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初识免疫
从免疫的中西文化溯源与内涵,免疫对自我与非我的界定来切入免疫学的基本内涵,从疫情入手谈免疫是把双刃剑并非越强越好以正基本概念。从学科发展脉络,梳理了百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有关免疫的部分,并以公安系统防御为喻,介绍了人体免疫系统的成员、三大功能,以及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机制全过程。
-
●1.1免疫溯源
从免疫的中西文化溯源与内涵,理解疾病与“赋税”的联系,反映了人类早期文明阶段的愚昧与无奈,但将免税与不再次罹患瘟疫相联系的天才创意,却记录下了一种极为重要的生命现象——免疫Immune。中华民族是历史上第一个自觉地将“免疫”现象应用于防病实践的民族,种痘之术堪比我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巴斯德为了纪念琴纳的伟大贡献而将疫苗接种称为“种牛痘”vaccinate,詹纳也成为今天许多本免疫学教科书中的“首席免疫学家”。
-
●1.2我将无我
追溯中外哲学史中“无我”的含义。而免疫系统的第一哲学问题也是“自我与非我”,只有做到“无我”才能保持自我稳态。从伯纳特的“克隆选择学说”阐述了免疫中“我自何来”及免疫耐受。
-
●1.3百年诺贝尔奖与免疫
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德国科学家贝林教授,以表彰其在急性传染病白喉治疗上面做出的卓越贡献。此后的100多年,直至今日,免疫学领域的进展先后16次敲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摘得桂冠。免疫学为何能频频获奖?就获奖的数量与质量而言,任何一个其他生命科学的分支领域都不能望其项背!
-
●1.4血浆治疗与贝林
德国科学家贝林和日本科学家北里柴三郎,用白喉外毒素免疫豚鼠、兔子等动物,发现动物血清中产生了一种保护其他动物免受白喉感染的物质,他们把它称为抗毒素,开创了抗体治疗的先河。在此次新冠肺炎感染的重型、危重型病人治疗措施中,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也讨论了该操作上的技术难点。
-
●1.5成也免疫败也免疫
从疫情入手谈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重症的产生都是因为免疫系统的“弱”,有时恰恰是因为它的“强”。免疫是把双刃剑并非越强越好,而炎症因子风暴就是因免疫过强引起。
-
●1.6免疫力大作战1——免疫系统成员
在高等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免疫力”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因为在长期的物种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是与生俱来的,叫做"固有免疫"或"先天性免疫”。另一部分称为“适应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是必须通过 “学习”才能获得的,而这个 “学习”过程可能是十分痛苦, 甚至是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的。主要介绍了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如何发育、成熟和定居。
-
●1.7免疫力大作战2——不变应万变的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机体内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和具有非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的细胞组成,固有免疫的第三道防线有补体、溶菌酶、防御素、白细胞素、干扰素等构成。2011年美国的巴特勒和法国的霍夫曼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主要原因,是发现了先天免疫激活的机制,从中阐述了固有免疫以不变应万变的原理。
-
●1.8免疫力大作战3——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可以算是机体的第四道防线,但它又独立于固有免疫而自成体系。高等动物的适应性免疫在产生的效应作用上通常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现为抗体的生物学作用,称为“体液免疫”。另一部分以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性作用为其表现,叫做“细胞免疫”。
-
第二章感染与免疫
