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特点和学习目的。简要介绍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及前景;断层解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重点阐述断面、断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回声,CT值,T1和T2加权像。
学习目标:掌握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熟悉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和意义。了解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
●1.1断层解剖学的定义
主要内容: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特点和学习目的。简要介绍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及前景;断层解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重点阐述断面、断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回声,CT值,T1和T2加权像。
学习目标:掌握断层解剖学的常用术语。熟悉断层解剖学的定义、特点、研究范围和意义。了解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史、现状、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
-
第二章头部
主要内容:
1.头部断层解剖的常用基线,眦(眶)耳线、Reid基线、上眶耳线、连合间线(AC-PC线)。
2.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中央沟、顶枕沟及距状沟的辨别;半卵圆中心的位置及形成;背侧丘脑、基底核和内囊的位置及分部;脑室的位置、围成及形态特点;脑池的位置、连通、形态特点及意义。
3.颅脑连续冠状断层解剖,颅脑主要结构在连续冠状断层内的变化规律和识别标志,中央沟和中央前沟在冠状断层上的识别标志和变化规律。
4.颅脑连续矢状断层解剖,正中矢状面上的胼胝体、端脑的沟回、第三和第四脑室、垂体、脑池的形态;中央沟在连续矢状断层上的识别标志和变化规律。
5.脑的血管,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程、分支及分布;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段、走行、分支和供血区域,脑血管在连续断面上的配布。大脑内静脉和大脑大静脉的位置、组成及回流。
6.脑室和脑池,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的位置、构成、分部及交通;小脑延髓池、鞍上池、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的位置及形态。
7.蝶鞍区的横、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垂体窝的形态和大小;鞍膈、鞍底和蝶窦的形态;垂体的形状及测量;海绵窦的位置及通过结构;鞍周神经的位置。
8.颞骨岩部的薄层横断层解剖和薄层CT图像。内耳(迷路)的形态特点和识别标志、临床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节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颅脑(颅骨、脑主要沟回、基底节区、脑室、脑池、蝶鞍区)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
2.熟悉脑血供特点及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行径和分布,脑血管在连续断面上的配布。熟悉颞骨岩部的薄层断层解剖和薄层CT图像。
3.了解人体头部断层解剖学的常用基线。 -
●2.1头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
头部断层的常用基线,眦(眶)耳线、Reid基线、上眶耳线、连合间线(AC-PC线)。
-
●2.2大脑沟、回的应用解剖
额叶和顶叶主要沟回在连续横断层上的变化规律;顶枕沟和距状沟在连续横、冠状断层上的变化规律。
-
●2.3颅脑连续横断层解剖
中央沟、顶枕沟及距状沟的辨别;半卵圆中心的位置及形成;背侧丘脑、基底核和内囊的位置及分部;脑室的位置、围成及形态特点;脑池的位置、连通、形态特点及意义。
-
●2.4连续矢状断层上中央沟的识别
正中矢状面上的胼胝体、端脑的沟回、第三和第四脑室、垂体、脑池的形态;中央沟在连续矢状断层上的识别标志和变化规律。
-
●2.5颅脑连续冠状断层解剖
颅脑主要结构在连续冠状断层内的变化规律和识别标志,中央沟和中央前沟在冠状断层上的识别标志和变化规律。
-
●2.6脑池的断层解剖
脑池的概念,小脑延髓池、鞍上池、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的位置及形态。帆间池和第三脑室上部的区别。
-
●2.7蝶鞍区的三维断层解剖
蝶鞍区的横、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垂体窝的形态和大小;鞍膈、鞍底和蝶窦的形态;垂体的形状及测量;海绵窦的位置及通过结构;鞍周神经的位置。
-
●2.8脑血管的应用解剖和断层解剖
蝶鞍区的横、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垂体窝的形态和大小;鞍膈、鞍底和蝶窦的形态;垂体的形状及测量;海绵窦的位置及通过结构;鞍周神经的位置。
