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物化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9
开课时间2025/03/03 - 2025/06/30
课程周期1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1. (国内外形势)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动物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对动物体生命分子结构与功能的探索,及生命分子在动物体内代谢规律的阐述,旨在揭示动物体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该课程是医学、畜牧、兽医、水产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现代生物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已经作为通用的“语言”与有力的“工具”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表述和研究之中。该课程的学习与后续课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动物繁殖学、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动物疾病诊断学等学科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习和掌握动物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从事动物生产和动物健康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领域发展)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从生物化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出发,深入浅出,主要围绕动物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展开,课程内容包括:(1)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生物酶分子的结构、作用机制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2)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讲述糖、脂、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特点及相互转换之间的关系,以及伴随物质代谢产生的生物氧化作用;(3)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及翻译的基本过程。

3.(学校、课程特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本课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开设,本教研室历史沿革悠久,有着优良的教学传统和鲜明的课程特色,主要针对大农学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计,为包括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科学、创新学院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课程大纲
绪论——生物化学研究内容与发展史及应用
1.1 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1.2 生物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展望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2.1 蛋白质概述
2.2 蛋白质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2.3 肽
2.4 蛋白质分子结构
2.5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6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7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3.1 核酸的化学组成与一级结构
3.2 DNA的结构与功能
3.3 RNA的结构与功能
3.4 核酸的理化性质

4.1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4.2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理
4.3 酶促反应动力学(一)
4.4 酶促反应动力学(二)
4.5 酶活性的调节
4.6 酶的命名与分类
4.7 维生素与辅酶(基)(一)
4.8 维生素与辅酶(基)(二)
糖代谢
5.1糖代谢总论
5.2 糖酵解
5.3 糖的有氧氧化
5.4 磷酸戊糖途径
5.5 糖异生作用
5.6 糖原合成与分解
生物氧化
6.1 生物氧化概述
6.2 电子传递链
6.3 氧化磷酸化
脂代谢
7.1 脂代谢概述
7.2 脂肪的分解
7.3 脂肪的合成
7.4 其他脂类代谢
氨基酸代谢
8.1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酶促降解
8.2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8.3 氨的代谢
8.4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核苷酸代谢
9.1 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9.2 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9.3 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9.4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及核苷酸合成抗代谢物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10.1 物质代谢的联系
10.2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10.3 激素水平和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
DNA的生物合成
11.1 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11.2 DNA复制的酶学
11.3 DNA生物合成过程
11.4 逆转录与其他复制方式
11.5 DNA损伤与修复
RNA的生物合成
12.1 RNA生物合成概述
12.2 原核生物RNA的合成
12.3 原核生物RNA的转录过程
12.4 真核生物RNA的合成及转录过程
12.5 mRNA的转录后加工
12.6 tRNA和rRNA的转录后加工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13.1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物质
13.2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氨基酸的活化
13.3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13.4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蛋白质合成的延伸、终止及合成后加工
13.5 蛋白质的靶向输送及蛋白质合成的干扰和抑制