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5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哈尔滨学院
开课教师秦平张春宏徐祖胜王睿
学科专业教育学教育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教育知识与能力》这门课程是依据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教育学部分)的要求和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点分布规律,确定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育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知识点的讲授,紧扣考纲,解析透彻,重点突出。每章均有经典习题、历年真题,检测学习效果,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本团队的四位教师多年从事教育学的教学工作,具有教师资格考试的辅导经验,均担任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考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让你应对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学部分的考试,而且,可以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中学教师的教育情怀,掌握正确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并能够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
秦平
教育的属性和功能
秦平
教育的起源
秦平
教育的发展过程(上)
秦平
教育的发展过程(下)
秦平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秦平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秦平
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秦平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秦平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秦平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秦平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秦平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秦平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秦平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
秦平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秦平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概述
王睿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类型
王睿
我国学制的沿革(上)
王睿
我国学制的沿革(下)
王睿
义务教育制度
王睿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王睿
教育目的的理论
王睿
我国的教育方针
王睿
全面发展教育
王睿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概述
秦平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秦平
中学课程
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
秦平
课程理论流派
秦平
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
秦平
课程内容
秦平
课程设计与开发
秦平
课程实施与评价
秦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秦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秦平
中学教学
教学概述
秦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秦平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秦平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秦平
教学原则与方法
教学原则(上)
秦平
教学原则(下)
秦平
教学方法(上)
秦平
教学方法(下)
秦平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实施环节
教学组织形式
秦平
教学实施的环节
秦平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秦平
教学评价
秦平
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
秦平
中学德育
德育概述
品德的概念
张春宏
道德发展理论
张春宏
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张春宏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张春宏
德育的概念、目标与内容
张春宏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概念
张春宏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张春宏
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德育原则(上)
张春宏
德育原则(下)
张春宏
德育途径与方法(上)
张春宏
德育途径与方法(下)
张春宏
中学班级管理
班集体与班级管理
班级与班集体
张春宏
班级群体和班级管理
张春宏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
徐祖胜
课题纪律和气氛
徐祖胜
课堂问题行为
徐祖胜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徐祖胜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徐祖胜
课外活动
徐祖胜
  •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

  • 1.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教育的属性和功能,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 1.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阶段,以及各阶段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和主要教育思想。

  • 1.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 1.4教育与人的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 1.5教育制度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发展历史,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及我国当前的学制,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义务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 1.6教育目的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目的的概念及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及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 1.7教育研究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育研究的概念及一般步骤,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 第二章中学课程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程的基本类型、课程理论流派、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 2.1课程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程的概念及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

  • 2.2课程目标与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程目标的概念及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目标的分类及三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概念及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 2.3课程设计与开发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开发的概念、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课程开发的模式。

  • 2.4课程实施与评价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评价的概念、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课程评价的类型。

  • 2.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本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 第三章中学教学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的概念、意义,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类型,教学实施的环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概念、内容和基本类型,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 3.1教学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学的概念、意义和任务。

  • 3.2教学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 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 3.3教学原则与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 3.4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实施环节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类型,教学实施的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 3.5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本节主要介绍了主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 3.6教学评价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学评价的概念、内容和基本类型。

  • 3.7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

    本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 第四章中学德育

    本章主要介绍了品德的概念、基本结构,道德发展理论,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的原则、途径及方法。

  • 4.1德育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了品德的概念,品德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品德的结构以及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 4.2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影响态度和品德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培养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 4.3德育的概念、目标与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德育的概念、目标及内容。

  • 4.4德育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德育过程的概念及基本规律。

  • 4.5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了德育原则、途径及方法。

  • 第五章中学班级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了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特征、培养方法,班级管理的概念、内容和模式,课堂纪律的类型,课堂气氛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创设条件,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及产生原因,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和工作内容,课外活动的意义、内容、特点。

  • 5.1班集体与班级管理

    本节主要介绍了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特征、培养方法以及班级管理的概念、内容和模式。

  • 5.2课堂管理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堂管理的概念、内容、取向和功能,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介绍了课堂纪律的含义、类型,课堂气氛的类型,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介绍了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 5.3班主任工作

    本节主要介绍了班主任的概念和基本素养。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 5.4课外活动

    本节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2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3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4 教育与人的发展

    1.5 教育制度

    1.6 教育目的

    1.7 教育研究方法

    视频数27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中学课程

    2.1 课程概述

    2.2 课程目标与内容

    2.3 课程设计与开发

    2.4 课程实施与评价

    2.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视频数8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中学教学

    3.1 教学概述

    3.2 教学过程

    3.3 教学原则与方法

    3.4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实施环节

    3.5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3.6 教学评价

    3.7 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

    视频数13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中学德育

    4.1 德育概述

    4.2 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4.3 德育的概念、目标与内容

    4.4 德育过程

    4.5 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视频数11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中学班级管理

    5.1 班集体与班级管理

    5.2 课堂管理

    5.3 班主任工作

    5.4 课外活动

    视频数8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