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论
绪论
-
●0.1绪论
绪论
-
第一章史前美术
史前美术
-
●1.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概况
旧石器时代的美术 概况
-
●1.2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
第二章先秦美术
先秦美术
-
●2.1青铜器艺术
青铜器艺术
-
●2.2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
-
●2.3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
-
●2.4书法篆刻艺术
书法篆刻艺术
-
第三章秦汉美术
秦汉美术
-
●3.1秦汉美术概况
秦汉美术概况
-
●3.2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
-
●3.3画像石与画像砖
画像石与画像砖
-
●3.4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
-
●3.5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
●3.6书法篆刻艺术
书法篆刻艺术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
●4.1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概况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概况
-
●4.2隋唐的绘画艺术
隋唐的绘画艺术
-
●4.3书法艺术
书法篆刻艺术
-
●4.4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
-
●4.5石窟寺院艺术
石窟寺院艺术
-
●4.6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
第五章五代宋元美术
五代宋元美术
-
●5.1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概况
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概
-
●5.2辽金元的绘画
辽金元的绘画
-
●5.3宋元书法
宋元书法
-
●5.4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
第六章明清美术
明清美术
-
●6.1绘画艺术 概况
明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建立了明王朝,北京成为文官和文人活动的文化中心。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北京、南京、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的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了明代社会文化的需求。明代中期,文人画中的写意花鸟画兴盛了起来。从吴门画派的沈周、唐寅开始,已初步开拓了花鸟画,特别是写意花鸟画的领域,不仅题材广泛多样,而且水墨技法有了创新。更有陈淳和徐渭,把水墨写意花鸟画推向了新的高度,标志着水墨大写意花鸟画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后期,人物画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并称为“南陈北崔”的 陈洪绶与崔子忠是最为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画风对后世影响深远。随着社会阶层对肖像画需求的增长,明后期的肖像画也得到空前发展,民间画工中也出现了许多写真能手。明末清初,有出现了以曾鲸为代表的人物的“波臣派”。清初的绘面中心仍在江南。山水画家大多直承明末文人画传统而又加以变化,形成了众多画派。其中清代初期的“四王”,因受皇室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取法松江派并上承宋元而集传统笔墨大成;“四僧”虽不废弃传统但大胆创造和直抒艺术个性。清代中期,“扬州八怪”继承发扬了清初“四僧”的传统,把写意花鸟画发展得更加豪纵和雅俗共赏。清代在皇家美术机构中,有欧洲传教士画家供职,因此,中西美术有了交流、融合,西洋画法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影响了中国画的传统样式。
-
●6.2壁画、版画与年画
壁画、版画与年画
-
第七章近现代美术
近现代美术
-
●7.1中国画艺术 概况
清末的上海,商业繁荣,通俗文化迅速发展,绘画艺术也在雅俗共赏的市场需求中寻求平衡。绘画题材更加广泛,仕女画、肖像画更加兴盛起来,民间故事与历史故事题材也层出不穷,还出现了以文玩拓片或书画残片拼贴补绘而成的“博古花卉”、“八破画”或“锦灰堆”等新的绘画样式。二十世纪初,中国绘画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情境中发生了一场空前的革命。康有为发出了“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的哀叹,陈独秀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并断言“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徐悲鸿更是强调写实主义,认为“写实主义”可以“治疗空洞浮泛之病”。因此,“美术革命”的基本立脚点在于:一是从西学出发,以西画作为参照,用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二是从社会现实的需求出发,艺术走向生活。 “西学东渐”后,在北京、江浙都有着一批坚守“国粹”的画家群体。陈师曾的《文人画之价值》一文在思想上无疑作出了贡献。他对传统文人画做出了全面而公正的总结,并强调指出:“所贵乎艺者,即在陶写性灵,发表个性与思想”,“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主张“以本国之画为主体”,会通西法,发展中国画。
-
●7.2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