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所有者权益
本章是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等相关准则讲解的,主要阐述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本章的基本点是:实收资本、资本公职、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本章重点是: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的会计处理。本章的难点是:不同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转账处理;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类。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自学和线上线下听课相结合。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太难理解,但是要想将发生的所有者权益会计核算处理正确,还需要课后做大量的练习题。 -
●1.1所有者权益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所有者权益的5个方面的特征;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构成。
-
●1.2实收资本
本节主要介绍实收资本的概述;实收资本的一般会计处理;不同组织形式企业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国有独资公司投入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
●1.3资本公积
本节主要介绍资本公积概述;资本溢价的会计处理;股本溢价的会计处理;其他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
●1.4其他综合收益
本节主要介绍其他综合收益概述;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
-
●1.5留存收益
本节主要介绍留存收益概述(包括: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法定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的会计处理;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
第二章收入
本章是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讲解的,主要阐述收入的确认、计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本章的基本点是: 收入、合同收入、合同资产、合同成本、等的定义,收入的特征 。本章的重点是: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的五个步骤以及一般收入的会计处理、收入在财务报告中列报与披露。本章的难点是: 特殊销售收入的会计处理。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是线上线下听课与自学相结合。本章的内容既是本课程的难点之一,也是重点,概念抽象,不易理解。不仅要求同学们掌握收入的相关内容,还要求熟知收入的相关规定,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多做题、多思考。 -
●2.1收入概述
本节主要讲解收入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收入准则的适用范围
-
●2.2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本节主要讲解收入确认与计量的五个步骤: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单项履约义务;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
●2.3合同成本
本节主要讲解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方法,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合同取得成本的摊销
-
●2.4特殊收入会计处理
本节主要介绍特殊销售方式的处理,如附有销售退回条款销售、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主要责任人和代理人的判断等。
-
●2.5列报与披露
本节主要介绍收入相关账户和信息如何在财务报告中列报与披露
-
第三章费用
本章是依据杨瑞平、李玉敏主编的《中级财务会计》第十二章讲解的,主要阐述费用的确认、计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本章的基本点是:费用的定义,费用的特征,费用的分类。本章的重点是: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的会计处理 。本章的难点是:费用、损失、成本的区分。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是线上线下听课与自学相结合。本章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也要注意一些概念的区分,为进一步学习成本会计学打好基础。 -
●3.1费用概述
本节主要讲解费用的基本概念、特征及费用和资产、损失的区别
-
●3.2费用核算
本节主要讲解生产费用与劳务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各项生产费用的具体核算方法
-
第四章政府补助
本章是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讲解的,主要阐述政府补助确认、计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本章的基本点是:政府补助的概念、特征、形式、类型。本章的重点是: 政府补助的总额法和净额法的业务处理以及政府补助的列示。本章难点是:综合性性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自学和线上线下听课相结合。学习本章内容需要讲练结合,并详细阅读《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相关内容以加深对政府补助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同时研读政府补助相关文献:《政府补助是否会影响企业避税行为》(财经研究,2018)、《政府补助是否强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本粘性?》(财经研究,2018)、《政府补助、异质性与僵尸企业形成——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18)、《政府补助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等。 -
●4.1政府补助概述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政府补助的定义、政府补助的特征、不属于政府补助的事项以及政府补助的形式和分类。
-
●4.2政府补助业务处理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政府补助的计量、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业务处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业务处理以及政府补助的其他业务处理等。
-
●4.3政府补助的列示与披露
本节主要介绍政府补助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相关项目的列示情况,同时介绍了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的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信息。
-
第五章利润
本章主要阐述本年利润的构成及结转、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及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利润分配的核算内容及会计处理。本章的基本点是:利润的构成及结转、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本章的重点是:利润的结转、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具体来说,本章的难点: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当期所得税的计算以及所得税费用的构成。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是线上线下听课与自学相结合。本章的内容尤其是所得税内容既是本课程的难点,也是重点,概念抽象,不易理解。不仅要求同学们掌握所得税的相关内容,还要求熟知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同学们在学习中一定多做题、多思考。 -
●5.1本年利润
本节主要介绍利润的含义、利润的构成、营业外收支的内容及会计处理、本年利润的结转。
-
●5.2所得税
本节主要介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含义、所得税会计核算一般程序、当期所得税的计算、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费用的构成及会计处理。
-
●5.3利润分配
本节主要介绍利润分配的核算内容及会计处理。
-
第六章财务会计报告
本章是依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号财务报表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号现金流量表》准则及其讲解编写,主要围绕财务报表列报要求及其编制方法展开。本章基本点是:财务报告及其构成;财务报表列报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利润表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填列方法。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采用自学和线上或线下听课相结合,并附之适当的习题予以理解、掌握、巩固和提高。 -
●6.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财务报告及其构成,财务报告的作用以及财务报表编制基本要求。
-
●6.2资产负债表
本节主要介绍资产负债表及其作用,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资产负债表格式以及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6.3利润表
本节主要介绍利润表及其作用,利润表项目分类,利润表格式以及利润表的编制。
-
●6.4现金流量表
本节主要介绍现金流量表及其作用,现金流量分类和列报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
●6.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本节主要介绍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作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
