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4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6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6/08
课程周期1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研究无机物的性质、组成、结构、反应及其含量分析的科学,是化学学科一个崭新的重要分支。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林学、动物科学(医学)、食品科学、园林(艺)、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农林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无机及分析化学由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大基础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更是以上两门基础化学课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的一门新型的化学基础性学科。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较好地消除了以往课程内容重复和脱节现象,充分体现了作为一门化学基础课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无机及分析化学以溶液与胶体、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及物质结构等基本化学理论为轴线介绍了相关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和应用;再按照理论+分析法的模式向学生介绍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四大滴定以及电位(势)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系统介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无机及分析化学MOOC课程分上、下两个部分(各占30学时,2学分;50学时,3学分,共80学时)。无机及分析化学(上)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溶液和胶体、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基本化学原理以及物质结构基本理论(第1~4章)。无机及分析化学(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四大滴定法)以及电位(势)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法(第6~12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理解学习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掌握基本的化学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准确的的概念,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化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专业深造奠定坚实的化学基础。

MOOC课程以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为主,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位一线本课程教师共同讲授完成。利用MOOC课程优势,科学组织主要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解,注意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满足广大学生的课程学习需要,也为各类专业人员学习、参考和交流提供一个有益的平台。

课程大纲
溶液和胶体
1.1 分散系
1.2 溶液的浓度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1.4 胶体溶液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
1.1 化学热力学基础
1.2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1.3 热化学定律
1.4 化学反应的方向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1 化学反应速率
1.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3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物质结构简介
1.1 氢原子光谱
1.2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1.3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1.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5 离子键
1.6 共价键
1.7 分子间力和氢键
分析化学概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方法及发展趋势
1.2 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1.3 定量分析的误差
1.4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1.5 滴定分析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1 酸碱质子理论
1.2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
1.3 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1.4 酸碱指示剂
1.5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1.6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1.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2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1.3 沉淀滴定法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1.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3 配位平衡
1.4 配位滴定法概述
1.5 配位滴定反应及影响因素
1.6 金属指示剂
1.7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8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1 氧化还原反应
1.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1.3 氧化还原滴定法
电位分析
1.1 电位分析法及其原理
1.2 离子选择性电极
1.3 直接电位法
吸光光度分析法析
1.1 基本原理
1.2 显色反应与测量条件的选择
1.3 吸光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