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论
绪论
-
●0.1课程框架
课程框架
-
●0.2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
●0.3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
●0.4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
第一章原核生物形态与构造和功能
原核生物形态与构造和功能
-
●1.1细 菌
细 菌
-
●1.2放线菌
放线菌
-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2.1酵母菌
酵母菌
-
●2.2霉菌
霉菌
-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病毒和亚病毒
-
●3.1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的形态结构
-
●3.2病毒的繁殖
病毒的繁殖
-
●3.3烈性噬菌体与温和性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与温和性噬菌体
-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
●4.1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
●4.2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
●4.3微生物培养基
微生物培养基
-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
●5.1代谢概论
代谢概论
-
●5.2微生物能量代谢
微生物能量代谢
-
●5.3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
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
-
●5.4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
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
-
●6.1微生物生长的研究方法
微生物生长的研究方法
-
●6.2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
●6.3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6.4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
-
●7.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7.2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
●7.3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
●7.4菌种退化,复壮和保藏
菌种退化,复壮和保藏
-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物的生态
-
●8.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
●8.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
●8.3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8.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
传染与免疫
-
●9.1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
●9.2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
●9.3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
●10.1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及命名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及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