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上海海洋大学)
物理化学(上海海洋大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3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综合运用高等数学和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在化学变化和相态变化与pVT等实验条件变化之间的平衡和速度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本课程是环境、制药、食品、海洋、生物等众多近化学化工专业的必修骨干课程,前承数学、物理和其他化学分支学科等基础课程,后接各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好该课程,有助于学生构筑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基础,这不仅是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更是以后发展(深造或就业)的需要。很多实验现象的解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往往离不开物理化学的原理。视频授课内容在结构安排上与物理化学知识的逻辑框架一致,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讲授过程中,注重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注重抓住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物理化学科学方法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见面课主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讨论,发现共性问题与难点,集中加以解决。 课程建设历史: 2013年 获上海海洋大学校级重点课程项目资助,引入“案例研究型自主学习模式”,开始兼顾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 2015年 获上海海洋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在《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017年 获评上海海洋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2019年 获上海海洋大学在线课程建设项目资助,与智慧树平台合作建设在线课程,同时开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2020年 获评上海海洋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案例被选入“上海海洋大学在线教学优秀案例汇编” 2020年 获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物理化学简介
熊振海
课程导学
熊振海
先修知识
熊振海
单组分体系热力学
热力学基本概念
熊振海
热力学第一定律
熊振海
常见过程
熊振海
功与过程
熊振海
热与过程
熊振海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1)
熊振海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2)
熊振海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3)
熊振海
化学反应热
化学反应热(1)
熊振海
化学反应热(2)
熊振海
自发过程
熊振海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熊振海
熵增加原理
熊振海
熵变的计算
熵变的计算(1)
熊振海
熵变的计算(2)
熊振海
熵变的计算(3)
熊振海
自由能判据
自由能判据(1)
熊振海
自由能判据(2)
熊振海
几个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
熊振海
自由能的计算
自由能的计算(1)
熊振海
自由能的计算(2)
熊振海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
熊振海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多组分体系组成表示法
熊振海
偏摩尔量
偏摩尔量(1)
熊振海
偏摩尔量(2)
熊振海
偏摩尔量(3)
熊振海
化学势
熊振海
气体的化学势
熊振海
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熊振海
理想液态混合物及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
理想液态混合物及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1)
熊振海
理想液态混合物及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2)
熊振海
稀溶液的依数性
熊振海
知识点总结
熊振海
熵和不可逆热力学
熊振海
相平衡
相律
相律(1)
熊振海
相律(2)
熊振海
例题精解
熊振海
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水、CO₂及S的相图
熊振海
Clapeyron 方程
熊振海
二组分体系的相图
p-x图
熊振海
T-x图
熊振海
例题精解
熊振海
蒸馏(精馏)原理
熊振海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熊振海
例题精解
熊振海
表面物理化学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表面和界面
苗军舰
比表面、分散度、表面功
苗军舰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比表面-例子与应用
苗军舰
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
苗军舰
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 - 例题
苗军舰
弯曲液面的特性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
苗军舰
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例题及应用
苗军舰
Young-Laplace公式
苗军舰
Kelvin公式
苗军舰
Kelvin公式的应用
苗军舰
溶液的表面吸附
苗军舰
例题讲解
苗军舰
电化学
电化学简介
邵则淮
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定律
邵则淮
习题精解
邵则淮
离子的电迁移
离子的电迁移
邵则淮
习题精解
邵则淮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邵则淮
习题精解
邵则淮
电导测定的应用
电导测定的应用
邵则淮
习题精解(1)
邵则淮
习题精解(2)
邵则淮
  • 绪章 绪论

    简要介绍物理化学学科、课程情况以及必要的先修知识。

  • 0.1物理化学简介

    介绍化学四大分支之一的物理化学学科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发展史等。

  • 0.2课程导学

    介绍课程考核方法、学习技巧等内容

  • 0.3先修知识

    介绍学好本课程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

  • 第一章单组分体系热力学

    从两个热力学基本定律出发,推导用于解决变化方向和限度问题的熵判据和自由能判据。这部分内容需要用到大量微积分知识,相对来说理论性比较强,比较枯燥。但是这部分内容是后边各章节的理论基础,因为非常重要。

  • 1.1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力学基本概念:系统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功和热、内能

  • 1.2热力学第一定律

    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来由、功、热、热力学能的关系,初步学习功的计算

  • 1.3常见过程

    介绍等温、等压、等容、等外压、绝热、循环等过程的数学和物理特征。

  • 1.4 功与过程

    通过对不同过程中功的计算分析,比较功与过程的关系。

  • 1.5热与过程

    介绍等容热与等压热与状态函数变化之间的关系。

  • 1.6理想气体的热力学

    从焦耳实验出发,介绍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规律。

  • 1.7化学反应热

    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简单应用,主要介绍几种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1.8自发过程

    分析自发过程的特征,引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描述。

  • 1.9热力学第二定律

    介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描述以及数学表达式,及克劳修斯不等式。

  • 1.10 熵增加原理

    介绍熵增加原理,以及如何使用熵增加原理判断孤立体系和一般体系的变化方向和限度。

  • 1.11 熵变的计算

    介绍单组分体系在单纯气体状态变化、气体混合、相变和凝聚相等过程的熵变计算方法。

  • 1.12自由能判据

    推导吉布斯自由能和亥姆霍兹自由能判据。

  • 1.13几个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联合表达式的基础上,推导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