-
●2.9颞骨岩部的横断层解剖
颞骨岩部的薄层横断层解剖和薄层CT图像。内耳(迷路)的形态特点和识别标志、临床意义。
-
第三章颈部
主要内容:
1.颈筋膜和筋膜间隙的位置,筋膜间隙的内容物和延续关系。
2.颈部主要脏器和血管、神经在横断层上的配布规律;咽的位置和分部,咽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会厌谷和梨状隐窝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3.喉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喉腔各部的识别,喉内间隙(声门旁间隙和会厌前间隙)的位置及组成。
4.甲状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甲状腺的断面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甲状腺肿大时对周围结构的挤压和临床表现。
5.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的断层特点、位置和毗邻关系。
6.颈动脉鞘和颈外侧深淋巴结的横断层解剖。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的位置和毗邻关系。颈外侧深淋巴结的分群和各群淋巴结的位置和引流区域。
7.颈根部的横断层解剖,识别颈根部的典型层面,颈根部的组成和内容物及毗邻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颈部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喉、甲状腺、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2.熟悉颈动脉鞘、颈外侧深淋巴结,颈筋膜和筋膜间隙的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3.了解颈部主要脏器和血管、神经在横断层上的配布规律;颈根部的横断层解剖。 -
●3.1颈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颈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颈筋膜和筋膜间隙的位置,筋膜间隙的内容物和延续关系。颈部主要脏器和血管、神经在横断层上的配布规律。
-
●3.2颈部器官的断层解剖
喉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喉腔各部的识别,喉内间隙(声门旁间隙和会厌前间隙)的位置及组成。甲状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甲状腺的断面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的断层特点、位置和毗邻关系。
-
●3.3颈动脉鞘和颈外侧深淋巴结的断层解剖
颈动脉鞘和颈外侧深淋巴结的横断层解剖。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的位置和毗邻关系。颈外侧深淋巴结的分群和各群淋巴结的位置和引流区域。
-
●3.4颈根部的断层解剖
识别颈根部的典型层面,颈根部的组成和内容物及毗邻关系。
-
第四章胸部
主要内容:
1.胸部的标志性结构及意义,胸骨角平面的标志性意义;第二肋至第五肋间隙各心腔和瓣膜口的出现规律。
2.胸部连续横断层的整体变化规律。上纵隔的横断层解剖,上纵隔结构的分布规律。左、右肺根的横断层解剖,第一、二肺门内各管道的名称、排列及变化特点。左、右肺根下的横断层解剖,肺韧带的位置,纵隔内各心腔和瓣膜口及瓣膜的断层解剖特点,左、右肺各底段的分布规律。
3.胸部连续矢状断层解剖,左、右肺根及其内结构的排列、毗邻关系。
4.肺门的横断层解剖,右肺上叶门、中叶门和下叶门内各结构的配布规律和识别标志。左肺上叶门和下叶门内各结构的配布规律和识别标志。
5.肺内管道和肺段的应用解剖,肺内管道的配布规律,划分肺段的解剖标志,各肺段的空间位置和配布规律。
6.肺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划分肺段的标志性结构;肺段在主要层面上的分布及识别标志。肺段分布发生转折的3个关键层面,其断层解剖特点和在肺段划分中的意义。
7.纵隔淋巴结的断层解剖,纵隔淋巴结的分区,肺局部淋巴结的ATS图及横断层上淋巴结的分布。
学习目标:
1.掌握纵隔(大血管、主动脉肺动脉窗、心包窦、心包隐窝、心)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第一、二肺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图像。肺段在主要横断层上的分布规律和识别标志及其CT图像。
2.熟悉上纵隔结构在横断层上的分布规律。肺内管道和肺段的应用解剖。纵隔淋巴结的断层解剖,肺局部淋巴结的ATS图及横断层上淋巴结的分布。胸部的连续矢状断层解剖。
3.了解胸部的标志性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
●4.1胸部标志性结构的断层解剖
胸骨角平面的标志性意义;第二肋至第五肋间隙各心腔和瓣膜口的出现规律及其在心超声检查中的意义。
-
●4.2胸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胸部连续横断层的整体变化规律。上纵隔的横断层解剖,上纵隔结构的分布规律。左、右肺根的横断层解剖,第一、二肺门内各管道的名称、排列及变化特点。左、右肺根下的横断层解剖,肺韧带的位置,纵隔内各心腔和瓣膜口及瓣膜的断层解剖特点,左、右肺各底段的分布规律。
-
●4.3左、右肺根的矢状断层解剖
左、右肺根及其内结构的排列、位置和毗邻关系。
-
●4.4肺门的横断层解剖