免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有50余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微生物学科的抗感染免疫。我们无时无刻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与健康相关的热点微生物方面,我们要了解正常微生物、肠道微生态、超级细菌肉毒杆菌,当然也不能忘了与健康相关的热点寄生虫方面,如疟疾、弓形虫、螨虫和肝吸虫。
-
●2.1亲密伴侣——人体正常微生物
我们时刻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人类的生命活动与微生物密切相关,医学微生态的概念应运而生。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区别正常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的概念,更要理解人体微生态的概念,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与微生态之间的处于奇妙的平衡状态。
-
●2.2流感与普通感冒
每逢季节交替时,大家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流涕等症状。此时大家得的是感冒还是流感呢?流感作为一种季节性好发的上呼吸道感染,呈现为地区性流行,每隔10-40年就会出现流感暴发性大流行。人类历史的变迁伴流感的流行,流感作为一种瘟疫比战争更具有杀伤力。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流感病原体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和致病特点,深刻理解流感病毒引起周期性流行的原因,掌握流感病毒的防治原则,才能明确流感疫苗在预防流感发生和减轻发病后症状中的重要作用。
-
●2.3毒素之王肉毒杆菌
历史上,肉毒毒素曾是是致命的毒药,还被用于生物武器的开发,然后到了近代,肉毒毒素摇身一变成为了医美神药,肉毒针与肉毒毒素之间关系是如何呢。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肉毒杆菌的基本特点,理解肉毒毒素的基本性质,梳理肉毒毒素引起弛缓性麻痹的主要机制,更要清楚肉毒毒素引起中毒的临床表现,掌握肉毒毒素在医疗美容中的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知晓肉毒毒素中毒后的紧急处理措施,让肉毒毒素能精准有效地为人类所用。
-
●2.4狂犬病毒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100%的死亡率,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因此我们要了解狂犬病毒的基本特点,梳理狂犬病毒引起临床表现的机制,更要理解如何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病,掌握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置,了解狂犬病毒在动物中的传播途径,让狂犬病变成不再被“妖魔化”的传染病。
-
●2.5被蚊子叮咬之后
蚊的叮咬很常见,蚊不仅传播疾病,而且还可能增加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而这些传染病原,就是通过蚊排出唾液这一途径进入人体的。人被蚊叮咬之后,被叮咬部位会出现红肿和瘙痒,但有一小部分人在被叮咬后会皮肤上会出现很强的炎症反应,出现较大的肿块、水泡,这些都属于过敏反应。每个人对唾液中的过敏源产生的免疫反应程度不一样,所以被蚊叮咬后的反应也因人而异。
-
●2.6宠物热与孕妇流产
宠物是人类的朋友,但养宠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弓形虫既可以感染人类,也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因此可以通过猫狗等宠物感染人类,引起弓形虫病,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导致严重后果。我国产前TORCH筛查就是孕前必备的重要检查之一, 其中“T”指弓形虫。弓形虫感染通常是无明显症状的,但妊娠期的前3个月感染,常引起严重的弓形虫病。因此建议有养宠物或平时经常接触动物的准妈妈进行TORCH病毒学筛查,若孕前发现感染,则应在治愈后再妊娠。
-
●2.7“你脸上螨虫太多啦!”美容院是不是在瞎说?
螨虫有不同的种类,其中人体蠕形螨,是寄生在皮肤表面的螨虫。绝大多数蠕形螨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的带虫者,或仅有轻微痒感或烧灼感。健康的皮肤是可以与它和平共处的,在非健康皮肤状态下,比如出现免疫状况,如皮肤屏障受损时,蠕形螨大量繁殖,其代谢物又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加重皮肤症状。尘螨不同于其他螨虫,不寄生在皮肤表面,不咬人,只是一个外源性的小颗粒物,所以主要导致人体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
-
●2.8最鲜的生鱼片、生猪肉、醉虾醉蟹你还敢吃吗?
