
身心问题(3)
苏彦捷
认知发展(3)
苏彦捷
青少年期社会性发展
青少年的认同
苏彦捷
家庭和同伴关系
苏彦捷
性行为与脑发育
苏彦捷
成年早期体能与认知发展
体能发展
苏彦捷
认知发展
苏彦捷
成年早期社会性发展
亲密关系
苏彦捷
亲密关系(续)
苏彦捷
配偶选择
苏彦捷
职业发展
苏彦捷
成年中期体能与认知发展
体能发展
苏彦捷
认知发展
苏彦捷
成年中期的社会性发展
个性发展
苏彦捷
关系与家庭
苏彦捷
成年晚期体能和认知发展
体能的变化
苏彦捷
老化和认知发展
苏彦捷
成年晚期社会性发展
成年晚期社会性发展
苏彦捷
死亡和丧失亲人
死亡的界定与阶段
苏彦捷
死亡的界定与阶段(续)
苏彦捷
  • 第一章毕生发展心理学绪论

    本章主要讲解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学科历史以及学科内基本知识。

  • 1.1学科界定

    本节主要讲解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内容、范围、影响因素等。

  • 1.2学科历史

    本节主要讲解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历史,从中世纪的哲学起源到国内外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 1.3原则问题及线索

    本节主要讲解了毕生发展心理学中的四个原则问题。

  • 1.4发展的框架

    本节主要讲解了发展的生态理论,包括它的四个系统及其影响因素等。

  • 1.5理论观点

    本节主要讲解了毕生发展心理学中的四个主要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解释发展。

  • 1.6研究方法和伦理

    本节主要讲解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同时也介绍了研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 第二章出生前的发展

    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出生,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本章内容围绕出生前的发展展开,包括遗传相关的内容以及胎儿出生前的生长与变化,还涉及到出生前的发展风险等。

  • 2.1遗传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出生前的遗传基础展开,包括遗传编码、遗传障碍、遗传咨询等内容。

  • 2.2行为遗传学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行为遗传学,包括其研究内容以及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 2.3出生前的生长与变化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出生前的生长与变化,包括从受精卵到出生前的胚胎发育。

  • 2.4出生前发展的风险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出生前发展的危险因素和母亲的影响。

  • 2.5胎儿的行为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了胎儿的行为,包括吞咽、移动、行为周期、感觉发展和面孔偏好。

  • 第三章出生和新生儿

    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出生,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本章内容围绕出生前的发展展开,包括遗传相关的内容以及胎儿出生前的生长与变化,还涉及到出生前的发展风险等。

  • 3.1生产过程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生产过程,包括对生产的认识和生产经过两部分。

  • 3.2出生后的护理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出生后的护理,包括对婴儿健康状况的测量和父母的反应。

  • 3.3剖宫产与出生异常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了剖宫产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出生异常的一些情况。

  • 3.4新生儿的能力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了新生儿的能力,包括身体能力、感知觉能力和社会性能力。

  • 3.5哭与抚慰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了婴儿哭泣的特点和如何抚慰。

  • 第四章婴儿期的体能发展

    本章内容涵盖婴儿期个体的身体发展模式及原则、运动技能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营养供给对发展的影响,此外,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也在本章内容中。

  • 4.1身体发展的模式及原则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婴儿期身体发育中身高体重以及脑的发展,及其发展的四大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等级整合原则与系统独立原则。

  • 4.2运动技能的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按照从简单反射到粗大运动再到精细运动的发展轨迹讲解婴儿期运动技能的发展,以及运动发展年龄常模。

  • 4.3营养供给对发展的影响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婴儿期营养来源(母乳喂养与奶粉喂养、辅食的添加)以及不同类型营养不良对婴儿期体能发展带来的影响。

  • 4.4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一)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婴幼儿感知觉能力的研究方法,包含反射行为、视觉偏好、违背预期等,以及婴儿期视觉的发展。

  • 4.5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二)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婴儿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痛觉以及多通道知觉的发展。

  • 第五章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本章内容涵盖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两个视角解读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以及语言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5.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图式、同化、顺化[亦称顺应]),以及理论中的第一个阶段中的前四个子阶段。

