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数字农业的原理、组成和方法,建立关于数字农业系统框架,了解当今数字化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理论,重点理解数字农业所涵盖的各项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和应用原理,并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字技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数字农业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农业1997年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士正式提出。是指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数字农业作为现代农业最前沿的发展领域,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和根本方向。发展数字化农业及相关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主导着农业现代化的方向。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包括了数字农业概述;农业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精确农业与3S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系统智能模拟和农业计算机视觉技术,本课程针对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部分问题,提出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
本课程的实验部分包括了蔬菜溯源系统的数据库创建、查询设计、窗体的设计,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应用,农业信息化网站基础环境搭建与数据库设计、后端业务处理及功能实现、前端展现及功能实现,基于机器视觉的蔬菜识别系统的设计,以及农业物联网中农业信息平台应用、农业物联网中智能温室应用。
本课程的习题部分全面覆盖了各个试验的主要知识点。通过习题的练习,能够帮助学习者逐步掌握 Access、Mysql等常用数据库工具的基本操作,了解和掌握数据统计分析工具的基本功能,掌握农业信息化网站的常用制作技术,了解和掌握农业物联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