生食淡水鱼时,肝吸虫幼虫会引起患者肝受损。虫体在胆管寄生时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等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出现胆管上皮增生,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甚至引起胆管癌。醉虾、醉蟹可能会让人感染肺吸虫,对人体造成感染和损坏。生食猪牛肉,可能会感染绦虫病。因此,从健康的角度来讲,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基础,建议大家不要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肉类(包括鱼、猪肉、牛肉及羊肉)以及溪蟹、虾等。
-
第三章血液与免疫
血液是生命之河,对人体至关重要。血液系统是各种重要免疫细胞的载体,也是各种免疫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而很多免疫细胞本身也是血细胞。输血可以挽救生命,但是不是所有的血液都适合输注。本章介绍了几种重要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免疫决定的输血行为、直系亲属间输血问题、化验单上的免疫学、化验单上的病毒和细菌感染以及化验单上的肿瘤免疫学指标。
-
●3.1血细胞的看家本领
血液之所以是鲜红色的,是因为血液中充满了红细胞,红细胞的红色来自于血红蛋白。血液中存在多种重要的成分,血细胞和非血细胞成分都分别担当着重要角色,赋予生命的活力。本节主要讲述了各种血细胞的重要功能,红细胞是输送氧气的专家;白细胞是捍卫身体的战士,是主要的免疫效应细胞;血小板是个止血功夫高手;血液中的蛋白质也起着维持血液渗透压、运输小分子等作用。
-
●3.2免疫决定的输血
输血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促进了外科、器官移植等技术的发展,然而,输血的实践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87年,血型之父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才真正意义的推进了现代输血技术的进步。输同血型的血可以救治生命,这就是免疫决定的输血。免疫血液学的主要作用是研究血型抗原和血型抗体之间的免疫应答,让我们能够在输血前预判这次输血是成功的。
-
●3.3直系亲属间可以相互输血吗?
输血其实就是一个血细胞的移植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父母为了救子女而献血,这是错误的。实际上直系亲属之间是不能输血的,这是免疫决定的。直系亲属间输血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可能会发生一种严重的输血反应,叫做移植物抗宿主病,这种免疫反应疾病的死亡率很高。除了亲缘关系之外,夫妻之间也不宜献血。本节就回答了上述的问题。
-
●3.4化验单上的免疫学
目前,许多疾病的初诊和筛查都离不开化验单,比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都是经常需要检查的项目。血常规里的免疫学主要是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和细胞因子等。这些检查项目和指标全面覆盖了人体的各个系统,能够起到对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筛查作用。本节主要讲述了化验单里的常见概念与符号、血常规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血常规里的免疫学以及检验报告的实际应用原则。
-
●3.5解读化验单上的病毒和细菌
检验报告单是临床医生的眼睛,检验结果可以给临床很多提示,比如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肿瘤的免疫治疗、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疾病等。本节主要是针对病毒感染——乙肝五项、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告单进行了解读。
-
●3.6解读肿瘤的免疫学指标
肿瘤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测是化验单最常规的应用之一。目前,肿瘤标志物是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唯一途径。但是肿瘤标志物高与查到癌细胞是两回事,也不代表一定患有肿瘤。一种肿瘤可产生多种肿瘤标志物,不同的肿瘤可有相同的肿瘤标志物。本节主要介绍了临床上常规体检的三种组合(肿瘤标志物筛查3项,男性肿瘤标志物五项和女性肿瘤标志物五项)的各项标志物。
-
第四章肿瘤与免疫
癌症是现代人类社会不可逃避的话题。美国最新数据显示,42%的男性和37%的女性,一生中都会至少患一种癌症。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癌症和肿瘤的区别及基本知识,梳理了现代医学抗癌治疗经历了四次革命,更要理解肿瘤免疫的前沿知识,掌握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常识,并清楚最关心的癌症筛查基本知识,让肿瘤渐渐变成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
●4.1癌症与肿瘤
了解癌症和肿瘤的区别及基本知识,明白癌症到底如何致命,其高死亡率与肿瘤的大小、转移、系统衰竭等因素有关。癌症为何难治,是因为它属于内源性疾病,有基因突变造成并易产生抗药性。导致癌症最重要的因素是年龄!
