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那么中国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有哪些?绪论会结合“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大历程的逻辑关系,从三个层次进行深刻阐述,重点回答“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三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影响力,坚定学生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
●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本章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开篇,属于毛泽东思想的总论部分,按照“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地讲解毛泽东思想,同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问题,批判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思潮。
-
●1.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
●1.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
●1.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1.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1.5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可以革命的行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小到达,由弱到强?为什么能在其他各种势力和主义都失败的情况下,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能领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什么能一举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为什么能走出“山沟沟”、走向全国执政?这一个又一个“为什么能”的答案,就蕴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中。
-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
●2.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
●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新纪元。山河重整,百废待兴,接下来该怎么走?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如何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如何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就是对这一些列崭新课题的创造性回答。
-
●3.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
●3.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在“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可循,如同攀登一座人迹罕至的高山,需要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成就甚为显著,经验弥足珍贵,教训十分深刻。如何回望这段激情而峥嵘的岁月?如何正确把握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如何认识这一时期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关系?这是本章要集中讲述的问题。
-
●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4.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4.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4.4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意义
-
●4.5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立时代潮头,开改革之先。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民意,挽狂澜,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思想解放的滚滚洪流,冲开了神州大地创新创造的闸门,中国人民以昂扬姿态踏上富起来的新征程。当代中国为何能发生历史性巨变?改革开放如何改变了中国又改变了世界?新时期党和国家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我们需要到邓小平理论中寻找这一切的初始密码。
-
●5.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
●5.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
●5.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新世纪,要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好组织和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断,是我们党关于加强杜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和要求。姑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目标任务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性质和纲领决定的。
-
●6.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
●6.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
●6.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6.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发扬优良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行动。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
-
●7.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
●7.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7.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7.4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本章是教材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篇,也是第三部分的总论。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立足问题导向,强化逻辑分析,重点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
●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8.2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8.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
●8.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伟大民族憧憬伟大梦想,伟大梦想成就伟大民族。中国梦,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魂牵梦绕、孜孜以求。今日中国,中华民族奋力开拓,前所未有地接近梦想成真。在新征程上,抱持什么样的理念,依据什么样的时间表、路线图,按照什么样的布局逐梦、圆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将告诉我们答案。
-
●9.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
-
●9.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二)
-
●9.3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
●9.4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导向
-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布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如何理解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如何把握实现路径和发展思路?如何领会重大方针政策?本章将予以全方位解读。
-
●10.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0.2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10.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10.4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10.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纲举才能目张。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更加明确。如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牢牢扭住治国理政的“牛鼻子”?如何放眼长远,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如何攻坚克难,走好新时代,实现强国梦?这些问题的答案蕴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
-
●11.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11.2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
●11.3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
-
●11.4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
-
第十二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千秋伟业强基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如何筑牢国家安全基石?如何建设强大人民军队?如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伟业、圆梦强国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
●12.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2.2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2.3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世界怎么了, 我们怎么办?”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在世界百花园中扩大中国“朋友圈”?如何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携手共创人类美好未来?中国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匡外交谋篇布局,对世界走向之问作出响亮回答。
-
●13.1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
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
-
●13.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13.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凝心聚力主心骨,高楼大厦岿然立。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碌伟力?本章为你解答。
-
●14.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
●14.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