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热点、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与展望等,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1.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及特点
本节主要介绍了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热点。
-
●1.2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
本节主要介绍了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二章运动技能
本章主要介绍了运动技能的概念、分类、生理机理和本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
●2.1运动技能的概念、分类和生理本质
本节主要介绍了运动技能的概念、闭式运动技能和开式运动技能的区别、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及机制、动物和人类条件反射的区别、运动技能的生理机理及本质,并介绍了运动条件反射和运动动力定型、两种非条件性抑制和四种条件性抑制。
-
●2.2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与自动化阶段的外在表现、生理原因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2.3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本节主要介绍了动机、反馈、训练水平、大脑皮层机能状态和感觉机能、迁移在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三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本章主要介绍了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的概念、测评及应用,介绍了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以及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测评及训练。
-
●3.1有氧工作能力
本节主要介绍了最大摄氧量的概念、表示方法、影响因素、测评及应用,介绍了乳酸阈的概念、测定方法和在运动实践中的用途,还介绍了有氧工作能力的四种训练方法。
-
●3.2无氧工作能力
本节主要介绍了力量爆发型运动和无氧耐力运动的生理学基础、无氧工作能力的动力学和生理学测评以及发展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
第四章身体素质
本章主要介绍了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力量训练的原则和方法、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训练、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灵敏和柔韧素质。
-
●4.1力量素质
本节主要从骨骼肌、神经系统和其它因素三个方面介绍了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介绍了力量训练要遵循的五个原则及力量训练的四种方法。
-
●4.2速度素质
本节主要介绍了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的生理学基础,介绍了速度素质的训练。
-
●4.3耐力素质-- 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本节主要从氧运输、骨骼肌、神经系统和能量供应四个方面,分析了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
●4.4灵敏、柔韧
本节主要介绍了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和训练原则,介绍了柔韧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练习方法。
-
第五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本章主要介绍了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中的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稳定工作状态、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的相关知识。
-
●5.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本节主要介绍了赛前状态的概念、生理反应、产生机理、类型及调整,介绍了准备活动的概念、分类、生理作用、生理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
-
●5.2进入工作状态
本节主要介绍了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介绍了“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
●5.3稳定状态
本节在介绍四个概念基础上,主要区别了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
-
●5.4运动性疲劳
本节主要介绍了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几种学说和理论,并从生理、生化和心理指标三个方面介绍了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
●5.5恢复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恢复过程的三个阶段,尤其是超量恢复阶段,介绍了几种不同物质超量恢复的时间,并从运动性手段、营养手段和中医药手段等方面介绍了促进恢复的措施。
-
第六章特殊环境与运动
本章主要介绍了几种特殊环境与运动:高原环境、热环境、冷环境、水环境、水下环境和微重力环境。
-
●6.1高原环境与运动
本节主要从呼吸和循环两方面介绍了高原环境的反应,并介绍了高原适应及机制,从呼吸、血液、心血管系统和骨骼肌四个方面介绍了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并从海拔高度、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方面介绍了高原训练的要素。
-
●6.2热环境与运动
本节主要介绍了运动热应激和热服习的概念、生理反应及热环境运动中容易发生的四种热伤害和防治,并介绍了热环境中训练的一些基本指南。
-
●6.3冷环境与运动
本节主要介绍了冷应激和冷服习,以及冷环境运动中可能发生的冷伤害及其预防。
-
●6.4水环境与运动
本节主要介绍了水环境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及人体对水环境的适应,还有水下环境的特点和潜水的心血管反应。
-
●6.5微重力环境与运动
本节主要介绍了微重力环境中机体的适应及防护措施。
-
第七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本章主要介绍了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概念、功能、指标、运动员的生物学特征、机能评定的方式及一般步骤等。
-
●7.1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概念及功能
本节主要介绍了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概念及其功能。
-
●7.2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指标
本节主要从运动、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方面介绍了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生理学指标,并介绍了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形态学、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化学方面的相关指标。
-
●7.3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综合评定
本节主要介绍了安静状态、运动时和恢复期运动员的生物学指标,介绍了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方式、一般步骤及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
第八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本章主要从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运动处方内容)、运动处方的制定、实施及应用方面介绍运动处方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运动处方的核心是运动强度的确定。
-
●8.1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处方的七大要素,即运动目的、类型、强度、时间、时间带、频度及注意事项。
-
●8.2运动处方的制定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处方制定的流程,包括受试对象筛选及测试、制定运动处方。
-
●8.3运动处方的实施及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包含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九章肥胖与运动减肥
本章主要从肥胖的概念、分类、危害、肥胖程度的诊断、运动与体重及体成分的控制、运动减肥的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做一初步介绍。
-
●9.1肥胖
本节主要介绍肥胖的概念、分类及其危害,肥胖的诊断及体成分的估算方法。
-
●9.2运动与体重、体成分控制
本节主要介绍体重、体成分控制的理论基础、控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
●9.3肥胖与运动减肥
本节主要介绍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及制定减肥运动处方。
-
第十章运动与慢性疾病
本章主要介绍了运动与几种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
●10.1运动与糖尿病
本节主要介绍了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运动对糖尿病的控制作用及机理,并从运动方式、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等方面介绍了糖尿病人的运动方案。
-
●10.2高血压的运动疗法
本节主要介绍了高血压的基础知识,介绍了运动对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和可能机制,还有降压运动处方。
-
●10.3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本节主要介绍了冠心病基础知识、运动对冠心病的作用及机制、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
第十一章运动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本章对一些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学特点进行了讲述,主要论述了各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机能特点、肌肉工作的形式、常用的生理学分析的方面内容。
-
●11.1短跑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我们结合当下,主要介绍了短跑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机能的特征、专项的能量代谢特点、肌肉工作的形式、常用训练法的生理学分析等方面内容。
-
●11.2中长跑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结合当下,主要介绍了中长跑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机能的特征、专项的能量代谢特点、肌肉工作的形式、常用训练法的生理学分析等方面内容。
-
●11.3竞技体操项目的生理学特点
主要介绍了竞技体操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机能的特征、专项的能量代谢特点、肌肉活动特点、心血管、呼吸灯机能变化特点等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