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山东联盟)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山东联盟)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5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青岛大学
开课教师刘纯毅尹卓
学科专业工学计算机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二十世纪中叶,人类科技文明的历史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现代意义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横空出世。自此以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经历着计算机的深刻影响。大到航天探月,小到手机微信,计算机的身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些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计算机究竟是如何构成,又是怎样工作的呢?阿兰·图灵的天才设想,冯·诺依曼的匠心规划,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各司其职;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推陈出新;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各展其长;单总线,双总线,多总线,继往开来;程序,微程序,指令,微指令,层层分解……来吧,且听我娓娓道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神秘面纱,携手探索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个中奥妙!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计算机系统概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计算机系统简介
计算机系统简介-1
刘纯毅
计算机系统简介-2
刘纯毅
计算机系统简介-3
刘纯毅
计算机基本组成
刘纯毅
计算机硬件主要技术指标
刘纯毅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
计算机发展简史
刘纯毅
计算机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刘纯毅
系统总线
总线的基本概念
刘纯毅
总线的分类
刘纯毅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刘纯毅
总线结构
刘纯毅
总线控制
总线控制-1
刘纯毅
总线控制-2
刘纯毅
存储系统
概述
刘纯毅
主存储器
主存储器-1
刘纯毅
主存储器-2
刘纯毅
主存储器-3
刘纯毅
主存储器-4
刘纯毅
主存储器-5
刘纯毅
主存储器-6
刘纯毅
主存储器-7
刘纯毅
高速缓冲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1
刘纯毅
高速缓冲存储器-2
刘纯毅
辅助存储器
刘纯毅
输入输出系统
概述
刘纯毅
外部设备
刘纯毅
I/O接口
刘纯毅
程序查询方式
刘纯毅
程序中断方式
刘纯毅
DMA方式
刘纯毅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数据的二进制表示
刘纯毅
无符号数
刘纯毅
有符号数
刘纯毅
定点数和浮点数
刘纯毅
定点运算
定点运算-1
刘纯毅
定点运算-2
刘纯毅
定点运算-3
刘纯毅
浮点运算
刘纯毅
算术逻辑单元
刘纯毅
指令系统
机器指令
刘纯毅
操作数类型和操作类型
刘纯毅
指令寻址方式
刘纯毅
指令格式
刘纯毅
RISC技术
刘纯毅
中央处理器
CPU基本结构
刘纯毅
指令周期
刘纯毅
指令流水
指令流水-1
刘纯毅
指令流水-2
刘纯毅
中断系统
中断系统-1
刘纯毅
中断系统-2
刘纯毅
时序控制信号发生器
刘纯毅
组合逻辑控制
刘纯毅
微程序控制
微程序控制基本思想
刘纯毅
微指令设计
刘纯毅
微程序举例
刘纯毅
  •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本章概要介绍现代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的不同类型与形态,以及其发展渊源。

  • 1.1计算机系统简介

    从概念上了解计算机系统,简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起源及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主要地位。

  • 1.2计算机基本组成

    本节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了解冯·诺依曼机器包含的五大组成部分,初步理解其功能及互动关系。

  • 1.3计算机硬件主要技术指标

    理解从单位时间和单位任务两个角度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CPI、MIPS、MFLOPS等基本定义与计算。

  • 第二章计算机发展及应用

    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展望

  • 2.1计算机发展简史

    简要介绍计算机发展历史,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起源,把握计算机发展的世代划分,梳理计算机发展的客观规律。

  • 2.2计算机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分析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了解科学计算、辅助设计、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计算机主要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三章系统总线

    引入计算机系统总线概念,掌握系统总线的种类及其传输信号的作用,初步建立总线使用的周期概念。

  • 3.1总线的基本概念

    引入总线概念,掌握分时复用的基本思想。理解现代计算机普遍采用总线技术的原因。

  • 3.2总线的分类

    讲解总线的不同种类,从不同角度区分总线类型。理解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外部总线概念。

  • 3.3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建立总线特性及指标概念,掌握单位时间内总线传输数据量的量化分析方法,与系统总体性能相协调。

  • 3.4总线结构

    理解总线基本结构,掌握单总线、双总线、多总线结构,理解总线发展的基本脉络,融会于数据通路。

  • 3.5总线控制

    从时间维度掌握使用总线的基本技术,理解同步控制、异步控制,以及由此衍生混合控制概念。

  • 第四章存储系统

    理解存储的主要作用,建立计算机三级存储体系概念,理解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及辅助存储器。

  • 4.1概述

    存储系统

  • 4.2主存储器

    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历史及技术分类,掌握随机读写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建立主存储器的概念,理解其使用方法。

  • 4.3高速缓冲存储器

    理解程序执行的局部性规律,以SRAM支持高速缓存器Cache,掌握地址映射、替换算法的实施机制。

  • 4.4辅助存储器

    在三级存储体系概念基础上,重点理解硬盘灯辅助存储器的性能特点、使用方式,量化计算性能指标。

  • 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

    完整理解计算机I/O系统概念,理解CPU在输入输出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程序查询、程序中断、DMA方式。

