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
-
●1.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教育的属性和功能,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
●1.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阶段,以及各阶段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和主要教育思想。
-
●1.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
●1.4教育与人的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
●1.5教育制度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发展历史,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及我国当前的学制,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义务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
●1.6教育目的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目的的概念及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及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
●1.7教育研究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研究的概念及一般步骤,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
第二章中学课程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程的基本类型、课程理论流派、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
●2.1课程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程的概念及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
-
●2.2课程目标与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程目标的概念及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目标的分类及三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概念及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
●2.3课程设计与开发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开发的概念、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课程开发的模式。
-
●2.4课程实施与评价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评价的概念、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课程评价的类型。
-
●2.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本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
第三章中学教学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的概念、意义,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类型,教学实施的环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概念、内容和基本类型,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
●3.1教学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学的概念、意义和任务。
-
●3.2教学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 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
●3.3教学原则与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
●3.4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实施环节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类型,教学实施的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
●3.5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本节主要介绍了主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
●3.6教学评价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学评价的概念、内容和基本类型。
-
●3.7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
本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
第四章中学德育
本章主要介绍了品德的概念、基本结构,道德发展理论,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的原则、途径及方法。
-
●4.1德育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了品德的概念,品德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品德的结构以及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
●4.2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影响态度和品德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培养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
●4.3德育的概念、目标与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德育的概念、目标及内容。
-
●4.4德育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德育过程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
●4.5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了德育原则、途径及方法。
-
第五章中学班级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特征、培养方法,班级管理的概念、内容和模式,课堂纪律的类型,课堂气氛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创设条件,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及产生原因,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和工作内容,课外活动的意义、内容、特点。
-
●5.1班集体与班级管理
本节主要介绍了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特征、培养方法以及班级管理的概念、内容和模式。
-
●5.2课堂管理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堂管理的概念、内容、取向和功能,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介绍了课堂纪律的含义、类型,课堂气氛的类型,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介绍了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
●5.3班主任工作
本节主要介绍了班主任的概念和基本素养。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
●5.4课外活动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