-
●4.2现代医学抗癌治疗的四次革命
现代医学抗癌疗法目前为止至少经历了四次大的革命:第一次是手术,第二次是放疗、化疗,第三次是基因检测和靶向药物,第四次是免疫治疗。新型的免疫疗法,包括CTLA-4抑制剂、PD-1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在各自癌症类型中展现了让人惊喜的效果。四种并不可互相取代。或许不远的将来患者会接受“鸡尾酒疗法”:手术或放疗可以处理局部的病灶,化疗和靶向药物可以杀灭全身各处的癌细胞,免疫药物可以激活自身免疫系统,除了直接追杀癌细胞,还能用于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
●4.3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傻傻分不清
近几年,肿瘤治疗的新名词层出不穷,疗法也日新月异。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有六大明显区别:作用细胞不同;副作用不同;起效速度不同;对“肿瘤变大”的预后判断不同;长期、短期效果不同;目前精准程度不同。对患者而言,要认清每个药的特性,了解它是否合适自己的情况,找到最“精准”最好的组合。
-
●4.4砒霜是抗癌靶向药物,你信吗
两千多年来,砒霜(三氧化二砷)一直与“中毒”、“暴死”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让人唯恐避之而不及。我国科学家承前启后,从分子机制上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是如何分别作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病分子PML/RARα,将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这是一项真正的结合临床医学与基础生物学的研究,是东方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结合的典范,。砒霜一个老古董,从化疗药成功逆袭成为靶向治疗药物,实现了精准医疗。
-
●4.5沉默的杀手——卵巢癌
卵巢癌,因其高死亡率而称为妇癌之王。卵巢癌治疗效果不佳,在于其缺乏有效的早筛手段、缺乏新药、且容易复发。PARP靶向药物的出现,给一部分卵巢癌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乳腺癌,卵巢癌,到胰腺癌,只要是遗传性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都有获益,PARP抑制剂不正体现了现代医学中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异病同治吗!
-
●4.6解密乳腺癌
中国女性癌症患者中15%都是乳腺癌。乳腺癌的患病因素有哪些?先天因素包括激素水平、遗传因素、乳腺致密程度;其后天因素包括喝酒、肥胖和经常熬夜。乳腺癌的有效筛查手段,除了自检,主要是乳腺X线钼靶摄影,辅以磁共振成像。如果确诊乳腺癌,有几个问题可能是比较关心的:患者的乳腺癌是哪种病理类型? 是哪种亚型? 目前是癌症几期? 患者有基因突变吗,可以选靶向治疗吗? 应该怎么治疗? 该选哪种手术方式,要切乳房吗? 患者很想保留乳房,但病情不允许,怎么办? 多久复查?
-
●4.7读懂癌症筛查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念表示:癌症是种慢性病,各种疗法层出不穷。一旦晚期,治疗效果和预期都不容乐观。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癌症筛查来早期发现呢?除了常规体检,更要重视防癌体检。根据家族史、是否有高危患癌因素、根据身体症状等,重点对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给出了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
第五章抗体解密
结合临床应用和抗体的发现讲述抗体的本质。从人体免疫力出发,分析抗体分类、抗体功能和各种抗体的特性。抗体制备发展经历了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三个阶段,讲述不同阶段抗体的制备方法。简述抗体药物概况与抗体药物发展态势,介绍抗体药物的结构特性与特点、抗体药物类型,分析抗体药物作用机制及其研发过程与现状。分析狂犬病抗血清的本质及其使用原因,讲述狂犬病抗血清的制备过程,简介狂犬病抗血清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
●5.1抗体的本质
结合抗蛇毒血清、SARS患者血清疗法等临床案例,从抗体的发现及其在治疗白喉中的应用,讲述抗体的本质。介绍抗体分布于抗体的基本结构,抗体分为IgG、IgA、IgM、IgD、 IgE五类的依据,分析抗体与抗原结合部位结果与特点,讲述抗体在临床治疗与诊断中的应用。
-