  • 1.14自由能的计算

    介绍等温条件下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自行推导亥姆霍兹自由能的计算方法。

  • 1.15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

    介绍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相关内容

  • 第二章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通过引入偏摩尔量这个概念,本章将单组分体系得到的结论进行修正,推导其在在多组分体系中的运用,最终推导出化学势判据,并介绍气体和液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计算方法。

  • 2.1多组分体系组成表示法

    介绍混合物、溶液等多组分体系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在本课程与其他场景中的区别。

  • 2.2偏摩尔量

    通过对比广度性质的部分可加和性在单组分体系和多组分体系中的区别,介绍多组分体系中广度性质状态函数的表达式,进而通过偏摩尔量,介绍单组分体系热力学中的结论在多组分体系中的修正方法。

  • 2.3化学势

    介绍化学势概念、化学势判据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 2.4气体的化学势

    介绍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化学势计算方法。

  • 2.5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介绍分别用于描述稀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休克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 2.6理想液态混合物及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

    本节对理想液态混合物和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公式进行推导,并且通过实例进行计算讲解。

  • 2.7稀溶液的依数性

    稀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某些物理性质会有所变化如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产生。这是多组分系统中化学势随组分数而表现出来的自身变化规律,溶液的依数性只有在溶液的浓度很稀的时候才有规律,而且溶液越稀,其依数性的规律性越强。依数性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由溶质粒子数目的多少决定,因此被称为稀溶液依数性。

  • 2.8知识点总结

    本节内容对前边介绍的化学热力学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学生学习化学热力学过程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重点解释。

  • 2.9熵和不可逆热力学

    为了帮助同学更好理解熵判据在化学热力学中的地位,本节介绍了一些关于熵这个概念的延伸知识;同时,作为对前边经典热力学的补充,本节内容也对不可逆热力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 第三章相平衡

    本章在介绍相律的基础上,讲授单组分体系和双液相体系的相图,进而介绍一些相图的基本应用。

  • 3.1 相律

    本节在介绍系统物种数、组分数、自由度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讲授相律的应用。

  • 3.2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这部分内容以水为例,介绍单组分体系的相图中的基本信息,并结合之前热力学中推导出的相平衡化学势判据推导出克克方程。

  • 3.3二组分体系的相图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完全互溶双液系的相图及其在蒸馏原理中的应用。以这部分知识为基础,学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自学萃取等分离过程。

  • 第四章表面物理化学

    本章主要讲解了表面功、表面张力、表面Gibbs自由能、附加压力、溶液的表面吸附等重要的概念,以及几个非常重要的公式:Young-Laplace公式、Kelvin公式、Gibbs吸附等温式等。它们对理解表面的行为、解释日常中的很多的现象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也是表面物理化学的根本,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习题课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 4.1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本节主要讲解了表面与界面,比表面、分散度、表面功,表面Gibbs自由能、表面张力等概念,搭起了表面物化的概念框架,是今后表面物化学习的基础

  • 4.2弯曲液面的特性

    本节主要讲解了弯曲液面的特性---具有附加压力,从而出现了很多奇特的现象和规律。进一步讲解了与附加压力有关的两个重要规律:Young-Laplace公式和Kelvin公式,定量地描述附加压力的影响

  • 4.3 溶液的表面吸附

    本节主要讲解了溶液的表面吸附现象,并给出了Gibbs吸附等温式进行定量的描述

  • 4.4例题讲解

    本讲给出了几个例题,加深对表面现象的认识,同时更方便学习和理解

  • 第五章 电化学

    1. 熟练掌握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的本质;
    2. 熟练掌握电解质溶液导体迁移数的计算
    3.     熟练掌握电导、电导率及摩尔电导率的概念;
    4. 熟练掌握电导率测定的相关应用;

  • 5.1电化学简介

    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的本质

  • 5.2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定律

  • 5.3离子的电迁移

    离子电迁移的影响因素

  • 5.4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电导的测定

  • 5.5电导测定的应用

    电导测定的应用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 绪论

    0.1 物理化学简介

    0.2 课程导学

    0.3 先修知识

    视频数3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单组分体系热力学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3 常见过程

    1.4 功与过程

    1.5 热与过程

    1.6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

    1.7 化学反应热

    1.8 自发过程

    1.9 热力学第二定律

    1.10 熵增加原理

    1.11 熵变的计算

    1.12 自由能判据

    1.13 几个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

    1.14 自由能的计算

    1.15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

    视频数2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2.1 多组分体系组成表示法

    2.2 偏摩尔量

    2.3 化学势

    2.4 气体的化学势

    2.5 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2.6 理想液态混合物及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

    2.7 稀溶液的依数性

    2.8 知识点总结

    2.9 熵和不可逆热力学

    视频数12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相平衡

    3.1 相律

    3.2 单组分体系的相图

    3.3 二组分体系的相图

    视频数11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表面物理化学

    4.1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4.2 弯曲液面的特性

    4.3 溶液的表面吸附

    4.4 例题讲解

    视频数12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电化学

    5.1 电化学简介

    5.2 法拉第定律

    5.3 离子的电迁移

    5.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5.5 电导测定的应用

    视频数10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