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5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系统工程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其运筹学、专业工程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融合,并主要发生在三大学科的结合部。可以预见,系统工程接下来将会大有用武之地,并且自身也将得到极大发展。因此,对于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对于物流工程及管理专业的人员,掌握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并用于物流工程及管理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程较全面地介绍了系统与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系统的观点去看待专业问题,进一步阐述了如何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去处理物流系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其提供最优规划和计划,进行有效协调和控制。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系统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吴小珍
系统的特性
吴小珍
系统科学的知识点体系及系统思想的发展历程
吴小珍
系统理论
吴小珍
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系统工程概念及相关学科
吴小珍
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前提
吴小珍
硬系统工程方法论及软系统工程方法论
吴小珍
综合集成方法论和WSR系统方法论
吴小珍
物流系统及物流系统工程
吴小珍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概述及系统环境分析
张绪美
系统目标和指标体系分析及系统结构分析
张绪美
解释结构模型法及主成分分析法
张绪美
结构模型的相关概念
张绪美
聚类分析法及状态空间模型
张绪美
主成分和状态空间模型的相关计算和步骤
张绪美
系统预测
预测概述
预测概述(一)
刘玲丽
预测概述(二)
刘玲丽
定性预测法
定性预测法(一)
刘玲丽
定性预测法(二)
刘玲丽
回归分析预测法
一元线性回归
刘玲丽
多元线性回归
刘玲丽
时间系列预测法
移动平均法
刘玲丽
指数平滑法
刘玲丽
时间序列分解法
刘玲丽
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一)
刘玲丽
投入产出法(二)
刘玲丽
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概述
高俊
系统综合评价-关联矩阵法
高俊
系统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高俊
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一)
高俊
模糊综合评判法(二)
高俊
数据包络分析
高俊
运输系统网络图计划
网络图计划
陈玲娟
网络图参数计算
陈玲娟
网络图的优化
陈玲娟
运输系统模拟概述
系统模拟概述
陈玲娟
系统动力学仿真
陈玲娟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陈玲娟
系统动力学模型
陈玲娟
  • 第一章系统

    系统这一概念来源于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系统无处不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吸引了众多领域的专家从事研究和应用,其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章从系统的定义、分类、特性等方面介绍了系统的基本知识,探讨了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及系统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对主要的几种系统理论进行了论述。

  • 1.1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本节给出了系统的定义及其包含的系统的共同点,并根据系统的反映属性和生成原因的不同,对系统进行了分类。

  • 1.2系统的特性

    本节讲述了系统的六大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开放性和层次性。

  • 1.3系统科学的知识点体系及系统思想的发展历程

    本节讲述了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并分三个阶段论述了系统思想的发展历程。

  • 1.4系统理论

    本节对几种重要的系统理论进行了论述,包括一般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

  • 第二章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系统工程是一种应用技术,它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技术、社会角度来对一个大系统作优化分析和评价,以实现其综合最优化。本章介绍了系统工程的定义,分析了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的区别,对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论述了几种重要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对物流系统及物流系统工程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研究。

  • 2.1系统工程概念及相关学科

    本节叙述了系统工程的定义、与其他工程的区别,并对系统工程的相关学科进行了分析。

  • 2.2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前提

    本节讲述了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前景展望,并对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 2.3硬系统工程方法论及软系统工程方法论

    本节讲述了硬系统工程方法论及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产生、使用要点及适用范围。

  • 2.4综合集成方法论和WSR系统方法论

    本节讲述了综合集成方法论及WSR系统方法论的内涵、步骤及使用注意事项。

  • 2.5物流系统及物流系统工程

    本节从系统及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物流进行分析,明确了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系统工程的含义以及物流系统化的重要性等问题。

  • 第三章系统分析

    本章主要包含系统分析概述,系统环境分析,系统目的和指标体系分析和系统结构分析四个部分。

  • 3.1系统分析概述及系统环境分析

    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其中的核心内容。系统工程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要解决战略性、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 3.2系统目标和指标体系分析及系统结构分析

    系统目标关系到系统的全局或全过程,它是系统分析、评价、决策与系统设计的出发点,也是系统目的的具体体现。系统结构分析从要素集分析、相关性分析、层次性分析及整体性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讲

  • 3.3解释结构模型法及主成分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结构模型化技术的一种。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或矩阵数据分析,是统计分析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系统分析、评价、故障诊断、质量管理和发展对策等许多方面都有应用。

  • 3.4结构模型的相关概念

    建立结构模型的相关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结构的基本表达方式;区域划分;级位划分;骨架矩阵提取;多级递阶有向图绘制。

  • 3.5聚类分析法及状态空间模型

    聚类分析作为数据挖掘中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客户细分、文本归类、结构分组和行为跟踪等问题中被广泛应用,成为大数据分析方法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状态空间模型就是以系统的状态作为变量,并以此来描述动态行为的一种数学模型。它不仅能表达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也能表达系统的输出和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状态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系统输入对系统状态的影响。

  • 3.6主成分和状态空间模型的相关计算和步骤

    主成分分析法是把系统中的多个变量转化为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而可将多变量的高维空间问题化简成低维的综合指标问题。状态空间模型就是以系统的状态作为变量,并以此来描述动态行为的一种数学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由两部分构成:联系输入与状态的状态方程和联系输出与状态的输出方程。