右肺上叶门、中叶门和下叶门内各结构的配布规律和识别标志。左肺上叶门和下叶门内各结构的配布规律和识别标志。
-
●4.5肺段和肺内管道的应用解剖
肺内管道的配布规律,划分肺段的解剖标志,各肺段的空间位置和配布规律。
-
●4.6肺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
划分肺段的标志性结构;肺段在主要横断层上的分布及识别标志。肺段分布发生转折的3个关键层面,其断层解剖特点和在肺段划分中的意义。
-
●4.7纵隔淋巴结断层解剖
纵隔淋巴结的分区,肺局部淋巴结的ATS图及横断层上淋巴结的分布。
-
第五章腹部
主要内容:
1.腹部的重要平面,第二肝门平面、肝门平面、幽门平面的标志性意义。
2.腹膜腔的连续断层解剖,膈下间隙各间隙的位置及交通,脾周的4个隐窝。
3.腹部连续横断层解剖,腹部连续横断层的整体变化规律。肝门以上腹部的连续横断层,肝裸区和胃裸区的位置及识别标志和影像学意义,肝静脉的走行和汇合形式,对肝叶、肝段的划分及肝静脉插管的临床意义。肝门至十二指肠横部的连续横断层,十二指肠各部和胰的断层解剖,腹膜后间隙及其内容物的断层解剖。
4.上腹部的矢状断层解剖,上腹部旁正中和正中矢状断层上主要器官和腹膜配布的断层解剖。
5.上腹部的冠状断层解剖,经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冠状断层上主要器官和腹膜配布的断层解剖。
6.肝内管道和肝段的解剖,肝门静脉的分支、走行及分布;肝静脉及其属支的走行和注入下腔静脉的形式;肝门静脉与肝静脉在断面上的鉴别。
7.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各肝裂的断面识别标志,各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出现规律和识别标志。
8.腹部主要器官的断层解剖,胰和十二指肠各部的断层解剖,胰的各部及其毗邻关系;肾门和肾蒂的断层解剖,肾蒂内各结构的位置、走行和毗邻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上腹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及其B超、CT、MRI图像;胰、肝外胆道的横断层解剖及其CT图像。
2.熟悉肝内管道和肝段的解剖,胰和十二指肠,肾门和肾蒂的断层解剖。上腹部的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MRI图像。膈下间隙的横、矢和冠状断层解剖。
3.了解腹部的重要平面及其标志性意义。下腹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
●5.1第二肝门和肝门平面的解剖特征和标志意义
第二肝门平面和肝门平面的断层解剖特点及其标志性意义。
-
●5.2膈下间隙的断层解剖
膈下间隙各间隙的位置及交通,脾周的4个隐窝及其交通。
-
●5.3腹部连续横断层解剖
腹部连续横断层的整体变化规律。肝门以上腹部的连续横断层,肝裸区和胃裸区的位置及识别标志和影像学意义,肝静脉的走行和汇合形式,对肝叶、肝段的划分及肝静脉插管的临床意义。肝门至十二指肠横部的连续横断层,十二指肠各部和胰的断层解剖,腹膜后间隙及其内容物的断层解剖。
-
●5.4上腹部旁正中和正中矢状断层
上腹部旁正中和正中矢状断层上主要器官和腹膜配布的断层解剖。
-
●5.5经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冠状断层
经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冠状断层上主要器官和腹膜配布的断层解剖。
-
●5.6肝内管道和肝段的断层解剖
肝内管道和肝段的解剖,肝门静脉的分支、走行及分布;肝静脉及其属支的走行和注入下腔静脉的形式;肝门静脉与肝静脉在断面上的鉴别。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各肝裂的断面识别标志,各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出现规律和识别标志。
-
●5.7腹部主要器官的断层解剖
胰和十二指肠各部的断层解剖,胰的各部及其毗邻关系;肾门和肾蒂的断层解剖,肾蒂内各结构的位置、走行和毗邻关系。
-
第六章男性盆部与会阴
主要内容:
1.横断层中男性盆部和会阴结构的配布规律。
2.男性盆部及会阴的连续横断层解剖。男性盆部第5腰椎间盘至髋臼上缘的横断层解剖,盆壁骶髂关节、坐骨大孔、梨状肌及上下孔和穿经的结构,盆腔内脏器回肠、乙状结肠,膀胱,直肠和精囊上份,髂血管和淋巴结的断层解剖。男性盆部髋臼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的横断层解剖,膀胱精囊角的断层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前列腺各带区的断层解剖特点。男性会阴耻骨联合下缘以下横断层解剖,男性会阴的断层解剖特点,肛门外括约肌及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3.前列腺的断层解剖,前列腺的分叶和带区解剖,前列腺的基本断面和MRIT2加权像上,前列腺各带区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精囊和前列腺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B超、CT、MRI图像。
2.熟悉盆壁、盆腔及盆腔内脏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3.了解横断层中男性盆部及会阴解剖结构的配布规律。 -