●6.6财务报表附注
本节主要介绍附注的定义和内容。
-
●6.7财务报告例题精讲
这一讲选择典型例题为大家讲解
-
第七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本章是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讲解的,主要是围绕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前期差错更正的相关概念及其会计处理方法展开。本章的基本点是: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概念及其辨析;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及其辨析;前期差错的概念及其内容。本章的重点是: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自学和线上线下听课相结合。本章的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学生线上认真听讲,线下熟悉内容,课后做大量的习题,以做到真正的掌握本章内容。 -
●7.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本节主要讲解会计政策的定义、特点和内容;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及情形,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会计政策变更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
●7.2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本节主要讲解会计估计的定义和内容;会计估计变更的定义;如何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估计变更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
●7.3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本节主要讲解前期差错的定义和内容;前期差错的分类;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和重要的前期差错分别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前期差错在报表附注中应如何披露。
-
第八章或有事项
本章是依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号或有事项》编写,从或有事项的概念、特征入手,着重介绍了或有事项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或有事项的确认与计量及其披露。本章基本点是:或有事项及其特征;预计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采用自学和线上或线下听课相结合,并附之适当的习题予以理解、掌握、巩固和提高。 -
●8.1或有事项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或有事项的概念及其特征以及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
●8.2预计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本节主要介绍预计负债的确认;预计负债的计量以及会计处理。
-
●8.3或有事项的披露
本节主要介绍预计负债的披露;或有负债的披露;或有资产的披露。
-
●8.4或有事项例题讲解
典型例题讲解
-
第九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本章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主要阐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具体来说,本章介绍了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何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在此基础上,本章重点讲述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具体讲解了“调整负债”、“调整减值”、“调整收入”和“差错更正”四种情形下,企业应该如何调账、调表,其中,“调整负债”的会计处理是本章的难点所在。同时,本章还讲述了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本章的学习应采取线上听课和线下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需要以习题来巩固所学,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
●9.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本节主要阐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涵盖期间、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定义、特点以及主要内容。
-
●9.2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本节主要阐述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在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准则所列举的四种情形,具体讲解如何对“调整负债”、“调整减值”、“调整收入”和“差错更正”进行会计处理。
-
●9.3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本节主要阐述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在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列举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
-
第十章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本章是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准则讲解的,主要阐述关联方关系及其披露、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本章的基本点是:关联方与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相关概念、关联方关系认定、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关联方关系的披露、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的类型、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本章重点是:关联方、关联方关系、关联方交易、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披露。本章的难点是:关联方交易的认定。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自学和线上线下听课相结合。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太难理解,但是要想将理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还需要课后做大量的练习题。 -
●10.1关联方关系及其披露
本节主要介绍关联方与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相关概念。
-
●10.2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
本节主要介绍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的类型;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
第十一章债务重组
本章是依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讲解的,主要是围绕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方法展开。本章的基本点是:债务重组的概念、债务重组日的确定和债务重组的方式。本章的重点是:债务重组利得和损失的计算;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资本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方式下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本章的难点是:组合方式下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
本章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自学和线上线下听课相结合。本章的内容虽然不太难理解,但是要想将发生的债务重新组业务处理正确,还需要课后做大量的练习题。 -
●11.1债务重组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债务重组的概念、方式、债务重组日的确定
-
●11.2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本节主要介绍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及组合方式下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
第十二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本章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讲解。本章系统地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判断及其会计处理。 本章的基本点是: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本章的重点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本章难点是商业实质的判断和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本章学习方法是自学加线上或线下听课,同时附之必须要的习题以巩固和提高。 -
●12.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基本概念;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及其判断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主要解决的会计问题。
-
●12.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本节主要介绍商业实质的判断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账面价值)。
-
●12.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例题讲解
典型例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