  • 第四章系统预测

    ]预测是指人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手段,预先推知和判断事物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种活动。本章将在理解预测的含义及作用、预测的原理和步骤、预测方法及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几种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4.1预测概述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感知最多的是事物的现在和过去,当人们需要感知未来时,就产生了预测。本节将从总体上介绍预测的含义及作用、预测的分类、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常用预测方法及选择、预测误差和预测精确性的衡量。

  • 4.2定性预测法

    定性预测法主要根据预测人员的主观经验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推测预测对象未来发展状况。本节将重点学习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的基本思想和工作程序,并归纳定性预测法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4.3回归分析预测法

    回归分析预测是指从被预测变量和与它有关的解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出发,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预测对象未来发展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本节将在介绍回归分析基本思想和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4.4时间系列预测法

    时间序列预测是分析预测对象的历史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并借以推断其未来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本节将在介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本思想和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时间序列解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4.5投入产出法

    投入产出法是利用投入产出表和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各种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别是研究和分析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产品的生产与消耗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第一节将学习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和投入产出法的数学模型。 投入产出法中连接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的是两个重要的参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第二节将介绍这两个系数的含义和计算公式,并通过一个例子学习投入产出法的应用。

  • 第五章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是对新开发的或改建的系统,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对系统设计的各种方案进行评审和选择,以确定最优或次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

  • 5.1系统评价概述

    系统评价的作用、系统评价的原则、系统评价分类、系统评价步骤。

  • 5.2系统综合评价-关联矩阵法

    关联矩阵法是常用的系统综合评价法,它主要是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各替代方案有关评价指标及其重要度与方案关于具体指标的价值评定量之间的关系。

  • 5.3系统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有关人员的判断,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整个过程体现了人们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征。

  • 5.4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 5.5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是根据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

  • 第六章运输系统网络图计划

    首先介绍了网络图计划的提出,由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线路法组成,组成要素包括工序、事件及路线三大部分。我国主要使用双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分析之间绘制步骤和规则的区别,其中双代号网络图的时间参数分为节点时间参数和工作时间参数两种,都可计算所有的时间参数且计算结果相同,网络优化就是应用网络图所反映的客观规律,通过网络图的各种安排,制订一最优计划的过程。

  • 6.1网络图计划

    网络计划技术由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组成,主要内容包括绘制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及网络计划优化,主要的组成要素包括工序、事件及路线三大部分。网络图分为单代号、双代号、单代号时标、双代号时标、单代号搭接网络图等五种,我国主要使用双代号网络图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它们的构成要素,包括工作、节点、线路等,绘制时应遵循步骤及规则。

  • 6.2网络图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图的时间参数分为节点时间参数和工作时间参数两种,计算方法也分为节点计算法和工作计算法,两种方法都可计算所有的时间参数且计算结果相同。在这只介绍了按节点计算法。

  • 6.3网络图的优化

    网络图又叫统筹图,它是计划任务及其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最优计划是以最短的时间(或在一定的时间内)用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得到最大效果的计划。网络优化就是应用网络图所反映的客观规律,通过网络图的各种安排,制订一最优计划的过程。有时间优化、时间一费用优化、流程优化和资源优化等三块。

  • 第七章运输系统模拟概述

    运输系统模拟为解决运输问题提供了方法,本章介绍了系统模拟和蒙特卡罗模拟以及系统动力学仿真,并用蒙特卡罗仿真进行实例分析。

  • 7.1系统模拟概述

    系统模拟是以某种工具和手段模仿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运行状态。本节中,主要介绍了系统模拟的目的、发展过程、步骤、功能及方法等基本概念。

  • 7.2系统动力学仿真

    系统动力学仿真是从系统的内部结构入手,通过建立系统仿真模型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本节中,主要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史、学科基础、特点、仿真原理、步骤以及仿真软件,并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进行实例分析。

  • 7.3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系同因果关系分析

  • 7.4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模型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系统

    1.1 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1.2 系统的特性

    1.3 系统科学的知识点体系及系统思想的发展历程

    1.4 系统理论

    视频数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2.1 系统工程概念及相关学科

    2.2 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前提

    2.3 硬系统工程方法论及软系统工程方法论

    2.4 综合集成方法论和WSR系统方法论

    2.5 物流系统及物流系统工程

    视频数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系统分析

    3.1 系统分析概述及系统环境分析

    3.2 系统目标和指标体系分析及系统结构分析

    3.3 解释结构模型法及主成分分析法

    3.4 结构模型的相关概念

    3.5 聚类分析法及状态空间模型

    3.6 主成分和状态空间模型的相关计算和步骤

    视频数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系统预测

    4.1 预测概述

    4.2 定性预测法

    4.3 回归分析预测法

    4.4 时间系列预测法

    4.5 投入产出法

    视频数11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系统评价

    5.1 系统评价概述

    5.2 系统综合评价-关联矩阵法

    5.3 系统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5.4 模糊综合评判法

    5.5 数据包络分析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运输系统网络图计划

    6.1 网络图计划

    6.2 网络图参数计算

    6.3 网络图的优化

    视频数3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运输系统模拟概述

    7.1 系统模拟概述

    7.2 系统动力学仿真

    7.3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7.4 系统动力学模型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