●6.1男性盆部和会阴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男性盆部第5腰椎间盘至髋臼上缘的横断层解剖,盆壁骶髂关节、坐骨大孔、梨状肌及上下孔和穿经的结构,盆腔内脏器回肠、乙状结肠,膀胱,直肠和精囊上份,髂血管和淋巴结的断层解剖。男性盆部髋臼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的横断层解剖,膀胱精囊角的断层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前列腺各带区的断层解剖特点。男性会阴耻骨联合下缘以下横断层解剖,男性会阴的断层解剖特点,肛门外括约肌及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
●6.2前列腺的断层解剖
前列腺的分叶和带区解剖,前列腺的基本断面和MRIT2加权像上,前列腺各带区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
第七章女性盆部与会阴
主要内容:
1.女性盆部及会阴结构的配布规律。
2.女性盆部及会阴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女性盆部第5腰椎间盘至髋臼上缘的横断层解剖,骶髂关节尾端以上的层面,主要为下腹部带有系膜的肠管,如阑尾、回肠和乙状结肠等。从骶髂关节尾端至髋臼上缘的层面,此段腹、盆脏器共同存在,前部为消化管(回肠、乙状结肠),中部为女性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底和体),后部为直肠。女性盆部髋臼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的横断层解剖,为女性盆腔脏器所在层面,前方为膀胱、女性尿道和输尿管盆部,中间为子宫颈和阴道,后方为直肠和肛管。女性耻骨联合下缘以下横断层解剖,主要为女性会阴结构,大、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等。肛门外括约肌及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3.卵巢的断层解剖,卵巢的横断层解剖特征,卵巢上份和下份出现的层面及卵巢恒定出现的层面,识别卵巢的解剖学标志。育龄期妇女MRIT2像上卵巢的影像学特征。
4.子宫的断层解剖,显示子宫各部的层面,子宫各部的识别标志。MRIT2加权像上生育期妇女的子宫按信号强度的差异分为三个带,每个带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卵巢和子宫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及其B超、CT、MRI图像。
2.熟悉盆壁、盆腔及盆腔内脏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3.了解横断层中女性盆部及会阴解剖结构的配布规律。 -
●7.1女性盆部和会阴的连续横断层解剖
女性盆部第5腰椎间盘至髋臼上缘的横断层解剖,骶髂关节尾端以上的层面,主要为下腹部带有系膜的肠管,如阑尾、回肠和乙状结肠等。从骶髂关节尾端至髋臼上缘的层面,此段腹、盆脏器共同存在,前部为消化管(回肠、乙状结肠),中部为女性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底和体),后部为直肠。女性盆部髋臼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的横断层解剖,为女性盆腔脏器所在层面,前方为膀胱、女性尿道和输尿管盆部,中间为子宫颈和阴道,后方为直肠和肛管。女性耻骨联合下缘以下横断层解剖,主要为女性会阴结构,大、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等。肛门外括约肌及坐骨肛门窝的位置及形态特点。
-
●7.2卵巢和子宫的断层解剖
卵巢和子宫的断层解剖,卵巢的横断层解剖特征,卵巢上份和下份出现的层面及卵巢恒定出现的层面,识别卵巢的解剖学标志。育龄期妇女MRIT2像上卵巢的影像学特征。显示子宫各部的层面,子宫各部的识别标志。MRIT2加权像上生育期妇女的子宫按信号强度的差异分为三个带,每个带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意义。
-
第八章脊柱区
主要内容:
1.脊柱区的标志性结构及椎平面定位。
2.脊柱区的基本结构,椎体和椎间盘,椎间管和脊神经根,椎管和脊髓及其被膜,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和椎体静脉的组成及交通。
3.脊柱区颈段的断层解剖,UTAC的构成,UTAC各部和横突孔、椎间管和椎管的关系,UTAC各部的病变和颈椎病的关系。颈部椎间管及神经根的形态特点。
4.脊柱区胸段的断层解剖,胸椎椎间盘的定位解剖结构,椎间管的形态和神经根的位置关系。
5.脊柱区腰段的断层解剖,侧隐窝、腰神经通道的构成、神经根管的4个狭窄,椎间管及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和形态特点。
6.脊柱区骶尾段的断层解剖,骶管及内容物的形态特点,马尾、终丝的形态特点。骶前、后孔和骶神经前、后支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椎间盘的组织学构成和各部特点及其CT、MRI图像;椎管侧隐窝的周界、交通、前后径正常值及其CT图像。UTAC的构成,UTAC各部和横突孔、椎间管和椎管的关系。腰神经通道的各段组成,神经根管和椎间管的断层解剖特征。
2.熟悉脊柱区各段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椎管内容物的的断层解剖及其CT、MRI图像。
3.了解脊柱区的基本结构特征。 -
●8.1脊柱的标志性结构和椎平面定位
脊柱区的标志性结构及椎平面定位。通过体表标志确定椎平面,通过体腔内的结构确定椎平面。
-
●8.2脊柱区的一般结构和断层表现
各部椎体和椎间盘,椎间孔和脊神经根,椎管和脊髓及其被膜,椎内静脉丛、椎外静脉丛和椎体静脉的组成及交通。
-
●8.3脊柱区的断层解剖