  • 5.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第一个阶段中的后两个子阶段,以及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重要性与贡献、批评与质疑。

  • 5.3信息加工观点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信息加工观点的三个基本方面(信息的编码、储存与提取),以及信息加工观点下的一些认知能力(智力的个体差异、类别与概念、记忆)。

  • 5.4语言的特征及发展阶段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婴儿期语言发展的两个特征以及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

  • 5.5语言获得的理论及智力发展的评价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先天理论、习得理论、混合理论),以及智力发展的评价。

  • 第六章婴儿期社会性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婴儿期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包括情绪发展、最初关系的形成、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6.1不同情绪的发展及情绪体验

    本节主要讲解了婴儿期个体的不同情绪,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的发展,以及情绪体验如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的发展特点。

  • 6.2情绪的发展:社会性参照和自我觉知

    本节主要讲解了婴儿期个体中社会性参照的作用和发展特点,以及自我觉知的测量和发展特点。

  • 6.3最初关系的形成(一)

    本节主要讲解了依恋的形成及概念,依恋的研究程序(鲍比尔和安斯沃斯),以及依恋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混乱型)。

  • 6.4最初关系的形成(二)

    本节主要讲解了影响依恋的风险因素,包括依恋对象的焦虑、退缩、行为不一致,以及依恋的重要性和同伴依恋。

  • 6.5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本节主要讲解了埃里克森的理论和个性的基础,包括气质的划分为度和气质类型。

  • 6.6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本节主要讲解了婴儿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家庭因素、护理场所等。

  • 第七章学前期体能和认知的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学前期个体的体能和认知发展,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的观点以及语言发展和学前教育。

  • 7.1体能的发展

    本节主要讲解了学前期儿童躯体基本参数(体重和身高)的变化和性别差异,以及脑发育的特点及其性别差异和对教育的启示。

  • 7.2运动和认知的发展

    本节主要讲解了学前期个体的运动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 7.3前运算阶段

    本节主要讲解了前运算阶段的特点(直觉思维、同一性、守恒)和局限性(中心化、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 7.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

    本节主要讲解了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及对该理论观点的评价。

  • 7.5信息加工的观点

    本节主要讲解了信息加工论和对该理论观点的评价。

  • 7.6语言发展和学前教育

    本节主要讲解了学前期个体的语言发展,包括句法、自我指向言语和社会言语的发展,以及学前教育的现状。

  • 第八章学前期社会性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学前期儿童在与他人关系中的自我、情绪、认知行为等能力的发展。其中内容将围绕自我、情绪、性别意识、社会生活、心理理论、父母教养和道德的领域展开。

  • 8.1学前期自我的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学前期儿童的自我概念展开。

  • 8.2学前期情绪的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学前期儿童的情绪调节、情绪智力和共情。

  • 8.3学前期的性别意识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学前期儿童的性别概念和性别意识。

  • 8.4学前期社会生活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学前期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的同伴关系和游戏活动。

  • 8.5学前期心理理论的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学前期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 8.6父母教养和道德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学前期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和道德发展。

  • 第九章儿童中期体能和认知的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儿童在童年中期的体能和认知发展。其中内容将围绕体能、认知、语言、学校教育、个体差异、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的领域展开。

  • 9.1童年中期体能的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童年中期儿童的身体基本参数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 9.2童年中期认知的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童年中期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

  • 9.3童年中期语言的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童年中期儿童的语言和阅读能力。

  • 9.4学校教育与个体差异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童年中期儿童的学校教育和同伴间的个体差异。

  • 9.5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

    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了童年中期特殊儿童的问题和特殊教育的概念。

  • 第十章儿童中期社会性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儿童在童年中期的社会性发展。其中内容将围绕自我发展、道德、同伴与友谊、家庭与学校的领域展开。

  • 10.1理论观点和自我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讲了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和儿童中期自我的发展。

  • 10.2道德发展

    本节内容主要讲了科尔伯格及卡罗尔·吉利根的道德发展理论及文化差异。

  • 10.3同伴与友谊

    本节内容主要讲了同伴群体、友谊的发展阶段、社会问题解决、性别差异和侮辱。

  • 10.4家庭与学校

    本节内容主要讲了家庭的功能与结构、自我照管儿童和成人的信念与教师的期待。

  • 第十一章青少年期体能和认知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青春期的发育、青少年身心问题及认知发展的特点。

