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0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杭州医学院
开课教师支佳琦吴茅费鲜明蒋雷郑素洁沈燕
学科专业医学医学技术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自哪里?血液中流淌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生病”时会有什么样的“千变万化”?正常情况下,血液为什么不会发生凝固?血管破损时,又是谁前仆后继地堵住缺口,进行止血?又是谁及时叫停,实现抗凝,维持血管稳态?血液可以说是我们人体的生命之河,为我们的健康生活输送养分。如果你想知道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请跟随我们的课程,一起探索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奥秘。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正常骨髓细胞形态
学习资料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粒细胞形态画像
支佳琦
红系、巨核细胞系统形态画像
支佳琦
淋单浆细胞系统的形态画像
支佳琦
其他造血细胞
支佳琦
骨髓细胞检查
学习资料
骨髓象检查(1)
支佳琦
骨髓象检查(2)
支佳琦
正常骨髓象
支佳琦
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总论
支佳琦
POX染色
支佳琦
NAP染色
支佳琦
酯酶染色、糖原染色
支佳琦
铁染色
支佳琦
红细胞疾病
贫血概述
支佳琦
学习资料
缺铁性贫血
支佳琦
学习资料
巨幼细胞性贫血
吴茅
学习资料
再生障碍性贫血
吴茅
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
淋巴瘤概述
郑素洁
多发性骨髓瘤
郑素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检验
学习资料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吴茅
其他白细胞疾病
学习资料
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
沈燕
类白血病
沈燕
血栓与止血基本理论
学习资料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蒋雷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蒋雷
抗凝与纤溶机制
费鲜明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实践与应用
学习资料
血栓与止血检验在抗凝监测中的应用
费鲜明
  • 第一章正常骨髓细胞形态

    骨髓中的细胞可分为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造血细胞可以分为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这六大系统。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包括肥大细胞、组织细胞、吞噬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细胞、破碎细胞以及退化细胞等。这一章我们将一起学习这些细胞的形态特点,描绘骨髓细胞的形态画像。

  • 1.1粒细胞形态画像

    粒细胞根据发育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的核心特征是胞浆中的颗粒,借助胞核核型和胞浆颗粒两个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对不同阶段粒细胞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

  • 1.2红系、巨核细胞系统形态画像

    红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巨核细胞是造血系统中最大的细胞,巨核细胞系统共有5类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颗粒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裸核巨核细胞。借助胞核核型和胞浆颜色深浅、多少这两个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对不同阶段红系和巨核细胞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

  • 1.3淋单浆细胞系统的形态画像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浆细胞可以由淋巴细胞转化而来。不同阶段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可以根据细胞核型的变化以及胞浆的多少、深浅来进行基本的区别。

  • 1.4其他造血细胞

    非造血细胞是造血细胞的骨架细胞,在骨髓中含量比较少,各种细胞具有各自典型特征。

  • 第二章骨髓细胞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病诊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当我们拿到一张骨髓片,如何用显微镜来对它进行观察,完成一份骨髓报告,得出有效的诊断意见,从而提示临床。正常的骨髓象又有哪些特点。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这一章关注的问题。

  • 2.1骨髓象检查(1)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骨髓检查?什么样的骨髓标本可以称为满意的骨髓标本?这两个问题你都可以在本节找到答案。

  • 2.2骨髓象检查(2)

    本节介绍了骨髓象分析的完整步骤,从低倍镜到油镜,从镜下观察到报告书写,报告书写又包括形态特征和诊断意见两大部分。

  • 2.3正常骨髓象

    本节介绍了正常骨髓象的特征,我们需要关注哪些细胞,各系统各阶段细胞的正常参考区间是多少,哪些异常细胞是不应该在正常骨髓象中看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这一节的内容中找到答案。

  • 第三章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指在细胞形态学基础上,运用化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化学等技术研究对血细胞内部的多种化学成分作定位、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的方法。普通的染色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候不足以解决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细胞化学染色对于辅助诊断白血病和贫血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临床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酯酶染色、糖原染色和铁染色

  • 3.1细胞化学染色总论

    细胞化学染色是指在细胞形态学基础上,运用化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化学等技术研究对血细胞内部的多种化学成分作定位、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的方法。细胞化学染色可以在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鉴别白血病的类型,二是鉴定贫血的类型,三是在某些疾病中可以起到鉴别诊断的作用。

  • 3.2POX染色

    过氧化物酶即髓过氧化物酶,是存在于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一种溶酶体酶。POX阳性的细胞只有粒细胞跟单核细胞。POX染色是鉴定急淋、急非淋最重要也是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

  • 3.3NAP染色

    NAP染色是细胞化学染色中唯一的半定量检查方法。NAP的临床意义更大的是在于鉴别诊断,包括感染类型的鉴别,类白跟慢粒的鉴别,PNH和再障的鉴别这三方面。

  • 3.4酯酶染色、糖原染色

    酯酶染色根据特异性的高低,可以分成特异性酯酶跟非特异性酯酶。特异性酯酶又称为粒细胞酯酶。非特异性酯酶又可以称为单核细胞酯酶;糖原染色的染色结果中,各个系统的细胞均为阳性,但形态有所区别。糖原染色对诊断红白血病有提示作用,尤其是鉴别红白血病跟巨幼贫时。