脊柱区颈段的断层解剖,UTAC的构成,UTAC各部和横突孔、椎间管和椎管的关系,UTAC各部的病变和颈椎病的关系。
脊柱区胸段的断层解剖,胸椎椎间盘的定位解剖结构,椎间管的形态和神经根的位置关系。
脊柱区腰段的断层解剖,侧隐窝、腰神经通道的构成、神经根管的4个狭窄,椎间管及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和形态特点。
脊柱区骶尾段的断层解剖,骶管及内容物的形态特点,马尾、终丝的形态特点。骶前、后孔和骶神经前、后支的关系。
-
第九章上肢
主要内容:
1.肩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和冠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盂唇、关节软骨和肩袖的断层解剖特点和影像学特征。
2.臂部横断层解剖,臂中份的横断层是臂部结构的配布发生转折的关键层面,肌和肌间隔的变化、血管神经束的变化。
3.肘部的断层解剖,肘部的连续横断层和冠状断层解剖及X线、CT、MRI图像。肘关节的断层解剖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4.前臂的横断层解剖,前群肌的配布和4个血管神经束的位置和构成,后群肌的配布和前臂后血管神经束的组成和走行。
5.腕部的断层解剖,腕关节的冠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腕关节的构成和周围的韧带。
学习目标:
1.掌握肩、肘、腕关节的连续横断层解剖,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冠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
2.熟悉肩、肘、腕关节的构成及特点。
3.了解臂、前臂的横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 -
●9.1肩关节的断层解剖
肩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和冠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盂唇、关节软骨和肩袖的断层解剖特点和影像学特征。
-
●9.2臂部的横断层解剖
臂中份的横断层是臂部结构的配布发生转折的关键层面,肌和肌间隔的变化、血管神经束的变化。
-
●9.3肘关节的断层解剖
肘部的连续横断层和冠状断层解剖及X线、CT、MRI图像。肘关节的断层解剖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
●9.4前臂的横断层解剖
前群肌的配布和4个血管神经束的位置和构成,后群肌的配布和前臂后血管神经束的组成和走行。
-
●9.5桡腕关节的断层解剖
腕关节的冠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腕关节的构成和周围的韧带。
-
第十章下肢
主要内容:
1.髋部的断层解剖,髋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和冠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髋臼唇、髋臼横韧带和股骨头韧带的断层解剖特点和影像学特征。
2.股部的横断层解剖,股部的3个骨筋膜鞘的构成、位置和鞘内容物。股三角和收肌管内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和识别标志。
3.膝部的断层解剖,膝关节的横、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关节软骨、关节囊的断层解剖特点、识别标志和MRI特征。
4.小腿的横断层解剖,胫、腓骨的位置和3个骨筋膜鞘的构成、位置和内容物的断层解剖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5.踝部的断层解剖,踝关节的横断层和矢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踝内侧韧带(踝三角韧带)和踝外侧韧带的组成、各束的断层解剖特点和影像学特征,距下关节的构成及其断层解剖特征和影像学表现。
学习目标:
1.掌握髋、膝、踝关节的连续横断层解剖,髋、膝关节的冠状断层解剖,膝、踝关节的矢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
2.熟悉髋、膝、踝关节的构成及特点。
3.了解股部、小腿的横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 -
●10.1髋关节的断层解剖
髋部的连续横断层解剖和冠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髋臼唇、髋臼横韧带和股骨头韧带的断层解剖特点和影像学特征。
-
●10.2股部的横断层解剖
股部的3个骨筋膜鞘的构成、位置和鞘内容物。股三角和收肌管内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和识别标志。
-
●10.3膝关节的断层解剖
膝关节的横、矢、冠状连续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关节软骨、关节囊的断层解剖特点、识别标志和MRI特征。
-
●10.4小腿的横断层解剖
胫、腓骨的位置和3个骨筋膜鞘的构成、位置和内容物的断层解剖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
●10.5踝关节的断层解剖
踝关节的横断层和矢状断层解剖及其X线、CT、MRI图像。踝内侧韧带(踝三角韧带)和踝外侧韧带的组成、各束的断层解剖特点和影像学特征。距下关节的构成及其断层解剖特征和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