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舌战大会最佳命题:纪录片是什么
纪录片的定义是什么?都有哪些类型?很多国家的专家们,分别都从不用的角度尝试界定,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
●1.1朦朦胧胧的定义
格里尔逊说: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处理。那大家都完全同意吗?
-
●1.2五花八门的类型
国外纪录片的类型研究,将纪录片分为基本的两类:人文社会类和自然科学类。
-
第二章历史发展中的名家流派
学习纪录片的历史发展中的名家流派,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恩师纪录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
●2.1探索发现:生父弗拉哈迪
作品《北方的纳努克》成为纪录片诞生的标志,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纪录片创作的影响,都值得研究。
-
●2.2讲坛说教:教父格里尔逊
给纪录片这种类型正式起名字的第一人,看起来,他对于纪录片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2.3先锋诗人:伊文思
伊文思,纪录片诗人,让纪录片有更多可能和风格
-
●2.4电影眼睛:维尔托夫
这位导演的作品《带摄影机的人》,一直都是纪录片人必须研究的经典作品,我们的眼睛在看什么?
-
●2.5真理电影
真理电影:奇怪的一群人疯狂的想要挖掘出生活背后的真理,不是哲学家,是电影人!
-
●2.6直接电影
我们把生活真实的展现出来吧!
-
●2.7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
我们开始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你认为看到的就是真实,我认为真实要用心去寻找。
-
●2.8新纪录片
我把我想说的,真实的现实问题展现给你,这就是我做纪录片的目的,基于真实的表达我的观点
-
第三章纪录片的思索拷问
我们时常模糊纪录片的边界,纠结纪录片反应的是不是真的“真实”。我们也拿着文案去拍纪录片,这其实都很正常
-
●3.1纪录片与专题片
专题片是中国独有的专业名词,我时常觉得格里尔逊在中国纪录片界,进行过教学。
-
●3.2纪录片中的真实与虚构
到底要怎么做一个有原则的真实纪录片导演呢?
-
第四章纪录片的特别样式
新媒体时代,我们都在看些什么特别的纪录片。
-
●4.1自我反射模式
自我反射模式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是创作者把自己的看法、评价、情绪传达给观众,他的看法无法取代事实本身。
-
●4.2动画纪录片
真实,但是没法再现,不能拍摄,那些使用了特别的形式,比如动画做的纪录片。
-
●4.3微纪录片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纪录片也来了!
-
●4.4新媒体互动纪录片
很多艺术家在新媒体时代做了尝试,纪录片导演们也不例外,纪录片开始由观众作主:新媒体互动纪录片。
-
第五章开始你的导演之旅
学以致用,我们终究是为了创作自己的纪录片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
-
●5.1寻找选题
有些选题太平淡无奇,有些选题太常见俗气,有些拍摄的难度又太大,寻找,是创作的开始。
-
●5.2采访考察
采访目的,采访态度,采访提问,采访技巧
-
●5.3酝酿故事
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讲的精彩,更常希望他是有故事发生,那从准备导演阐述与策划文案开始吧
-
第六章纪录片的拍摄
站在摄影机后面的你,一直在尝试各种拍摄的技巧和风格、创新和特别。也许,更多地尝试会是件好事
-
●6.1纪实拍摄
五个纪实拍摄的要领
-
●6.2采访拍摄
采访的目的、采访态度和采访技巧
-
●6.3情景再现
那些已经发生过得事情,怎么让观众理解呢?情景再现的主要要点讲解。
-
第七章纪录片的剪辑
纪录片没有剧本,那我们剪辑的时候往往更容易迷失,怎么从总体上把握方向,就成为重要的事项。
-
●7.1视角
纸上剪辑比直接剪辑更有效率,编辑大纲像是一个蓝图,可以帮你确立一个最佳剪辑方案。
-
●7.2技法
纪录片的剪辑,既像是故事片的剧本写作过程,又像是导演的一次回忆过程,那就面临很多选择:自叙他叙、顺叙倒叙、明叙暗叙?
-
第八章纪录片的升华——解说与故事
怎么让自己的纪录片更好看一些?讲一个好的故事,或者好一些的解说词,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
-
●8.1解说的营养
纪录片中的解说有什么样的作用和要求
-
●8.2故事的角色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不拒绝任何一个普通人,纪录片作品要拍人物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别的。
-
●8.3故事的悬念
悬念设置作为故事化的一种手段,最具有戏剧效果,最能引起观众兴趣。通过调动观众,让他参与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来。
-
●8.4纪录片的情感与共鸣
纪录片怎么引起情感的共鸣,以教师自己的创造经验进行了总结概括。
-
●8.5纪录片的风格与方法
怎么把握纪录片的风格,分析作品《四个春天》
-
第九章大学生纪录短片创作实践
每年每个季节,纪录片的各种大赛信息都铺面而来。有大三学生的课程作业曾经在几个比赛获奖,总共获得了六万左右的奖金。多投比赛吧,一个班的课程作业加起来曾经到了近十万呢!
-
●9.1作品赛事与发行
赛事多得很,可不止有老师推荐的这些,只要你符合要求,符合大赛的风格指向,多参与,也能测试出自己作品的大概分数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