  • 11.1青春期的发育

    本节内容主要讲了青春期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性成熟。

  • 11.2身心问题(1)

    本节内容主要讲了青春期的情绪波顿及营养问题。

  • 11.3身心问题(2)

    本节内容主要讲了青春期的药物使用和安全性行为。

  • 11.4身心问题(3)

    本节内容主要讲了青春期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

  • 11.5认知发展(3)

    本节内容主要讲了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皮亚杰理论、自我中心和学业成就。

  • 第十二章青少年期社会性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青少年如何理解和达到自我同一性,其家庭与同伴关系,以及性行为和脑发育的特点。

  • 12.1青少年的认同

    本节主要讲解了青少年获得身份认同的不同方面、方式和状态,包括性别认同、民族认同,以及认同与社会环境间的关系。

  • 12.2家庭和同伴关系

    本节主要讲解了青少年阶段个体如何理解与处理家庭关系,包括其自主性的发展与家庭中的矛盾冲突,以及在同伴关系中,青少年如何依赖与融入所在的群体。

  • 12.3性行为与脑发育

    本节主要讲解了青少年的性行为与脑发育的特点,包括性教育、性取向与脑发育所对应的行为特点。

  • 第十三章成年早期体能与认知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成年早期个体的体能与认知发展特点。包括成年早期的身体健康、压力应对,以及认知相关的发展,如高等教育等。

  • 13.1体能发展

    本节主要讲解了成年早期个体各方面体能的发展与变化。

  • 13.2认知发展

    本节主要讲解了成年早期个体后形式思维的发展及创造力的变化。

  • 第十四章成年早期社会性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成年早期个体亲密关系的发展与特点、配偶的选择,以及职业的发展。

  • 14.1亲密关系

    本节主要讲解了社会时钟的概念以及成年早期个体的友谊与亲密关系。

  • 14.2亲密关系(续)

    本节主要讲解了成年早期个体亲密关系的理论及多样性。

  • 14.3配偶选择

    本节主要讲解了择偶的过滤模型与婚姻梯度的概念。

  • 14.4职业发展

    本节主要讲解了成年早期个体的人格、性别与职业选择的关系,以及工作满意度的概念。

  • 第十五章成年中期体能与认知发展

    本章主要讲解了成年中期个体的体能与认知发展的特点,包括各方面能力的变化。

  • 15.1体能发展

    本节主要讲解了成年中期个体身高、体重和力量的变化,感觉和反应能力的变化,性与激素的变化及该阶段面临的健康问题。

  • 15.2认知发展

    本节主要讲解了成年中期个体的智力与记忆力的发展与变化,及专业技能的发展。

  • 第十六章成年中期的社会性发展

    本章主要围绕成年中期的社会性发展内容展开,从个性发展以及关系和家庭两个方面来介绍该阶段的发展特点。

  • 16.1个性发展

    本节主要内容有关于成年中期社会性发展的两个解释模型,分别是常见危机模型和生活事件模型。然后对中年危机的问题进行了解读。最后,介绍了人格方面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观点。

  • 16.2关系与家庭

    本节主要讲解了成年中期关系的变化,包括离婚和再婚带来的婚姻关系的变化,以及家庭关系的变化和家庭暴力的内容。

  • 第十七章成年晚期体能和认知发展

    本章主要围绕成年晚期体能和认知发展内容展开,包括身体机能方面的变化、身心疾病的特点与改善以及老年化的假说和认知方面的特点。

  • 17.1体能的变化

    本节将从老年化的一般数据、内外结构功能的变化以及感觉和反应能力三个方面来讲解体能发生的变化。并从身体和心理疾病,以及改善方法上来说明该阶段的发展特点。

  • 17.2老化和认知发展

    本节通过预成说和磨损说来解释老年化的过程,并分享了预期寿命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同时,对该阶段认知和记忆的特点,以及相关疾病对认知能力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 第十八章成年晚期社会性发展