●5.2抗体的人体免疫力
人体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机体抵抗疾病发生,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的总称。人体的免疫力主要由机体免疫系统来维持,免疫系统包括抗体等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或组织。其中免疫分子抗体因其具有特异性识别特定病毒、病原菌或者病变细胞的能力,在维持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将从抗体与人体免疫力相互关系,抗体的类型,各类抗体的特性和功能,抗体总的功能,机体收到刺激产生抗体的规律等方面阐述抗体与人体免疫力的相互作用。
-
●5.3抗体的制备
抗体在疾病诊断、免疫防治及其基础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人们对抗体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工制备抗体是大量获得抗体的有效途径。抗体制备发展经历了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三代。我们将从抗体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价值或临床意义等方面对不同代抗体进行介绍与分析。
-
●5.4抗体药物
抗体药物为最大的治疗用生物药,通常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较化疗及放疗等传统疗法更明显的疗效及更低毒性。抗体药物因在很多疾病靶向治疗中取得成功而飞速发展。从抗体药物概况、抗体药物发展态势、抗体药物的结构特性、抗体药物的特点、抗体药物作用机制和抗体药物展望等方面简要介绍抗体药物。
-
●5.5抗体药物类型与研发
抗体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也确定较好疗效,但是相对于多发和高发的各类疾病而言,如肿瘤、自身免疫病等,抗体药物还远远满足不了临床需求,急需加速国产各类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上市,抗体药物有哪些类型,起研发又如何?本节将从抗体药物类型、抗体导向酶催化前药疗法(ADEPT)、抗体药物的临床前研发等方面对我国抗体药物研发进行简要分析。
-
●5.6解读狂犬病抗血清
我国喜欢养和饲养宠物的人群庞大,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近亿只,预测未来宠物数量仍将保持较快幅度增长。被猫狗等宠物咬伤或抓伤,存在感染狂犬病毒风险,对于严重伤者,注射狂犬病抗血清是防止狂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将从狂犬病抗血清概述、狂犬病抗血清的制备、狂犬病抗血清的应用、狂犬病抗血清使用的注意事项、抗体和疫苗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解读狂犬病抗血清。
-
第六章疫苗与免疫
从婴儿出生开始,每个人都会接种一系列的疫苗,疫苗在人类预防传染性疾病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曾经很恐怖、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如肺结核、乙肝、水痘、小儿麻痹、脑膜炎,因为疫苗的出现而变得有效防治。疫苗在免疫里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将介绍抗原、佐剂和疫苗的相互关系,探讨癌症疫苗的现状。讲述普遍存在的疫苗犹豫,并剖析其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介绍在疫苗研制中取得巨大贡献的两位伟大科学家。针对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讲述冠状病毒的前世今生,盘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情况。
-
●6.1抗原与疫苗
疫苗在免疫里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抗原这个概念,那么抗原和疫苗到底是什么,两者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本节将介绍抗原、佐剂、疫苗的概念,各自特点和作用机制,分析三者相互关系。讲述抗原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两个重要特性,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抗原表位,疫苗的基本要求、疫苗的种类,分析新型疫苗的发展。
-
●6.2癌症有疫苗吗?
