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写意人物画
中国的写意人物画相对于西方绘画而言,具有独特的东方哲学思维与人文内涵。它作为中国画家观察和表现外部环境与自我内心独白的一种形式,作为中国画家用以表达经久不息的文化传统契合时代变迁的有机构建,在历经干年风雨之后,形成了一种高程式化,以虚代实,注重表现意象造型的形式语人物画的发展由谢赫的“应物象形”,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至梁楷、贯休笔墨的“神”、“意”追求以及后代的“逸笔草草,聊以自娱者”,经历了萌芽、发展、高峰、低谷等阶段。近代引进西方素描后,写意人物画在吸收传统,借鉴西方的发展中再次显露出充满生气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绘画的技法、形式语言、体裁、表现物象等方面范围更加宽广,不同程度地弥补了写意人物画的一些缺憾。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技艺的提高,图式语言的多元善变,写意人物画的生命特征和当代语素正在不断壮大和延长。在越来越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下,其内在发展的基本架构与外在媒介的相互关联又对我们当代从事写意人物画艺术的画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我们在未来着力图解和建立新的视觉经验体系与观者内心心灵共鸣的价值体验。
-
●1.1写意人物画的写生
写意人物写生的目的在于充分理解对象的结构,尽量摒弃表面的光影及明暗效果,而着重刻画对象的内在气质,具体掌握客观物象的形态气质,然后胸有成竹地刻画、提炼、取舍。主观的创造与物象的构成特征结合、转化,也就是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形神兼备是写生中的主要要求。在学习写意人物画的过程中,各个院校把写生放在首要位置,并以大量的课时加以保证是非常有道理的。
-
●1.2写意人物画临摹
在写意人物画的学习中,临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通过临摹,可以更好地学习古人的造型规律、表现技巧,了解他们的构图方式、形式特点,领会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这样的过程学以致用、融会贯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美学理念和创作思想,最后形成自己个人独特的风格面貌。历朝历代的国画大家在学画初期无不经历了漫长的临摹学习,前人的很多优秀作品也成为了人们
初识国画的启蒙教材。 -
●1.3写意人物画创作
学习绘画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来进行创作。人物画的造型基础训练和笔墨技艺训练,其目的都是为创作服务,通过创作即可以检验造型训练和笔墨训练学习的水准,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画家的主观能动性来表现对现实或客观事物的个性展示或个人化主张。
创作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写生与创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幅习作也都有创作的因素在其中,写生与创作只是在侧重点与倾向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谈的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创作,如以主题人物作为题材的创作,或以表现形式、技法为主旨的创作以及其他多种具有鲜明特征的组画、连环画等的创作。因此,水墨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技巧、手法及其构成因素将生活中的素材,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或是主观观念、情绪、意识等进行思维重组而形成的艺术意象,并最终转化成艺术形象与观众交流,即成为艺术作品的一种活动。
-
第二章写意山水画
写意山水画的中国传统是创造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即不但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且往往由有限的取景来表现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或于山水之中寄托对于国土家园的感情,因而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也可以说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在形象描绘上,山水画的特点为重宏观、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对于物象的组织构造,则创造了独特的程式化表现方法,但并非机械照搬,而是灵活地用高度提炼的结构程式来表现物象。在空间的处理方法上,提出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等概念,并巧妙加以融合运用。构图上,则较人物画、花鸟画更重"势"与"开合起伏"的表达。"势"为具体形象间的联系,而"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中的节奏变化。这表现了山水画中在静态的画面和形象组合中对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运动的、全面的观察与表现观念。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较人物、花鸟画丰富多变,各种皴法和点苔法为笔法之要素;而墨法则有"染"、"擦"、"破墨"、 "积墨"等种种手段。
-
●2.1写意山水画临摹
写意山水临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机械的、不变的眼光看待它,临摹时只求明暗深浅程度相像,形状位置、符号、笔触相像。这类临摹品,抓不住原作精神,只得一具空壳;另一种是先解读原作,不仅领悟其精神,更要解读作品的技法。解读技法既要解读出用笔
