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绪论一章主要界定了心理学是什么性质的学科、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以及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从神经系统和条件反射的角度介绍了心理怎么产生的,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
●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介绍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心理现象、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以及教育教学中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
●1.2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研究的原则以及常见的研究方法。
-
●1.3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本节回顾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包括对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如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等的介绍。
-
●1.4心理的实质
通过分析脑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讲解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并通过对经典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的讲解与应用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过程。
-
●1.5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促进
在心理发展概念界定基础上,介绍了皮亚杰提出的青少年认知发展的阶段及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不均衡性等一般规律以青少年及心理发展的特点。
-
第二章感知觉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本章将从感觉、知觉两个方面带你逐步深入的了解我们是如何开始认识我们的世界的。
-
●2.1感觉
本节主要介绍了感觉的概念、种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概念、种类,重点介绍了感觉的适应、对比以及联觉等基本规律。
-
●2.2知觉
本节主要介绍了知觉的概念、种类、感知觉的关系、重点介绍了知觉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社会知觉的效应。
-
第三章记忆
记忆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记忆的概念、不同记忆种类,记忆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保持过程中的影响遗忘的因素和为防止遗忘如何复习,也对记忆的四种品质及培养进行了介绍。
-
●3.1记忆的概念与种类
本节介绍了记忆的概念,按内容分的不同记忆以及记忆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三个环节,重点介绍了按时间划分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以及长时记忆。
-
●3.2记忆过程分析
本节介绍了记忆的识记过程(信息输入):包括识记的含义、不同种类以及影响识记的因素,保持过程(信息储存):保持的概念与变化、遗忘的概念、种类、影响因素及其克服遗忘的复习原则,再认和回忆过程(信息提取):再认和回忆的概念、影响因素、回忆的种类、再认和回忆的关系。
-
●3.3记忆的品质及培养
本节介绍了记忆的品质和如何培养良好的记忆品质。
-
第四章思维
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本章除了介绍思维的一般概述外,还介绍了思维的具体表现——问题解决,以及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
-
●4.1思维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思维的概念、特点、形式以及思维的种类。
-
●4.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问题解决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
-
●4.3想象及其培养
本节介绍了想象的概念、作用、种类以及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
第五章注意
本章主要包括注意的概述、注意的种类和注意的品质三个部分,试图帮助学习者认识什么是注意,不同注意种类的区别,不同的注意状态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教学中可以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以及认识和理解个体的注意品质。
-
●5.1注意的概述
本节从介绍注意的定义入手,引导学习者了解注意的表现、注意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以及注意的特点。
-
●5.2注意的种类
本节从介绍注意的分类入手,引导学习者了解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不同类别的注意,理解三种注意的影响因素或形成条件,并学会三种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
●5.3注意的品质
本节从介绍注意的品质入手,引导学习者了解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及注意的转移等四种注意品质,理解各种注意品质的影响因素,学会评价个体的注意品质,能形成个体注意品质的培养建议。
-
第六章情感与意志
本章通过学习情感与意志的概念、情绪理论、情绪情感的种类、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的品质、挫折及其承受力,使学生掌握青少年情感意志的特点、如何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情绪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如何提高个体的挫折承受力。
-
●6.1情绪、情感概述
本节从三个方面讲解情绪情感的概念,深入探讨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
●6.2情绪、情感的种类
本节讲解情绪的三种状态、每种情绪状态的特点,深入探讨三种主要的社会情感。
-
●6.3健康情绪、情感的培养
本节讲解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深入探讨青少年健康情绪情感的培养。
-
●6.4意志
本节讲解意志的概念、意志的品质、意志行动的特征,深入探讨青少年意志的特点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如何提高个体的挫折承受力。
-
第七章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与行为动力一章重点讲解个性的概念、特征、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需要、动机的概念及其主要理论。
-
●7.1个性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了个性概念、个性的特征以及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
●7.2需要与动机
本节主要介绍了需要和动机的概念以及主要的理论,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八章能力
本章主要包括什么是能力、智力及其理论、能力的差异三个部分,试图帮助学习者了解能力的概念,理解智力的理论、智商的概念及其测量方式、个体智力的发展、个体能力差异的表现,并学会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能力的发展及因材施教。
-
●8.1能力的概述
本节从介绍能力的概念入手,引导学习者了解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的区别与联系、能力的不同种类。
-
●8.2智力及其理论
本节从介绍智力的概念入手,引导学习者了解个体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个体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理解不同学者的智力理论观点,不同智力量表的适用对象和测量方式,并学会辨别不同的智商概念,及其所代表的的含义。
-
●8.3能力的差异
本节从介绍能力的差异表现入手,引导学习者了解个体不同类型能力的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
-
第九章气质与性格
每个个体都具有一些稳定而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本章将从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入手,帮助人们认识气质、性格这两种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它们在生活中的表现,为大家更好的理解与应用自己的气质性格奠定基础。
-
●9.1气质
本节主要介绍了气质的定义、类型,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所应采取的相应的教育方法。
-
●9.2性格
本节主要介绍了性格的定义、性格与能力、气质的关系、性格的特征、性格的类型以及性格的测量。
-
第十章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辅导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主要帮助大家了解心理健康、心理辅导的含义,分性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问题,了解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原则和方法并能开展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辅导,如性心理问题辅导、考试焦虑问题辅导等。
-
●10.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本节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
●10.2青少年心理辅导
本节主要介绍青少年心理辅导的概念、一般目标、辅导原则,重点讲解了心理辅导的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法、系统脱敏法、强化法、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和来访者中心疗法。
-
●10.3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辅导
本节主要介绍了青少年性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包括考试焦虑问题和心理压力问题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