癌症在当下有发病率持续升高、年轻化,治疗费用高等特点,给人民带来很大担忧和危害。那传染性疾病有疫苗,癌症有疫苗吗?在重温疫苗的基本知识基础上,分析了癌症疫苗的研究现状。重点讲述宫颈癌疫苗、乙肝病毒疫苗2个预防性疫苗和1个治疗性疫苗前列腺癌的 “Provenge”,并进一步展望了癌症疫苗。
-
●6.3疫苗犹豫
疫苗犹豫与疫苗相伴而生,是一个在特定背景下的复杂问题,根据时间、地点和疫苗的不同而变化。疫苗犹豫在世界范围内,包括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而且愈发普遍。疫苗犹豫的人群数量近年呈现上升趋势。本节从疫苗犹豫的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等角度讲述疫苗犹豫并分析疫苗犹豫的现状。讲述了反疫苗运动的发展及其对传染病防治的危害。简要探讨了消除疫苗犹豫的措施。
-
●6.4浙江人的女儿——陈薇院士与新冠疫苗研发
陈薇院士倾注科研,锐意创新,率领团队抗击非典、援非抗击埃博拉,带队抗击新冠,快速研制出疫苗,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 陈薇院士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体现出一个伟大科学家的担当与使命,展现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她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拼搏奉献的高贵品德。本节从人物简介、成长经历、所获主要荣誉、科研方向与成果、新冠疫苗研究等方面讲述浙江人的女儿——陈薇院士历经多个重大任务砺炼,从浙大甜酷少女成为护国王牌,人民英雄的历程。
-
●6.5浙江省医科院的毛江森院士与甲肝疫苗
毛江森院士追求科学真理,不盲信权威,坚定科研诚信,抛弃高薪和优越条件,立志报效祖国。立足解决百姓疾苦,谨慎选题,投身科研,研发甲肝疫苗,成果服务老百姓,最终成果创建价值,促进科技更好服务人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一辈科学家。好启迪和鼓励。本节从人物简介、成长经历、所获主要荣誉、科研方向与成果、甲肝疫苗研发等方面讲述老一辈科学家谨慎的科研态度,坚定的科研诚信,为民立题,解决百姓疾苦的胸怀和成果转化促进成果创建价值,锐意开拓的胆魄。
-
●6.6新冠病毒的前世今生及新冠病毒疫苗大盘点
新冠病毒的前世今生及新冠病毒疫苗大盘点
-
第七章中医药与免疫
中医药有效防治疾病主要归因于其独具特色的“正气”理论。这一学术思想与现代免疫学的内涵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提高“正气”不简单等于用“补益药”,中医药的特色在于辩证论治、方证相应、扶正祛邪等,在治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危急重症中有其独特优势。
-
●7.1中医的正气与免疫力
中医独具特色的“正气”理论与现代免疫学的内涵具有异曲同工之处。“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的这种抵御外邪的能力以及扶正以祛邪的治疗思想与免疫力的防御、监视功能相一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与免疫力所指的自稳功能相关。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要树立中医抗疫的文化自信。
-
●7.2中医药辨识感染性疾病
中医学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优势在于自成体系,经验丰富、治未病思想的获益、辨证论治与方证相应、个体性选方与群体性用药相结合、应补当补,应攻当攻等几个方面。同时也谈到了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困境与对策。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
●7.3中医药辨识风湿免疫性疾病
风湿病是一个起步最晚、发展又最快的专科,迄今为止已细分200多种疾病,但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用糖皮质激素等四大类药物但副作用明显。中医药的介入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开启了另一扇大门,其优势在于辨证论治,整体调节;能迅速减轻症状,有效减缓疾病进程;对西药减毒增效;具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作用;远期疗效好,生活质量高;中医康复手段多样,注重养治结合。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关于风湿免疫类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多项殊荣,正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风湿免疫类疾病中的独特优势!
-
●7.4扶正祛邪与肿瘤治疗
中医肿瘤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中医临床分科。中医肿瘤学的学术特色在于:杂合而治、辨证论治、以人为本、扶正祛邪、带瘤生存等。“带瘤生存”的提出不仅推动了肿瘤治疗策略的改变,也有效地防止了过度治疗的出现,使得肿瘤在治疗过程中更加凸显合理化及人性化,已成为中西医肿瘤界的广泛共识。中西医结合治疗,使肿瘤病人获得更多的临床受益,就是我们的初心使命。
-
●7.5中医不是慢郎中
从《金匮要略》记载最早的“人工呼吸”,到“外科鼻祖”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再到中医急救典范“凉开三宝”,在中医古籍中,发病急、病势重,用中医药治疗快速显效的案例不胜枚举。但在现代急诊医学涌入后,中医急诊阵地渐失。目前中医急诊在卒中病昏迷期表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有瘀血病因的杂病、急性传染病等方面都有较大应用价值。中医急救诊疗能力完全可洗脱“慢郎中”之嫌,如何洗脱,却仍需中医从业者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