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论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和当前所处的时代方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的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
●0.1专题一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和当前所处的时代方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出的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通过本章讲解,帮助青年大学生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引导其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理解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及其实现条件,激励其在实践中正确对待人生矛盾,自觉抵制错误观,努力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1.1专题二 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系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人生价值理论,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确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人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
●1.2专题三 科学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理论认识和解决人生问题,学会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处理人生矛盾,坚持科学评判人生价值、自觉抵制错误人生观念的影响,指明当代大学生成就出彩人生的正确方向和道路。
-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本章讲授,使大学生掌握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确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崇高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大学生在坚持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中,开辟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实践之路,坚定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信心与决心。
-
●2.1专题四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作用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涵义,正确认识理想与信念辩证关系,教育大学生将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学习进步同祖国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起,让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
●2.2专题五 确立崇高科学的理想信念
引导和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坚定崇高科学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点,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通过本章讲授,使大学生充分把握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明确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引导学生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做新时代的坚定爱国者。
-
●3.1专题六 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正确认识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为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支撑,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弘扬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
●3.2专题七 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科学把握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做新时代的坚定爱国者。
-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本章讲授,要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上,强调大学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从一开始就把人生的“扣子”扣好。
-
●4.1专题八 鉴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科学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科学依据,从而自觉坚定价值观自信。
-
●4.2专题九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认识青年的价值取向。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科学把握“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具体要求,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了解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认识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的重要性及科学方法,引导帮助学生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在投身祟德向善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5.1专题十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及其本质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传承了中华传美德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扬了中国革命道德,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根植于社会主义道德实践,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培养学生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能力,从而形成文化自信,特别是深层次的价值观自信。
-
●5.2专题十一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及其规范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和科学内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现实层面的基本要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规范意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自觉意识。
-
●5.3专题十二 在实践中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把握向模范学习、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引领社会风尚等基本理论。理解并领悟高尚道德品格的形成重在实践、贵在坚持,使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之中,努力做到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了解法律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与法律的至上地位,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6.1专题十三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所体现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作用。
-
●6.2专题十四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引导和帮助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建设、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国法治的进步,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与原则,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
-
●6.3专题十五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基本内涵、特征和意义,学习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去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养成法治思维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
●6.4专题十六 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利义务观,把握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明确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培养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努力成长为具有优秀法治素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