    本章主要从个体对一生的回顾和怀旧、对老年生活的安排以及社会关系三个方面来介绍成年晚期社会性的发展。

  • 18.1成年晚期社会性发展

    本章主要从个体对一生的回顾和怀旧、对老年生活的安排以及社会关系三个方面来介绍成年晚期社会性的发展。

  • 第十九章死亡和丧失亲人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死亡的界定、不同阶段的死亡特点以及死亡的五阶段论。

  • 19.1死亡的界定与阶段

    本节介绍了脑死亡和功能死亡两个角度对死亡界定,以及婴儿和儿童阶段与死亡相关的内容。

  • 19.2死亡的界定与阶段(续)

    本节延续上一节的内容介绍了其他阶段与死亡相关的内容,并对死亡的五阶段论进行了讲解。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毕生发展心理学绪论

    1.1 学科界定

    1.2 学科历史

    1.3 原则问题及线索

    1.4 发展的框架

    1.5 理论观点

    1.6 研究方法和伦理

    视频数7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出生前的发展

    2.1 遗传基础

    2.2 行为遗传学

    2.3 出生前的生长与变化

    2.4 出生前发展的风险

    2.5 胎儿的行为

    视频数6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出生和新生儿

    3.1 生产过程

    3.2 出生后的护理

    3.3 剖宫产与出生异常

    3.4 新生儿的能力

    3.5 哭与抚慰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婴儿期的体能发展

    4.1 身体发展的模式及原则

    4.2 运动技能的发展

    4.3 营养供给对发展的影响

    4.4 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一)

    4.5 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二)

    视频数5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5.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

    5.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

    5.3 信息加工观点

    5.4 语言的特征及发展阶段

    5.5 语言获得的理论及智力发展的评价

    视频数5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婴儿期社会性发展

    6.1 不同情绪的发展及情绪体验

    6.2 情绪的发展:社会性参照和自我觉知

    6.3 最初关系的形成(一)

    6.4 最初关系的形成(二)

    6.5 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6.6 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视频数6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学前期体能和认知的发展

    7.1 体能的发展

    7.2 运动和认知的发展

    7.3 前运算阶段

    7.4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

    7.5 信息加工的观点

    7.6 语言发展和学前教育

    视频数6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学前期社会性发展

    8.1 学前期自我的发展

    8.2 学前期情绪的发展

    8.3 学前期的性别意识

    8.4 学前期社会生活

    8.5 学前期心理理论的发展

    8.6 父母教养和道德发展

    视频数6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儿童中期体能和认知的发展

    9.1 童年中期体能的发展

    9.2 童年中期认知的发展

    9.3 童年中期语言的发展

    9.4 学校教育与个体差异

    9.5 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

    视频数5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儿童中期社会性发展

    10.1 理论观点和自我发展

    10.2 道德发展

    10.3 同伴与友谊

    10.4 家庭与学校

    视频数4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青少年期体能和认知发展

    11.1 青春期的发育

    11.2 身心问题(1)

    11.3 身心问题(2)

    11.4 身心问题(3)

    11.5 认知发展(3)

    视频数5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青少年期社会性发展

    12.1 青少年的认同

    12.2 家庭和同伴关系

    12.3 性行为与脑发育

    视频数3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成年早期体能与认知发展

    13.1 体能发展

    13.2 认知发展

    视频数2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成年早期社会性发展

    14.1 亲密关系

    14.2 亲密关系(续)

    14.3 配偶选择

    14.4 职业发展

    视频数4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成年中期体能与认知发展

    15.1 体能发展

    15.2 认知发展

    视频数2
  • 第十六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六章 成年中期的社会性发展

    16.1 个性发展

    16.2 关系与家庭

    视频数2
  • 第十七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七章 成年晚期体能和认知发展

    17.1 体能的变化

    17.2 老化和认知发展

    视频数2
  • 第十八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八章 成年晚期社会性发展

    18.1 成年晚期社会性发展

    视频数1
  • 第十九章  作业测试
    第十九章 死亡和丧失亲人

    19.1 死亡的界定与阶段

    19.2 死亡的界定与阶段(续)

    视频数2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