用墨的浓淡枯湿组合的程序,又要理解运笔规律,理解笔墨的变幻在规律的运行下的自然显现,而不是被临本的浓淡枯湿效果牵着走。这两类临摹方法都各有不同的特性。第一种方法开始容易,往后会越走越艰难。第二种方法则相反,开始艰难,往后理解得越多,就会越得心应手。第一种方法学得快,见效快,走不远;而第二种方法入门难,如无明白人的指点,花再多的力气,都白费。若一旦找到方法,再持之以恒将会受益无穷。《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久居江南,运用中国画的语言,面对富春江,把自己平淡萧疏的感受表达了出来,这也可称为元代的“现代中国画”。学习“传统”仅仅是学画者进行绘画语言训练,借鉴前人怎样运用这些语言来达到表现自己心态的过程,和自己应该怎样画画不能等同,这也和我们学习字、词、句等文字组合规律不能等同于写文章表达自己感受一样。一个是学习使用语言的问题、而另一个则是运用这些语言来自己认识的问题,它们是不能相替代的两个方面。国画语汇是表达画家感觉(认识)的基础,没有语汇就无法互相传达“感觉”。 -
●2.2写意山水画写生
山水画的写生
“写生”从当代来说就是对景画画,但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有着自己特殊的含义。从字面上来理解,“写”是表现手法,并有着一定的文化含义。它要求作画者用“笔墨”这种语言去表现对象,
“生”是对画面效果的要求。“写生”就是要求我们用“写”的手法,将认识到的对象表现得“栩栩如生”,不仅是注意它的空间、形态、色彩等客现象,还要传神、达意。 -
●2.3写意山水画创作
写意山水画创作不仅仅是在画面上经营山林丘壑并依着自己的性子用笔用墨。而是要看他对自己要画的对象是否真的有独到的理解。很多人对自己所要画的对象并不了解,平时也没注意体悟,他人怎么画,也就跟着怎么画。久而久之就会减弱自己的创造力,很多画家的精力就会在这些枝节问题上消耗。搞创作不能空对空,内心无感受,最好不要养成“无病呻吟”的坏习惯,不要总以为靠自己的“聪明”和苦思冥想就能进步,要相信文化的力量,它会扩大你的认识能力几倍甚至几十倍。创作不仅需要有技巧,其创作心态也很重要。保持平稳、积极的心态是作品不断进步的前提。对作品的研究不能朝三暮四赶潮流,一定要有连续性。最后就是山水画的创作创新的问题,创新是时代对画家的要求。山水画的创新,不应单一地视为新技法的创造和视觉效果的与众不同,而应该回到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的传统山水画语汇上来,通过对博大精深传统语汇的学习掌握,达到继承与发展的目的。
-
第三章写意花鸟画
中国画花鸟是传统绘画中的一门画科,它与人物画、山水画并存发展,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很突出的国家文化地位。经上下几千年历史的推演,奇峰迭起、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独特的风貌和宏富的遗迹,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一页。
-
●3.1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史
中国画花鸟是传统绘画中的一门画科,它与人物画、山水画并存发展,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很突出的国家文化地位。经上下几千年历史的推演,奇峰迭起、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独特的风貌和宏富的遗迹,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一页。
-
●3.2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写意花鸟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神似所谓神,不仅仅指人的神气和性格,物同样有神气、有性格。画家在描绘一花一鸟、一草一木之时,不以形似为满足,追求的是对象之神,要紧紧抓住对象的内在的神韵气质,把它体现出来。至于对象外在的形和色,并不是完全不去追求,因为神是离不开形的,离开了形,就没有神,神是在形之中体现的。但是,在作花鸟画时,往往不受形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从形和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大胆地加以取舍和夸张,甚至于变形变色,借以达到追求神似的目的。正如唐张彦远所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只有在画中追求神似气韵,注重于神,神气表现出来了,形似也就在其中了。白石老人的一段话说得更为精彩:“太似媚世,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似与不似之间”就是指对象的神韵所在,也就构成了中国花鸟画的显著特点——把“形神兼备”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
(2)注重意境一幅优秀的花鸟画并不是花鸟的单纯描绘,而是借助于花鸟的描绘,表现画家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和意愿。被描绘的对象只是画家抒情达意的载体。当画家的思想感情和表现对象的神韵气氛交融在一起,通过特殊的构思和形象塑造,巧妙地反映在画面上,使画产生一种动人的境界。这就构成了意境。因此,画家在作画之前,首先要对描绘的对象有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能力,在一张画的意境中,不仅要把一些事物和观念告诉给欣赏者,而且要把画家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欣赏者。意境是花鸟画的灵魂,有了意境,作品才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3)讲究笔墨花鸟画非常讲究用笔和用墨,而且用笔有笔法,用墨有墨法,甚至从画面中一笔一墨的巧拙来认定画家的艺术修养和功力。不理解这一点,便无法欣赏花鸟画,也不可能画好花鸟画。清代花鸟画家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这是说,笔墨是花鸟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无论形象的刻画,还是意境的渲染,离开了用笔和用墨,便不可能成其为中国画了。中国画之所以注重笔墨,跟书法有很大关系。以书法笔意为画,使中国画的线条既能造型,又可表意,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4)随类赋彩 花鸟画对于色彩的运用,有其一定的特色。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就是指根据对象的“类”来设色,不去描绘物体受光的影响而引起的色彩变化,也不去强调周围色彩的反射影响,而是着重描绘自然物象的固有色。所谓固有色就是指所画对象物本身的颜色。例如红花就是红色,绿叶就是绿色,不会变成别的颜 -
●3.3中国写意花鸟画示范
紫藤属于落叶类缠绕性大型藤本植物,为长寿树种,所以民间喜欢种植。紫藤花的结构为中间一条主枝,枝的四周生长出密集的花朵,花朵开放时先从上部展开,等一串花完全开放时,花已经接近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