  • 5.1概述

    完整建立输入输出系统概念,初步理解程序查询、程序中断、直接存储器读写的基本概念。

  • 5.2外部设备

    完整建立外部设备的概念,区分输入输出设备与外部设备概念的区别于联系,了解主要外部设备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 5.3I/O接口

    理解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设置接口的意义,掌握接口内部的结构与种类,建立端口及端口地址的概念。

  • 5.4程序查询方式

    建立程序查询控制方式概念,理解CPU在该方式中的作用,比较其性能特点,理解其局限。

  • 5.5程序中断方式

    理解中断的基本思想与机制,掌握中断源、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屏蔽、中断优先级等概念及其实现技术。

  • 5.6DMA方式

    建立直接存储器读写DMA的准确概念,理解DMA控制器的地位与作用,对比其相对于其他方式的性能优势。

  • 第六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理解基于二进制的运算方法,掌握从半加器、全加器到加减法运算器的设计发展思路,理解定点数与浮点数的运算实现。

  • 6.1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建立以二进制串表示数据的基本思想,区分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两种表示方式,为计算机数据运算奠定基础。

  • 6.2定点数和浮点数

    理解小数点在机器数中的处理机制,掌握定点数和浮点数对应的数值种类,为定点运算和浮点运算做好数据准备。

  • 6.3定点运算

    基于定点数表示,以n位加法器为基础,采用补码形式,统一处理正负数任意组合的加减运算。

  • 6.4浮点运算

    分析浮点数的加减与乘除运算实现步骤,理解浮点加减运算的对阶规则,掌握对运算结果的规格化处理办法。

  • 6.5算术逻辑单元

    在此前运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加减法运算器为基础,建立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兼容的算术逻辑单元ALU。

  • 第七章指令系统

    建立指令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指令的操作码、地址码的概念,理解指令寻址、数据寻址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方式。

  • 7.1机器指令

    机器指令的概念及其在完整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高级语言语句与机器指令的关系。

  • 7.2操作数类型和操作类型

    从不同角度区分指令种类,按照指令功能划分数据传送指令、流程控制指令等,理解指令操作码。

  • 7.3指令寻址方式

    理解指令寻址方式概念,掌握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等基本思路与实现机制。

  • 7.4指令格式

    从微观角度理解指令格式,进一步掌握操作码与地址码,建立指令字长概念,掌握指令操作码扩展技术。

  • 7.5RISC技术

    了解计算机指令系统发展的主要脉络,区分精简指令系统与复杂指令系统的区别要点,把握指令系统的 发展方向。

  • 第八章中央处理器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理解中央处理器CPU,掌握PC、IR、通用寄存器及控制单元的内部构成,理解指令周期、机器周期及时钟周期概念,掌握微程序控制和组合逻辑控制技术。

  • 8.1CPU基本结构

    理解CPU的空间结构,建立以内部总线连通的CPU基本结构概念,将冯·诺依曼结构落实到物理部件。

  • 8.2指令周期

    围绕程序执行这一主线,将指令周期分解为机器周期、时钟周期,从时间轴上理解指令执行在CPU内部的详细过程。

  • 8.3指令流水

    在传统的串行CPU基础上,将流水线技术应用于指令执行的全过程,通过并行技术提高指令执行效率。

  • 8.4中断系统

    建立中断系统的完整概念,理解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屏蔽及中断优先级等机制。

  • 8.5时序控制信号发生器

    理解控制器核心部件在执行程序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时序控制信号生成机制。

  • 8.6组合逻辑控制

    以组合逻辑电路控制指令过程执行涉及的所有微操作,按照指令周期顺序,适时产生并发出相应微操作的控制命令。

  • 8.7微程序控制

    理解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将指令周期涉及的所有控制信号组织为微指令,存储于控制存储器,掌握微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技术。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1.2 计算机基本组成

    1.3 计算机硬件主要技术指标

    视频数5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计算机发展及应用

    2.1 计算机发展简史

    2.2 计算机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视频数2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

    视频数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存储系统

    4.1 概述

    4.2 主存储器

    4.3 高速缓冲存储器

    4.4 辅助存储器

    视频数11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输入输出系统

    5.1 概述

    5.2 外部设备

    5.3 I/O接口

    5.4 程序查询方式

    5.5 程序中断方式

    5.6 DMA方式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6.1 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6.2 定点数和浮点数

    6.3 定点运算

    6.4 浮点运算

    6.5 算术逻辑单元

    视频数9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指令系统

    7.1 机器指令

    7.2 操作数类型和操作类型

    7.3 指令寻址方式

    7.4 指令格式

    7.5 RISC技术

    视频数5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中央处理器

    8.1 CPU基本结构

    8.2 指令周期

    8.3 指令流水

    8.4 中断系统

    8.5 时序控制信号发生器

    8.6 组合逻辑控制

    8.7 微程序控制

    视频数11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