  • 3.5铁染色

    铁粒,人体内多余的铁主要是以铁蛋白跟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在体内的,铁蛋白聚合成团块状称为含铁血黄素,普鲁士蓝染色可显示蓝色颗粒,故称铁粒。骨髓内的铁主要存在于铁粒当中,铁粒就是我们铁染色的主要对象。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它的铁染色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需要我们仔细区分。

  • 第四章红细胞疾病

    贫血描述的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或者红细胞压积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参考区间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或者综合征。临床常见的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导致贫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寻找其病因是贫血治疗的关键,实验室检查在贫血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4.1贫血概述

    什么叫做贫血?贫血有什么常见的临床表现?贫血的分类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可以在本节的内容中找到。

  • 4.2缺铁性贫血

    缺铁贫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机体内铁是如何进行代谢的?有哪些检查铁代谢的指标?缺铁贫的骨髓象有哪些特征?本节我们将一起进行学习。

  • 4.3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什么物质缺乏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又会有怎么样的“巨幼”改变?本节我们将一起进行学习。

  • 4.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起病原因是什么?贫血的骨髓象为什么被称为“荒漠“?它的诊断标准又有哪些?它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特征?本节我们将一起进行学习。

  • 第五章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以实体瘤的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最易受累的部位有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

  • 5.1淋巴瘤概述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以实体瘤的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最易受累的部位有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 5.2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也就是M蛋白过度生成,常伴有多发性的溶骨损害、高钙血症、贫血和肾脏损伤等,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制,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

  • 第六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检验

    又称白血病前期或难治性贫血,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伴发育异常、无效造血,以病态造血为特征的疾病。

  • 6.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又称白血病前期或难治性贫血,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伴发育异常、无效造血,以病态造血为特征的疾病。MDS的旧FAB分型渐渐淘汰,新的WHO分型不断完善。MDS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细胞系统发生病态造血时又会有怎么样的形态变化?本节我们将一起进行学习。

  • 第七章其他白细胞疾病

    临床上良性或反应性白细胞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类脂质沉积症、脾功能亢进、嗜血细胞综合征等。

  • 7.1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学上以淋巴细胞良性增生伴形态变异为主要表现的自限性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疾病。传单有哪些类型?它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特点?本节我们将一起进行学习。

  • 7.2类白血病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LR)简称类白,是由于某些因素刺激机体造血组织所引起的类似白血病的血液学改变,其特点为外周血WBC显著增高或有原始、幼稚细胞的出现,多有明确的病因。类白有哪些类型?它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特点?本节我们将一起进行学习。

  • 第八章血栓与止血基本理论

    生理情况下机体的止血、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始终保持动态平衡,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不会溢出血管外出血,也不会在血管内发生凝固而导致血栓形成。出血与血栓形成是机体正常的止血凝血、抗凝血及纤溶动态平衡失调所致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参与因素主要包括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血物质、纤溶成分和血流状态,任何单一因素或复合因素异常都可能引起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

  • 8.1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血管壁的结构可分为哪几层?血管内皮如何在止血和抗血栓过程中发挥作用?本节我们将一起进行学习。

  • 8.2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胞质分隔、脱落后产生并释放进入外周血。血小板表面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与血小板发挥止血功能又有什么相关性呢?本节我们将一起进行学习。

  • 8.3抗凝与纤溶机制

    抗凝和纤溶机制是机体维持正常止凝血动态平衡的基本机制,也是人体不发生血栓的根本保证。在某些病理因素作用下,由于抗凝纤溶调节紊乱,最终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因此,维持正常的抗凝纤溶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节我们将一起学习其具体机制。

  • 第九章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实践与应用

    抗凝是对高龄状态、血栓性疾病或血栓相关性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的一种方式,而抗凝本身具有出血风险,因此需要进行监测,因而抗凝监测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9.1血栓与止血检验在抗凝监测中的应用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哪些呢?这些抗凝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血栓与止血检验项目在普通抗凝治疗中有什么应用呢?本节我们将一起进行学习。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正常骨髓细胞形态

    1.1 粒细胞形态画像

    1.2 红系、巨核细胞系统形态画像

    1.3 淋单浆细胞系统的形态画像

    1.4 其他造血细胞

    视频数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骨髓细胞检查

    2.1 骨髓象检查(1)

    2.2 骨髓象检查(2)

    2.3 正常骨髓象

    视频数3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细胞化学染色

    3.1 细胞化学染色总论

    3.2 POX染色

    3.3 NAP染色

    3.4 酯酶染色、糖原染色

    3.5 铁染色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红细胞疾病

    4.1 贫血概述

    4.2 缺铁性贫血

    4.3 巨幼细胞性贫血

    4.4 再生障碍性贫血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

    5.1 淋巴瘤概述

    5.2 多发性骨髓瘤

    视频数2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检验

    6.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视频数1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其他白细胞疾病

    7.1 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

    7.2 类白血病

    视频数2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血栓与止血基本理论

    8.1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8.2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8.3 抗凝与纤溶机制

    视频数3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实践与应用

    9.1 血栓与止血检验在抗凝监测中的应用

    视频数1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